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214节
“不过,接下来铜包铁的炮管,也不能落下。
需要立刻着手去做。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造出更多的,咱与你说的那种火炮。
这东西接下来咱有大用。
火器能不能打出它的威名,能不能被世人认可,并充分的认识到它的作用,这事情很关键。”
直接上钢炮自然是最好不过。
但炼钢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哪怕自己对炼钢知道的很多,此时说起来头头是道。
但接下来,把这些东西落在实处,并成功的炼出钢来,也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从理论到实践,再到把事情做成,这里面有着不少的路要走。
哪怕嘴上说的头头是道,但真的落到实际,在实施的过程里,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
这些一一解决,都需要诸多时间。
按照朱元璋的估计,从现在开始着手做,到接下来把一切完成,炼出切实好用,且产量上也能说的过去的钢,至少也得半年时间。
再到铸造出一批,数量可观的红衣大炮出来,至少还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有些太久了,耽搁开海。
所以,铜包铁的红衣大炮,还是很有必要做的。
陶成道闻言,立刻出声应下,说现在有了陛下给的铜包铁这个办法,那么他这里,就有信心在半个月之内,铸造出一门成功的新式火炮。
有了第一门火炮成功的经验,那么接下来再铸造,速度就会快上很多。
“只是……陛下,如此以来,火器局的铜就不够用了。”
陶成道有些为难的说道。
铜在这个时候,基本上可以和钱相等了。
大明缺钱,闹钱荒,那么自然而然的也就缺铜。
哪怕只是铜包铁的炮管,可只要造的多了,一样需要很多的铜。
“铜的事不用担心,咱已经下令,让凤阳知府把中都城的洪武大铜钟给融了。
还有其余的一些铜器,包括中都圜丘上,祭天用的大铜鼎,也一并给融了,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送到京师。
到时候都拨给你们火器营。”
朱元璋的声音淡淡,听起来像是在说什么极为寻常不过的事。
但这话,听到陶成道和其徒弟耳朵中,却像打了炸雷一样。
“陛下,这使不得啊!
那洪武大铜钟,可是集合了上万家百姓自愿拿出来的铜钱,外加诸多淮西勋贵们,拿出来铜钱,融化铸成的。
中都祭天的大鼎,也是如此。
预兆我大明春秋鼎盛,钟鸣鼎食,意义非凡。
为了铸造大炮,就把这些都给融了,实在可惜。”
之前有着架起大炮轰天狗气势的陶成道,此时闻听皇帝的话,整个人都慌了。
忙出声劝阻。
“什么意义非凡?不过是民脂民膏罢了!
你道百姓们愿意出这个钱?
不过是上面官府催逼,不得已而为之。
就算是那些勋贵们拿出来的钱,一样是民脂民膏。
它们在中都那里,不过是腐朽之物,噱头弄的再大,话说的再漂亮,也是无用。
反倒不如融了铸成大炮,这才是真正国之重器,才让我大明春秋鼎盛!”
陶成道为之动容,心中似憋了无数话想要说。
却最终一句都没说出来。
只是屈膝跪地,对着朱元璋跪了下来。
极其认真的道:“陛下,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十五天内,必将新式火炮造出!”
李百强,韩大炮两人,也都纷纷随着他们老师陶成道下跪。
虽没有说话,但亦能让人看到眼中之坚决……
……
“……提举,莫要怪侯爷。
侯爷也不想这般做,是事情出了差错,皇帝不当人……”
来人压低声音与常金书说着话。
常金书黝黑的面皮,此时居然显得苍白。
“我怎么会怪侯爷?没有侯爷哪里有我的现在?
跟着侯爷,该得到的,不该得到的,我都得到了,都享受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今正该我报效侯爷的时候了。
只是,我的家人,尤其是我那儿子,都要靠侯爷照看了。
不求他大富大贵,只求尽量能把他救活。
小儿子那里,也拜托侯爷了……”
常金书双目泛红,谈及儿子,满是不舍。
“放心,侯爷一向一诺千金,绝对不会亏欠你,也不会亏待了你的家人。”
常金书闻言,跪在地上对着江防水师衙门衙门的方向,恭敬叩首:“常五叩谢侯爷的大恩大德了。”
“事不宜迟,赶快动手吧,免得再出现什么乱子。
一旦真如此,这点都保不住了。
就连侯爷都将自身难保。”
这人说了这话后,对着常金书郑重的的行了一礼。
事已至此,常金书本可理所当然承受他这一礼,不必理会。
但念及家人,尤其是儿子,又忙立刻郑重的回了一礼,并将此人送出门外。
而后立刻召集心腹之人,点火烧船厂。
冬季天干,着火很合理……
第111章 螳螂捕蝉,老朱在后
“上位,最新消息,吴良那里只怕已经察觉到盗卖船只,被发现的事情了。
今日午时三刻,吴良府上大管家高福顺,前去桃源居见吴良。
片刻之后,吴良便从桃源居出来,一言不发上了马车。
高福顺上马车与吴良同行。
两刻钟后,马车多次转向,于潘家巷停下。
高福顺下车。
吴良乘车一路回了江防水师衙门。
高福顺则在牛鼻道街,召见了三人。
一人往江里坐快船顺江而下了。
一人往东面走陆路了。
一人则去找了木料商人,带了一些木料,往龙江宝船厂那里去了……”
从火器营出来之后,刘英立刻压低声音与朱元璋禀告。
声音显得很是严肃。
这属于一个突发的意外情况。
极其严重的那种。
一旦处置不好,就会酝酿出大祸。
朱元璋闻言,脚步为之顿了顿。
吴良这狗东西,反应倒是快。
不枉当初自己那般栽培他!
可惜,当初学到的那些东西,现在用到了和自己作对上了。
这三路人,去水路和去陆路往东,应该都是蹲守吴祯,向吴祯传递消息去了。
至于那带着木料前往龙江宝船厂的,自然是要把消息,传给龙江船厂的提举。
采用紧急手段,来销毁证据。
都是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好汉,市舶司那样大的利润,都敢相互配合着,把当成傻子来骗,让自己把市舶司给废除了。
还敢暗中把龙江船厂里面,两千料的大海船,在如今堪称镇海神器的东西,给悄然卖给海寇。
那么现在,在觉察到了自己这里发觉了他们暗中干出来的勾当,立刻来个火龙烧仓,再正常不过。
这种多年以来,应对查账,进行平账的手段,虽然粗暴,但也早就被证明了好用。
不然,也不会一次又一次的重演。
“立刻查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吴良是如何得知的消息。”
上一篇: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