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7节

  杨四知心中感到一丝悲凉,根本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他想过有人会跳脚,并且早做好了预案。

  可不应该是张居正或是其党羽么?

  怎么会是万历皇帝啊!

  他二人不是.

  没时间思考那么多,扑通一下,杨四知就跪下了。

  “陛陛下臣.”

  他似乎还想为自己辩解。

  “朕没有你这样的臣子!”万历皇帝怒然说道。“尔等渎圣贤书,学得尽是市井长舌妇的本事?”

  杨四知有点懵,伏地说道。

  “臣臣.惶恐”

  他在心中呐喊。

  陛下,我们不是一伙的吗?您何故叛变啊?

  若是张居正出面,他杨四知定然是要据理力争,引经据典。

  可皇帝发怒,他便给干懵了。

  伴随着杨四知的伏地,适才说话的言官御史也纷纷伏地。

  “臣惶恐。”

  暖阁里,只剩下万历皇帝的声音,他似乎极为生气,手指都快戳到杨四知的鼻尖。

  “你可还记得都察院《宪纲》第三条。”

  “臣臣.”杨四知蠕动嘴唇,肩膀都塌了。“臣知道,都察院《宪纲》第三条为,风闻奏事不得挟私诬告!”

  “知道便好。”万历皇帝冷笑。“从前,太祖高皇帝在《大诰》中写到,御史风闻言事,若挟私诬告,凌迟处死,全家充军!你觉如何?”

  杨四知懵了,怎么连《大诰》都拉出来了?

  凌迟处死之类的话语,犹如晴天霹雳一般,令他差点晕了过去。

  暖阁内的诸公也懵了,《大诰》自朱元璋后,基本上都没有被真正施行过,无他,实在是里头的刑罚实在是太重了。

  至少对官员们来说是这样。

  如今陛下拿出《大诰》来意欲何为?是否是朝堂上另外一种风向?

  就当朝堂诸公摸不透皇帝意思,便也不敢发言,纷纷静默之时,一个人站了出来。

  “臣请陛下息怒。”

  张居正出列,看也不看杨四知,对皇帝拱手说道。

  “御史杨四知虽言辞失当,但太祖高皇帝设都察院本为广开言路,御史风闻奏事,不明是非为奸人所扰,这本是常有的事情,还请陛下示以宽容。”

  “哼!”

  万历皇帝甩了甩袖子,似乎余怒未消。

  有人带头,朝堂诸公如申时行、张四维、杨巍等人,也纷纷出列谏言说道。

  “还请陛下示以宽容。”

  见大臣们都这么说了,张居正本人都没说什么,万历皇帝自然也没法再怪责什么,他摆了摆手,似有些不耐烦。

  怒气化作疲惫。

  “杨四知罚俸三年,其余人等罚俸一年,若有再犯罪加一等。”

  万历皇帝的话,犹如撤掉了杨四知等人脖子上的闸刀。

  杨四知此刻已然痛哭流涕,趴在地上连连谢恩。

  “谢陛下~谢陛下~”

  他今日来上朝之前,可完全想不到,会落得如此下场。

  万历皇帝不愿说话,转头便走了。

  “皇上回宫,众臣按序退朝~”

  随着冯保尖细的声音发出。

  冯保的动作很隐蔽,他与张居正对视一眼,便匆匆跟着皇帝离开了。

  出了暖阁,朝堂诸公面色各异,可显然都有一种摸不清皇帝意欲何为之感。

  更多人将目光投向了张居正,看着那一席红袍离去,心中不免泛出嘀咕。

  出了暖阁,与其他朝臣需要步行出宫不同,张居正在万历初年便被授予了乘坐暖舆出入皇宫的特权。

  满朝公卿,这个待遇几乎是独一份的。

  可见从前皇帝对张居正的尊敬与信任。

  暖舆遮蔽外头寒冷的风雪,里头甚至还放置有炭火盆,比起其他大臣,可以说是舒适至极。

  “慢些。”

  忽的,张居正对外头抬行暖舆的小太监们吩咐道,平日里在宫中目空一切的太监们,也不敢有任何造次,温顺地答道。

  “是~”

  过了一会儿,有一名小太监靠近了暖舆。

  “元辅。”小太监恭恭敬敬地说了一声。

  张居正:“嗯。”

  小太监似乎习惯了,压低声音:“元辅落下了这个,冯公公托我给您送回来。”

  说话间,一张纸条便塞了进来。

  张居正眯了眯眼睛,接过纸条展开一看。

  上头赫然写着三个字“张允修”。

  他眼神中闪过一丝讶异,终究是没有多言。

  “替我谢谢冯公公。”

  他随手一丢,纸条便焚毁在炭火中。

  “是~”

  张府官邸。

  张允修根本不知道今日朝堂,因为自己发生了一场暗流涌动的纠葛。

  他的出头,给原本混乱不堪的朝堂争端,又再搅了一盆浑水。

  当然,就算知道了,张允修也不会太在意。

  不是自己有意跟皇帝提起啊,实在是万历他对如何利用青蛙做生理实验,如何让患有痔疮的病人药到病除,以及他从古书上面看到的,一种能够治疗百病的药物,还有亩产超过四十担的红薯。

  通通都有兴趣,自己随意提了那么一嘴而已。

  甚至于,万历还觉得办报纸有趣,虽没给钱,还出谋划策了一些。

  不过,这不是张允修要考虑的,他现在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就是.

  搞钱!

  搞钱!

  还是要搞钱!

  办报纸要钱。

  研究医疗要钱。

  驱使下头人要钱。

  特别是驱使下人,没有锦衣卫的帮助,张允修拿头去找什么“神器”红薯土豆。

  四哥张简修乃是锦衣卫佥事,地位崇高,可对于底下人来说,没有赏钱谁给你办事?

  粗略一算,张允修的资金缺口有整整三千两,这还是最低要求。

  他一个月的月钱也才一两银子!坑蒙拐骗几天下来,不过筹集了五百两。

  这点钱,真的很难办事!

  “想不到我张允修,堂堂首辅之子,竟然难倒在几千两上面?”

  张允修也没心思写什么报纸稿子了,瘫倒在太师椅上,顿感心烦意乱。

  万历皇帝是个铁公鸡,只当自己是小孩子玩闹。

  张居正更不要说了,被他知道了,自己连五百两都不剩了。

  正当他忧虑之时,倚靠在太师椅上,眼睛突然瞥见了挂在墙上的一幅书画。

  鬼使神差,张允修眯了眯眼睛,看清了上头的具体落款和内容。

  这是一幅唐代画圣吴道子的道教神仙图。

  明代皇帝推崇道教,上行下效,底下大臣们也以收藏道教文玩为荣。

  张居正自然也不能免俗。

  这道家神仙图,在唐宋时期达到巅峰,特别是吴道子的真迹,流传甚少。

  不论是珍惜程度,还是展现盛唐风采,神仙图的价值都可以说是顶级!

  张允修的眼睛,一旦接触到这幅图,顿时离不开了。

  他摩挲着下巴,思量到。

  这想必能够值.不少钱吧?

  锦衣卫衙署。

首节 上一节 7/3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