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192节
真以为咱不知道,恁口中所谓的民是什么?
所谓的与民争利,是和谁在争利?
无非就是进入恁,还有下面那些做生意的人,腰包里面的钱少上一些罢了!”
说到后来,朱元璋的目光落到了唐胜宗,费聚,陆仲亨,吴良等一干淮西勋贵的脸上。
这话听的唐胜宗等人,心里特别的不自在。
有种当着文武群臣的面,就被皇帝将遮羞布一把扯下来的感觉。
与民争利,向来都是用来反击皇帝向下伸手,想要加商税,或者是皇帝想要插手商业的一大利器。
尤其是如今的皇帝,又是一个非常喜欢把关心百姓,对百姓好挂在嘴边的人。
在这等情况下,与民争利这一套说辞,对于如今的皇帝别提多好用。
以往可谓是屡试不爽。
结果现在,这招却忽然没用了?
皇帝现在的词是一套套的,直接把做生意的,和普通百姓分开说事了。
这就算了,居然还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说了,那些做生意的和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过分!
太他娘的过分了!
虽然事实情况就是如此,可也不能直接就这样说出来啊!
“上位,这……话虽然这样说,可十税六着实是太重了,弄不好参与互市的商队,真的会亏钱。
钱财这些是小事,若是因为些许钱财,耽误了大事才最是划不来。
不若……十税一好了。”
在这等关口,丞相胡惟庸又一次开了口,站在淮西勋贵这里说话。
他不仅仅要做文官的丞相,也要做武将们的丞相。
淮西勋贵这样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他不会忽视,更不会放过。
以往,除了另外的国公身边汇集的力量之外,剩下的淮西勋贵都汇集在了李善长这老狗身边。
如今这老狗断了脊梁,不仅和文官们划清界限,就连这些武将之间,也逐渐的越来越远了。
这不就是他胡惟庸的机会?
淮西勋贵的力量,实在是太强了。
哪怕只是掌握其中的一部分,对于他来说,都是一个强大的助力。
听到丞相胡惟庸在此时开口,唐胜宗等人心里都是不由一喜。
对胡惟庸心存感激。
“上位,非是臣等故意不配合恁,要和恁唱反调。
实在是十税六真太高了。
要是能和丞相说的那样,十税一的话,倒也不是不行。”
“对,十税一的话还行,能给那些做生意的人,留口汤喝。”
陆仲亨,唐胜宗等人纷纷开口表态。
虽然十税一和之前的三十税一比起来的话,也高了许多,让他们感到肉疼。
属于平日里,绝对不能接受的范畴。
不过现在和皇帝说的十税六比起来,倒也不是不行。
“十税六真就没有利润吗?
真以为咱对于商贸之事一无所知了?
如今草原上什么都缺,咱们大明这里的诸多东西,都是草原急需的。
铁锅,茶叶这些东西,更是抢手货中的抢手货。
一个铁锅换两头健壮大牛,非是玩笑话,而是真能达到的。
和那边做交易,十倍利润轻轻松松。
如此暴利,咱收个十税六怎么了?
剩下的,抛出掉各种本钱,各种花销,也有得赚。
而且还不是小赚。
咱留下的利润已经够多了!
若这样利润还觉得不够,吃不饱,不满足,那就不要做了。
咱这里安排人来做这些事。
既然觉得赔钱,就由咱这里赔钱好了。”
朱元璋的话,说的更加不客气。
十税六这个,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真要是不满足,他这里真不介意亲自安排人做这些事。
组建一个国营性质的贸易公司,专门负责和草原上进行贸易,也不是不可以。
朱元璋这话说出口后,陆仲亨等人一个比一个难受,一个比一个心惊。
皇帝现在这样不好糊弄的吗?
到底是谁给皇帝泄的密?
让皇帝对这些掌握的这般清楚?
十税六当然不想十税六,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但此时又不好再轻易开口了。
一方面是听出了皇帝话中的强烈不满,不想继续强硬下去触皇帝的霉头。
另外也是怕皇帝真的会一气之下,撇开他们,真的动手组建商行来做这个生意。
真要如此,亏损可就了。
不仅仅是互市这块大肥肉,连口汤都捞不到。
更重要的是,尝到了做生意的甜头后,皇帝会不会食髓知味,接下来把手伸到更多的地方?
比如把北面的诸多生意,都收归皇帝所有。
真要这么做的话,那他们的损失可就太大了。
不仅仅是当代的利益,连带着子孙后代的利益,只怕都要一并给交代了。
可真的就这样同意十税六这个高到离谱的税率,他们又真的不情愿。
因此,华盖殿内,一时间陷入到了沉默里。
不少和武将不对付的文官,直接进入到了看笑话的状态里之中。
之前空印案发生,这些丘八们一直在看乐呵。
现在舒服了吧?
皇帝的刀子砍到这些人头上了吧?
“上位,这……臣还是觉得有些不妥。
商贸之事,朝廷不能过于干涉。
十税六前所未有……”
关键时刻,丞相胡惟庸又一次站了出来。
在胡惟庸开口后,中书省里的一些官员,乃至于是六部中的不少官员,也都跟着开口,用词委婉的在这里劝说起来。
唐胜宗等人为之欣喜。
对胡惟庸这个丞相,也越发的感激和敬重起来。
胡惟庸这个丞相真的很可以,有事他是真上啊!
“这六成税,两成归内帑,八成归太仓。”
朱元璋没有直接回答胡惟庸等人的问题,而是淡淡的说了这样一句话。
“上位,臣觉得这十税六倒也不算高。
诚如上位所言,和草原上互市做生意乃是暴利,必然能赚的盆满钵满。
哪怕十税六,剩下的也足够那些人,吃的满嘴流油了。
况且这互市之事,乃是上位提出来的,属于一项新生意。
在这上面多收取一些税,也是理所应当。
而今国家正是用钱之际,朝廷手里面多些钱粮也是好事,能让大明变得更好。”
闻听了收上来的税,八成都要归太仓后,胡惟庸的态度瞬间大变。
那些中书省,以及六部的诸多官员,也都纷纷称赞皇帝圣明。
钱归内帑,还是归太仓,这里面的差距可大了。
既然皇帝只拿了一小部分,绝大部分都归太仓,那他们不得不同意了。
这下子,轮到唐胜宗,陆仲亨等人傻眼了。
他们是完全没有想到,皇帝居然还有这样的一招!
更没有想到的是,随着皇帝的这句话出口,朝堂上的局势变化竟然这样快!
刚刚还帮助自己等人说话,反对皇帝的人,居然纷纷倒戈。
不仅如此,已经有人开始向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他们见好就收了。
吏部尚书詹同这家伙,更是直接质问他们,身为朝廷大员,开国侯爷,为什么眼里只有钱财,只有个人利益,没有一点大局。
上一篇: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