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44节

  郑士元说完这话,已经双目泛红,眼中泛起泪光。

  徐司马见此,微愣了一下,却也能够理解郑士元的心情。

  任谁正在好好过日子,突然之间就接到了这等要命的任务,乃至于在这要命的任务背后,还有一层更为要命的任务,心里都不会平静。

  哪怕郑士元之前做过逼迫陛下杀侄子的事,也一样承受不住。

  “好好做事吧。”

  徐司马安慰了郑士元一句。

  郑士元用力点了点头,但他心中想法,其实和徐司马所想完全不同。

  不是这等一不留神就会死全家,乃至于是死九族的任务陡然加身,才会眼圈泛红流泪。

  才会如此坚定的来执行这次的任务。

  而是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圣君!

  中都城发生的这一系列草芥人命,胡作非为的事他知不知道?

  自然是知道的。

  并不止一次的升起过,想要收集证据,把事情捅到上面去的想法。

  但这个念头,一次次的出现,又被他给一次次的按了下去。

  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

  首先,他已经不再是巡按御史,没有这个监察上奏的权利。

  其次,这次的事情,实在是太大了!

  皇帝下令营造的中都城,还将中都城营建到了帝乡!

  韩国公李善长这一等一的人物,亲自跑到第一线督造。

  从洪武四年到现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在中都城。

  众多淮西勋贵,都积极的投身到了这个事情里。

  当初,围绕着都城是应该留在应天府,还是在中都这里营建新的都城,以诚意伯为首的江浙人,和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人,好好的做了一场。

  结果就是,诚意伯完败,离开朝堂。

  回到青田老家。

  连青田先生这等人,在这件事情上尚且如此。

  就更不要说,自己一个小小的临淮县令了!

  在这等事情上,无疑是螳臂挡车。

  当然,若仅仅只是这些原因,依照他的性子,还是会想方设法,把这件事给捅出来。

  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为关键性的原因,那就是皇帝本身也中意中都城。

  想要把中都城修好,迁都至此。

  在这等情况下,自己揭露李善长修建中都城的事,会有结果吗?

  绝对不会!

  在这件大事上,皇帝和他们本身就是一伙的!

  这一年里,他在这里听到太多的不平事,看到了太多的黑暗。

  偏偏这些事,又因为皇帝和李善长他们穿一条裤子,根本没有办法去解决。

  他只能饱受痛苦,饱受煎熬。

  只能强迫着自己把头埋起来,不去多看中都城的事,尽自己的能力,来多干些实事,多少造福一些百姓。

  并不止一次的,在心里骂过李善长这些人,还骂过皇帝。

  对这个世道,对皇帝,产生的深深的绝望。

  觉得如今的皇帝,在一些事情上,和元朝的那些皇帝没什么区别!

  直到现在,徐司马过来告诉他这些消息,他震动之后才猛然意识到,自己在此之前,完全误会皇帝了!

  皇帝和李善长们不是一伙的!

  皇帝是愿意为百姓做主的!

  皇帝是整个天下的皇帝,并不只是淮西的皇帝!

  哪怕这件事,涉及到皇帝最心心念念的迁都。

  哪怕涉及到了韩国公李善长,以及其背后所站着的、力量庞大的淮西勋贵集团。

  哪怕淮西集团,是皇帝的根基之所在,皇帝在知道了这些事情后,并没有装聋作哑!

  依旧选择动手!

  在这件事情上,还非常的决绝!

  不然,不会一次性派遣出三个亲生儿子,以这等方式入中都!

  而他,会被选中暗中保护三位殿下,接下来所负责的,可不仅仅只是保护殿下。

  今后陛下在中都城的事情上,给李善长等人算账时,也必然会以自己为刀!

  不然,陛下不会让徐司马过来告诉自己这件事。

  自己不过是临淮县令而已,若殿下们在临淮县,自己还有能力暗中保护他们一二。

  可他们去的是中都城,自己再想要护住他们的周全,着实困难。

  这事,徐司马这个三品凤阳卫指挥使,皇帝的干儿子做才最合适。

  可陛下偏偏就给自己安排了这样一个任务,这后面是什么用意,可想而知!

  这可是对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贵,发动冲锋啊!

  害怕吗?

  当然害怕。

  但,更多的却是义不容辞!

  一年来得到的诸多黑暗消息,众多为修建中都而无辜惨死的百姓……无时不刻的煎熬,都在驱使着他。

  让他义无反顾的接下这个任务,并做好准备。

  在接下来皇帝需要的时候,一刻不停的对李善长等人发起冲锋!

  哪怕会因此而折断,或者是今后皇帝用过后,会把他推出来平息来自于淮西勋贵们的怒火,他也无悔!

  这件事,他郑士元干了!

  虽千万人,吾往矣!

第36章 取死之道

  距离中都城越近,道路上的人也越多。

  除了如同他们这样,被官兵衙役押运着,宛若一队队蚂蚁,往中都城去的新鲜劳役之外。

  道路上,也有不少运送砖石,木料等东西的劳役。

  这些劳役,和秦王,晋王,燕王这些新送来的衙役相比,很多都没了精气神。

  道路上还有不少往来的商人,和一些精致华美的车辆。

  这些华美的车辆前后,都有着仆役护卫随行。

  和那些辛苦劳作,不少都没了人样子的劳役比起来,反差强烈……

  兄弟几人一番行走,随人来到了城门前。

  终于亲眼近距离见识到了,这早就不知道听了多少次的中都城。

  城墙高大,宽阔,宛若山岳横亘在眼前。

  城门厚重,用料扎实。

  外侧吊有格外沉重的千斤闸。

  让人觉得只要将这两扇门关闭起来,放下千斤闸,外面就算是有千军万马,用尽一切手段,也攻不进来!

  其坚固雄伟程度,远远超过了应天府城!

  城门处有精兵进行把守。

  哪怕他们这些被押运过来的人,在此之前,已经被搜查过一遍,任何人身上不得藏匿刀兵等东西。

  但在入城时,还是会被守门的士卒再仔细搜查一遍……

  又被人给强行摸了一遍的兄弟三人,忍住心里的骂骂咧咧,进入到了中都城内。

  便再一次被震动了。

  中都城内,很多的主体建筑已经修建完成,或者是修建完成了大半。

  分列在一纵,一横两条垂直的中轴线两侧。

  此时,三人和一众衙役所行走的地方,就是中都城的一条中轴线之一,洪武大街。

  东西两侧,建立着都城的衙门要地。

  再往前走,就到了与之垂直的另外一条街道,朱家三兄弟还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但从两侧分列着的钟楼,功臣庙,城隍庙,历代帝王庙等建筑就知道,这必然是中都城的另外一条中轴线无疑。

  这些建筑,他们在应天府时都见过。

  但无一例外,不论是建筑用料,还是规制,都比不上中都城里新修建的这些。

  兄弟三人,很想再去皇城看一看。

  外面就修建的这般好,皇城内部,还不知道会壮丽成什么样子。

  但没有机会了。

  押运他们的人,带着他们转向了别处。

首节 上一节 44/2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