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259节
这辈子,基本上是不可能再牵扯到胡惟庸案里面去了。
和上辈子相比,被自己这一连串的手段,给连消带打弄的没了什么实力。
能被自己很好拿捏。
在这种情况下,把女儿嫁给李祺倒是不错。
朱元璋觉得,不能彻底的打倒李善长,至少现在不能彻底打到李善长。
朝堂上不能一家独大,一个声音。
把李善长给留下来,并通过嫁女儿这件事,顺便的告诉很多人,李善长的圣眷还在,有利于平衡朝堂。
不至于把许许多的人,都给弄到胡惟庸那边去。
同时也能通过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安一下众多淮西勋贵们的心。
之前他对李善长,确实杀意十足,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只是怎么说呢,他这是治国理政,管理着这么大一个国家。
政治人物,很多事都不能单纯的从自己的喜好来出发。
为了大局,很多时候,有些事情该做还是要做的。
胡惟庸在边上没有出声凑趣,但心里面对李善长,已经骂开了。
果然是李善长这个老狗,向皇帝告的密!
就说嘛,皇帝组建的锦衣卫,连一年时间都不到,怎么可能面面俱到,把什么事都给弄得这么清楚?
果然是李善长这条老狗,彻底的倒向了皇帝那边。
为了他自己,大家伙的利益都不顾了!
空印案时,就卖了一手大家,如今这是故技重施了!
很多事只有一次没有,和无数次的区别。
如今皇帝在这等关头,把他的女儿嫁给李善长这老狗的儿子,就是一个最大的证据。
若非如此,就凭着这老狗在此之前干出来的种种事情,皇帝对他如此之厌恶,怎么可能会把女儿下嫁给他?
这个临安公主,虽然是庶女,可却是庶长女。
而且还是皇帝和孙贵妃所出的女儿。
对于孙贵妃,朱洪武很疼爱。
孙贵妃没有儿子,因病去世,皇帝甚至让其嫡子吴王朱橚,不顾礼法给这个庶母打幡。
而今皇帝他和孙贵妃的女儿嫁给李善长的儿子,从这里就能看出来,皇帝对李善长的信任有加。
这老狗当真该死!
都这般老了,还贪恋权位。
还想着在朝堂之中,与自己相争。
这老狗怎么不去死?
胡惟庸对李善长,送上了最为真挚的祝福。
……
“父皇,先一步把条件这些都给说出来,再让胡丞相召集那些商人们前来相见。
这……会不会打草惊蛇?让那些人心里面有了准备?
从而让事情不太好办?”
胡惟庸还有李善长两人都离去之后,华盖殿内,太子朱标望着朱元璋问出心中的疑惑。
朱元璋道:“标儿,这事儿咱思来想去,觉得如此才好。
有些事需要小心谨慎,没到最后的时刻,绝对不能把最后的底牌亮出来。
但有的事情,就是需要堂堂正正,需要大张旗鼓。
海贸这事涉及的人太多了,历经的时间也太久了,想要处理很难。
咱觉得,还是先把咱这边的条件给开出来比较好。
让这些人心里面都有个准备。接下来与咱相见之时,很多事儿才会比较好说。
或者他们中的很多人,干脆提前便做好了选择,有的不和咱相见,有的和咱相见。
咱如此做,就是想要先一步的进行一个筛选。
筛选出一些可用的人,以及哪些人不太可靠。
谁是朋友谁是敌人,需要分清。
这事儿,历来都不好分辨。
这算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听到朱元璋如此说,朱标点了点头,不在这件事情上多言了。
“对了,标儿你回去后,通知一下你老四,让宋先生等到明日来武英殿见咱。”
在太子朱标准备离去的时候,朱元璋想起了什么事儿,望着朱标出声说道。
朱标应下,而后离去。
他并没有问自己家父皇,让自己喊老四前来有什么事,因为他心里面已经是有了答案。
……
“呵呵……”
返回中书省,胡惟庸坐在这里一番思索后,脸上禁不住的露出冷笑来。
皇帝这次,还当真是异想天开。
想要禁废除海禁,重设市舶司,让市舶司回到最赚钱的时候。
这件事本身就难上加难。
而他还如此不知好歹,如此急功近利。
一下子就要把商税给收到了十税六上去。
那些海商们,岂不是要翻了天?
真以为他是皇帝,在各种事情上就能为所欲为了?
不可能的!
空印案他能够杀那么多的官员,是因为抓到了切实的证据。
而且这些官员,大多位置不算太高。
也没有牵扯到什么百姓。
可这一次却完全不同。
这些海商们走私归走私,可这么多年下来,早就将江南封地的诸多人,都给囊括其中。
指着海商们吃饭的寻常百姓,以几十万,乃至于上百万计。
朱元璋敢在这件事情上动手,还行事如此激烈。
接下来真的会天下大乱的。
这件事不是说,他发狠就可以的。
没那么好解决。
朱重八刚愎自用,一看到元朝鼎盛时,市舶司赚到了那么多的钱,就眼红了。
眼里面只剩下了钱,别的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连自己给出的老成谋国之言,都不听。
既如此,那就等着看接下来皇帝如何碰的头破血流吧!
只有碰个头破血流,他才知道事情是怎么做的,才不会如此蛮干。
才能想起自己给出的建议的好!
如此想着,就提笔开始亲自写文告。
要通过文告的方式,把皇帝对于开海禁,设立市舶司,对市舶司的诸多设想,包括严厉打击走私,以及办取海运营业执照,还有商税收到十税六都给写进去。
一并昭告天下。
这是皇帝让他干的,皇帝不怕乱,那他这里也同样不用多担忧。
有些时候,也确实是需要乱一乱。
不然的话,皇帝还真以为他当上皇帝了,就能够为所欲为了。
就能够把所有的一切都给控制在手中,众人都在听他的,唯他命是从!
看着自己写成的文告,胡惟庸嘴角上翘。
这下子又得热闹了。
朱元璋如此大张旗鼓,开除这等连自己看到都皱眉不已,觉得根本没法接受的条件出来。
那众多的海商反应会如何,可想而知。
不过也好,这一次的事儿,皇帝让李善长在前面扛着。
那么李善长这狗东西的名声,将会更差,更加的招人恨。
有了这一系列的事情后,接下来,就算是皇帝今后有意让李善长取代自己,重回中书省。
他这个丞相,也同样当不下去。
那个时候,他将会面临如同自己之前那样的窘境。
所有的人都被他给得罪完了。
没有人会听他的话。
没人听他的话,那事儿就办不下去。
上一篇: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