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207节

  可安稳度过这一生。

  不要顾虑我和你伯父的生死。

  只有你带着足够多的人跑到外面去,能够稳得住局面,让自己变得越强大,那么我们就越是安全。

  皇帝那里就越不会对我们动手。

  你若是束手就擒,咱们就都真的死定了!”

  “爹,这……”

  吴忠事真的没有想到,自己爹居然突然间,就说出了这样的话。

  这简直就像是在交代遗言一样。

  心里又是慌乱,又是不安。

  “不用多言,只管记住我与你说的话。

  你爹行伍出身,死人堆里打过滚,阎王殿前,不知道转悠了几次的人。

  不在乎什么吉利不吉利的,都是一些口彩而已,不必太在意。”

  吴祯摆手制止了吴忠接下来要说的话。

  “咱们备倭水师里,刘大宝,赵桐,冯大胆,周良,马柱,孙勇,钱得收这些人,是可以信任的。

  你爹我真正的心腹。

  今后真的出海了,这些人是关键。”

  “罗大炮,王德用,封三,蒋国,蒋强,方勇这些人不可信,需要防范,这些是方国珍的旧部。

  到海上需要加以防范,或者是除掉,免得被他们卖了。”

  “朱通,陈大山……这些人,是陈友定的旧部,一样不可信……”

  给吴忠说了一通后,怕他记不住。

  吴祯想了想,便拿起笔,在纸上把这些名字给一一写了出来,连同他们的职位也给写下。

  他的字写的并不好,歪歪扭扭,倒也能认。

  并不是每一个出身底的人,都能如同朱元璋那样,在稍微发迹之后,就能在学习上,下那样的苦功夫。

  晾干墨迹,让吴忠把纸给收好,想了想便把两个盘的特别光滑,发亮的铁核桃交给了吴忠。

  “这两个小玩意你拿着,有它们在,赵桐,冯大胆,周良,马柱他们会听你的话行事。”

  吴忠不太想接,却被吴祯直接塞进了手里。

  “只管拿着,我之前就说,爵位早晚是你的,其实不止是爵位,这些也一样是你的。

  再说,这也不是生死离别,只是以防万一罢了。”

  意识到方才的话,把气氛浓的太凝重了。

  吴祯的语气,变得轻快起来……

  吴忠的眼圈有些泛红……

  ……

  小半日之后,吴祯便带着少量随从,来到岸上,骑快马朝着京师的方向疾驰。

  他知道上位是个急性子,给自己传来了这等诏令,那自己到京师的时间越早越好。

  不然,本来只是一些小事,耽搁的时间长了,也容易变成大事……

  ……

  吴忠手里紧紧攥着两个铁核桃,目送自己爹离开。

  直到吴祯的身影消失不见很久了,他才转身朝着备倭水师衙门而去。

  心情沉重,脚步也沉重,只觉得手中的两个铁核桃沉甸甸的,似有千斤重,要将他给压得直不起来腰一般。

  以往有爹在,他还不觉得有什么。

  此时爹一离开,留下自己面对偌大的备倭水师衙门,以及大量的备倭水师,才一下子觉察到,这份担子有多重。

  如此脚步沉重的走了一会儿后,忽地摇头笑了笑。

  自己想的有些太多了。

  自己爹此番只不过是前去见皇帝而已,挨些收拾,很快就又回来了。

  备倭水师这个担子,不用自己来担。

  这样的念头在心中升起后,倒是令的吴忠心中松快了不少……

  ……

  大明的旗帜,以及独属于巢湖水师的旗帜,在船上迎风飞扬,猎猎作响。

  朱棣立在甲板之上,风吹着身上的衮龙袍,让他在正在行进的,巢湖水师的船队里,显得分外引人注目。

  就算是南安侯俞通源这个如今的巢湖水师当家人,此时面对他的这身衮龙袍,也不敢直视。

  朱棣微微低头,看着身上威风凛凛的衮龙袍,又抬起头来,看向辽阔的大海。

  一直以来,他的所有能拿得出门的东西,都是这身衮龙袍给的。

  现在,他也要努力的做些事情了。

  要对得起身上的这衮龙袍!

  ……

  火器局今日,格外显得格外不一般。

  当然不是因为陶成道带着人弄火器,一不小心弄出了大爆炸。

  而是因为诸多锦衣卫,将火器局给戒严了。

  如今的锦衣卫,因为初创,所以还没有飞鱼服,绣春刀这些标志性的行头。

  当然,这也和朱元璋手里面的钱不多,大明还有诸多迫切需要用钱的地方,有着极大的关系。

  朱元璋觉得,如今锦衣卫的行头就不错,还能再用几年。

  等到不能用了,再进行置换,往飞鱼服,绣春刀上面靠拢。

  主打一个该省省,该花花。

  充满了朱元璋的风格。

  整个火器局的人,现在都很忐忑,就连陶成道这个醉心火器,不怎么关心外物的人,这时候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的。

  官府中的人怕的是什么?就是上级官府下来视察工作。

  最怕的是什么?

  是一点风声都没有,进行突击检查。

  如今,火器局遭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而且,过来进行突击检查的,还是皇帝这个大明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这可不知道比上级衙门来检查,高出了多少倍,刺激多少倍!

  陶成道,以及军器局的人,要是能淡然才是怪事。

  要是真被皇帝检查出来什么事,或者是什么自己等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犯了皇帝的忌讳,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这个东西陶万户你看看。”

  朱元璋闻着火器局不时传来的尿骚味,并对并不在意。

  转手拿出来一个东西,递给了陶成道。

  陶成道这个万户,是朱元璋当初给封的。

  后面进行改制,取消了从元朝哪里继承过来的万户,最高只到千户。

  但陶成道的万户,朱元璋却特意下令,没让取消,依旧是万户。

  一应待遇,也没有降低。

  原因无他,陶成道是老早就跟着他的人。

  并且在火器的研发与制造上,是真的很有能力。

  可以说,凭借着他,以及他所带领的那些徒弟,硬生生的把自己这里的火器水平,往上提高了很多。

  鄱阳湖水战,要不是自己这里把陶成道带人弄出来的火炮,给搬到了船上。

  这场对自己来说至关重要,打的并不容易的仗,想要获胜,只怕还得再增添几分凶险。

  那时候,自己就认识到了火器的重要性。

  当然,却也只是认识到了一个皮毛,或者是连皮毛都没有认识到。

  来到了现代,见识了各种现代武器后,朱元璋才发现,自己对于火器的认知,是多么的浅显,多么的可笑。

  火器,大有可为!

  火器才是未来!

  那么在这等情况下,对于陶成道这个以往为自己立下了大功劳,且是如今的大明,在火器上面,公认的大师级人物。

  朱元璋肯定不会太苛刻。

  陶成道接过朱元璋递过来的东西,仔细观看。

  只觉得熟悉又陌生。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一个常见的铜卡尺,陶成道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

  用来测量长短,厚度,深度。

  但这铜卡尺,又和平日里所用的有所不同。

  上面多出来了一个可以移动,又可以固定,带着刻度的小尺子。

  陶成道一时间没弄明白,这东西具体怎么用,加装了这么一个小尺,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这是咱弄出来的新尺子,叫做游标卡尺,用它来测量东西,将会更加精确。”

首节 上一节 207/2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