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寒霜千年

寒霜千年 第27节

  过了一会儿后,一位约摸四十多,身材健硕的男人双手捧着两份范卷,快步走了进来:“父亲,放榜同时,大街小巷的书摊就已经卖起了解元文章。”

  “辞赋给我。”孙琰伸过手,虽然生气,但还算理性。

  拿过辞赋的范文,他准备浏览。

  但眨巴了一下眼睛后觉得吃力,便把试卷给了孙谦:“你读。”

  没办法,孙谦就像吃了苍蝇一样,虽然难受,却也不得不诵读。

  而读着读着,孙琰的表情愈发沉浸。

  在读完之后,他叹息了一口气,道:“好文章,你第二不冤。”

  “……”双手攥着文章,孙谦虽然内心极度不满,但也不得不认可。

  文字干练,借喻贴切,立意深厚。

  倘若是临场所作,那真是不得了。

  “这宋时安,你认识吗?”孙琰问孙谦。

  “听说是盛安令家的庶子,作风轻浮,先前并未显露什么才能。”孙谦说。

  “那会不会是其父给他代笔?”

  这时,孙恒猜测说。

  然后下一刻,就被孙琰吼道:“愚蠢!他爹代笔,为什么要把这篇给个庶子?”

  孙恒默默低下头:“父亲说的是。”

  确实,既然代笔,那就给宋策了。

  “好好学一下。”接着,孙司徒无差别的攻击孙谦,并教训道,“平时就跟你说过,文章重在意,不要沉迷华丽文风,尤其是考试。”

  “儿子明白了。”孙谦低头。

  “策论。”孙琰说。

  接着,孙谦开始朗读宋时安的策论:“《屯田策》,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孙琰全程认真的听着。

  用手,捋着胡须。

  在读完后,孙谦一刻不停,直接抬头问道:“父亲,这就是朝廷今后大势方向吗?”

  “没听说过。”

  孙琰从未听过有屯田这方面的讨论。

  可能性只有一个,那就是有人给皇帝上了屯田这方面的奏疏。

  而皇帝心仪,便想要借着这次科考,把这个放出来。

  刚一放榜,就能够买到解元范文,足以证明。

  但现在,这些都不是孙琰在乎的。

  用手心摩梭着扶手,沉思后,孙琰缓缓道:“皇帝,这是要放世家的血了。”

  听到这个,孙恒不解:“父亲,此篇策论不是说收拢流民为屯垦事吗?”

  孙琰没有说话。

  接着,孙谦对他长兄解释道:“此举,本质是与世家争夺佃户。”

  皱起眉,看着一边的孙恒,孙司徒嗤笑道:“哪有那么多流民给你屯田?”

  孙恒又低下了头,老实道:“父亲所言极是……”

  嫡长子无能,这是很让人头疼的事情。

  但教孩子,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孙司徒感觉到,陛下要为他的儿子铺一条路。

  而且,相当的激进。

  激进到,会产生激烈冲突。

  明明有相对温和一些的方法,陛下却不愿意使用。

  所以,他也有点生气了。

  手掌,轻轻的拍在扶手上,然后重重的攥着,仿佛与遥在皇宫的他神交般,孙司徒肃然道:“陛下,没那么容易的。”

第25章 孙司徒的邀请

  《屯田策》就是皇帝放出来的舆论。

  但并不意味着,什么事情,只要放出舆论了,那就能够理所应当的施行。

  一定会有某些阻力的。

  或者说,放出舆论就是为了对抗某些阻力。

  扬州孙氏,前朝便是江南第一望族。大虞开国之时,也是原始股之一。

  毫无疑问,是帝国统治阶层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势力。

  如果有什么他们不想要推行下去的政策,自然要联合老贵族的群体进行抵制。

  孙司徒在思考过后,便已经有了决定。

  并非是他一点儿都不能够为国家牺牲。

  这存在一个损耗利益的体量区别问题。

  大虞建国之初,主要的军事力量,发迹于梁州。

  而那些钦州的将领,被称为钦州勋贵集团,跟随虞高祖打下了天下,皆是从龙之功。

  可以说,大虞的历代皇帝,基本上都是钦州勋贵和魏氏的后代。

  现在主要的兵权,都还掌握在勋贵集团手中。

  但当时,钦州勋贵们浴血奋杀出来的地盘,基本上只在江北。

  江南属于是加盟。

  所以对于江南的控制,一直都很微妙。

  这就好比我们的吴大帝孙柯基,打天下靠的是江北集团,但他的根基大部分在江东。

  魏蜀(汉)吴中,受世家掣肘最痛苦的,就是东吴了。

  张昭基本上就能够代表江东士族的立场——打不过,那就点。

  倘若北边齐国打下来了,钦州勋贵们没顶住,丢了半边的河山,齐国军队甚至都不用过江。

  江南士族:那就点。

  此次若要《屯田策》实行,会触及到勋贵们的利益,但不会太深,毕竟那是自己人。

  可对于江南士族那就不同了。

  这就是政治。

  决定观点只有一个因素——立场。

  当然,这种事情孙司徒不会和小辈们商量。

  “后天我的诞辰,把前十的亚元都邀请了。”孙司徒突然决定道。

  “宋时安呢?”孙恒问道。

  “自然要请,你亲自登门邀请。”孙司徒道。

  “区区一庶子……”孙恒有些不能理解。

  天下学子,能够师从扬州孙氏,皆是莫大的荣耀。

  别说是三品盛安令的儿子,哪怕是封疆大吏,官居一品,本人来了,那也得恭恭敬敬。

  为何单独对这小子,这般的重视?

  对此,孙琰一半的嘴角,勾起了笑意。

  另一半,则是阴沉的严苛。

  在光影交叠之下,似笑似怒的他,缓缓道:

  “先,让他来了再说。”

  冒犯皇帝乃大不敬。

  但对皇帝的解元,就不同了。

  ………

  学子驿馆,宋时安房内。

  看着解元范文,在把两篇都认真拜读后,王水山有些惊吓的看着宋时安:“景修兄有这种水准,为何今年才中举?”

  对此,宋时安回应道:“找算命先生问过了,今年中举旺我。”

  “我就知道!”

  你又知道了。

  “无论是《劝学》还是《屯田策》,这两篇文章,能拿下双科第一,真是实至名归。”

  王水山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够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只是捧着两份范卷,内心充满了慨叹。

  这就是自己和解元的差距吗?

  鸿沟矣!

  “哎哎,谬赞了谬赞了。”宋时安抬起手,做出不好意思的样子。

  继续的,王水山分析道:“《劝学》虽然文字质朴,但也文采斐然。看得出来,《屯田策》有刻意压抑笔力,注重说理。”

  宋时安:“……”

  知道了知道了,荀圣千古可以吧!

首节 上一节 27/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谍战:红鸾归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