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寒霜千年

寒霜千年 第113节

  双手接过装着头颅的木盒,魏忤生对使者说道:“跟你家陛下说,感谢他将韩将军遗首送过来。”

  众人,全都为魏忤生的反应而感到了意外。

  “我会的。”使者依旧是带着笑意,回答。

  “送他去对岸。”

  魏忤生抱着盒,转过了身。

  宋时安和心月,一左一右的跟在身后。

  再往后,则是随从军官们。

  朝着城头慢慢走进,到壕沟之外时,冉进,朱青政通等人,也站在原地,看向了这边。

  得知道是韩远头颅的赵湘,原本还躺着摆烂的赵湘,也是立即起身,表情有些僵的看向那边,手足无措。

  魏忤生将韩远的头,放下了。

  接着,对着他,慢慢的屈膝跪下。

  身后的所有人,也全都跟随的跪了下去。

  魏忤生匍匐下身子,对韩远肃穆的叩了一首。

  众人,跟随着跪拜。

  其中赵湘攥着拳头,咬着嘴唇,久久没有抬头……

  “为韩将军做木身,将尸体用马革包裹,葬在城中,立下丰碑。”魏忤生起身后,下令道。

  “是!”

  立刻便有人去执行。

  而魏忤生在解决完后,跟宋时安往城里走,两个人都相当压抑。

  “殿下很冷静,这样做是对的。”宋时安夸赞道。

  “嗯。”魏忤生的心情,依旧有些低落,但并没有左右判断,“姬渊屠军留民的消息传来了,虽然朔风封闭,但还是有些士兵知晓了,怎么办?”

  “放出消息,就说武威军民全都被屠了。”

  宋时安很清楚,姬渊这是征服的手段,跟他‘以人为本’没有任何关系。

  为的就是让小魏得不到民心。

  “这样不会出问题吗?”魏忤生问。

  “能知晓实情的,只有外出的士兵和斥候。”宋时安对他确定的说道,“士兵,将军,豪族,文官,所有人的命运都被绑在一起了。”

  因为不可能再有跑掉的机会,所以哪怕包括豪族,也会尽全力的守护民心。

  “好。”魏忤生点头,接着问,“你估摸着姬渊何时会来?”

  看着他,宋时安笃定道:“很快。”

  ………

  武威破之后,齐国丞相也将三万大军,连同十万百姓,全都迁了过来,并输送一大批文官。

  因为杀兵留民的政策,河北剩下的四个县没有放一箭作为抵抗,所有人都投降了。

  将安抚人心的工作交给了调来的文官。

  姬渊一刻也不停歇,重新的将大军补充到十万人。

  连同北朔郡这边征集的八万民夫,以及齐国的四万民夫,总计二十二万人,过了赤水河。

  大军,兵临朔风城下。

  而在到的那一刻,大齐军队集体愕然。

  哪怕算上赵湘让仅万人动工的大半个月,也仅仅不到两个月,朔风城外便围绕了一整圈,深而开阔的壮观壕沟。

  就像是用炮烙,打在大地之上的巨大印记。

  掘出来的土,也在城周围,垒起了近百座由土壤夯实、周围切砖的封闭柱塔。

  马背之上的姬渊,与城头上的魏忤生,遥遥相望。

  然后同时的,缓缓将配剑从腰间抽出,发出铮铮龙吟。

第102章 ‘电’告姬渊,虞军入关

  监狱里的王大龙,听到了震天的呼声,像海啸一样席卷而来,而狱衙过道的官吏、狱卒也急匆匆的来回跑。

  “发生什么了?!”

  他抓着监狱的围杆,对着外面大声问道。

  但没有一个人理他,都在忙自己的事情。

  这时,从署房出来的宋时安,也提着一把刀,似乎要往外跑。

  “宋生,你去哪?!”

  王大龙见他也要走,便大声叫住。

  “姬渊打来了,当然是要杀敌啊,问这种话?”

  宋时安不稀得理他,就要冲出去。

  “你一个文官杀什么敌!”

  “这是什么混账话!”

  宋时安停下脚步,回过头,瞪着他,大义凛然道:“现在齐贼犯境,整个武威都被屠了。每一个大虞人,都有抗敌的义务。在这朔风城,妇孺在帮忙推车,运石。七八十的老头,都要拄着拐杖,帮忙捡柴火。哪怕是城里的野狗,看到齐贼都得狂吠两声……”

  “别骂了别骂了。”抬起手,打断他那针刺的嘲讽,他妥协道,“你快把我放出去吧。”

  “现在城都被围住了,你走不了的。”

  “我不是要出城……”

  “你出去散布流言动摇军心也不可以。”

  “哎呀!我出去杀敌,给我一把刀,一支弓,我出去杀敌,当个大头兵可以吗!”王大龙急得都要跺脚。

  宋时安稍作狐疑之态,然后瞥了瞥旁人,道:“放他出来。”

  接着,狱卒就把这城里的最后一个囚徒给放掉了。

  而王大龙一出来,就将宋时安手里的刀夺了过去,跑出了狱衙。

  宋时安那郑重其事的表情,也当即变得松弛随意。

  真是有点演烦了。

  为了做点啥事,对谁都要演上那么一会儿,是真是累。

  我什么时候才能做自己?

  “三狗,走吧。”宋时安说。

  “堂尊,我们是去城头吗?”三狗问。

  “指挥守城非我擅长,靠近城头也有可能被流石飞箭所伤。我,只需要让这座朔风城运转起来,一刻不停便可。”

  能够做到的,宋时安全做了。所以,对于所谓刀兵,他自当放手:“相信小魏吧。”

  “?!”

  三狗不知道城里还有哪个人是这个姓。

  但在这个姓前面加一个小字,他是真的看出来了宋堂尊那视死如归的心态。

  ………

  王大龙出了狱衙,终于得见天日。

  然后,他便惊讶的发现,整个朔风城,竟全都被填满了。

  目之所及之处都是人,拥挤的像是军营。

  而且,到处都是木头,感觉是把朔风城外方圆几十里的树全都砍完了一样。

  快走到城墙边的时候,漫天的箭矢,像雨点一样的,飞了过来。

  往城里运送石头的民夫,多被箭矢所穿。

  投石车飞进来的巨石,则是落在靠近城边的房屋上,轰隆的一声,当即就砸得塌陷。

  这就是第一波的强攻。

  他贴着街道的房屋走着,终于到了城门口,从侧边的阶梯,跑到了上面。

  这是内城门,还有外城门,两个城门中间便是一个约摸着五十步直径的偏椭圆瓮城,为了防止第一道城门破后,敌军便能直接全部涌入。

  他爬到城墙上后,便贴着墙角,半蹲着身体,朝着外城头的门楼那边,快速的挪动。

  在城墙的士兵,基本上都是弯着腰,贴着墙走。

  不然一瞬间几千箭矢,当即就能把人给扎成刺猬。

  “王将军!”

  突然的,有琅琊的士兵认出了他,兴奋道。

  “好好守城!”

  王大龙点了点头,接着继续的往前推进。

  终于,到达了城门楼下。

  他看到了,在箭风下被扯动的魏字大旗,已然千疮百孔。

  蹲下身,他在城墙上的一个斜角的小方孔里,探出了视线。

  一般都是弓箭手通过这个洞,将箭矢从这里射杀下面的攻城士兵。

  而因为巧妙的构造,外面的箭又射不进来,所以能够从这里,较为安全的观察情况。

  看到外面的那一刻,他就愣住了。

  这壕沟,深得跟楼一样,至少有三丈多,宽则是在四丈多。

首节 上一节 113/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谍战:红鸾归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