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第256节

几名将士如狼似虎般围拢而来,李瑄带来的护卫还想拔刀。

高世德森然道:“胆敢反抗,格杀勿论!”

几人瞬间老实了下来。

许文杰将李瑄的胳膊强行扭到背后,疼得他大呼小叫,“你让本官过来,却又不提军甲的事,你到底要怎样?”

“呵呵,本将军向来无利不起早,见你生得人模狗样,想来是个有点见识的,有件事情想问你。”

李瑄苦着一张脸,服软道:“你问就问,能不能让他先把我松开!”

高世德微扬下巴,示意许文杰放人,“看座!”

一名士卒应声而动,拉来一张凳子,放在李瑄身边。

李瑄缓缓坐下,他心中清楚,这个“看座”并非出于客气,而是让自己清晰感受此时的站、坐、包括生死,都被对方完全掌控和拿捏着。

这是谈判场上的先声夺人,他看出来也没办法,只能任人宰割。

“本将军在黑鲨岛抓到一个自称是李佑贤的家伙,从他口中得知了某些大秘密,你说我该找谁要这个封口费啊?”

李瑄心中一沉,瞬间明白了眼前这个年轻将军的意图。对方不仅想要那些财宝和军甲,现在还要再敲诈他一笔!这人真是贪得无厌!

李瑄眼珠子乱转,在猜测高世德到底知道多少李家的秘密。

‘李佑贤个蠢货,当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

第312章 搂草打兔子

李瑄蹙眉道:“将军想要多少封口费?”

高世德伸出两根手指。

李瑄舒了一口气,“两万两?”

高世德鄙夷道:“切,海寇就是海寇,这眼界,窄得可怜啊!”

“二十万两?你怎么不去抢!”

高世德心道:‘我就是再抢啊!’

“堂堂高丽第一世家生死存亡的大秘密、竟不值这个数?文杰,把这群没见识的海寇拉出去宰了吧!简直是浪费本将军的时间。”

李瑄捏着鼻子应下了,“好,二十万两,李某答应你便是!”

高世德闻言,将腿从桌子上放下来,震惊道:“莫非你真是耽羅岛监务?不是假冒的?”

李瑄的脸黑如锅底,“本官自然是真的!”

高世德拱了拱手,“啊哈哈哈,失敬失敬,来人,快给李大人看茶!”

“现在能告诉在下,你到底是谁了吧?”

“自然,本将军乃是大宋的荡寇将军,高世德是也,对了,我爹是高俅!”

李瑄诧异地看了高世德一眼,‘怪不得此人敢如此猖狂!’

高世德此时把高俅抬出来,也是让李瑄别想着耍花招,赶紧打钱!

“高将军,我高丽素来仰慕大宋仁义之邦的风范。当年太宗皇帝曾言‘以信义交邻国’,仁宗皇帝更是以‘德化四海’著称。希望将军言而有信,莫要有损大宋天朝上国的威仪。”

“哈哈,李大人尽管放心,高某的信誉在汴京有口皆碑,收了钱,绝对守口如瓶!自然会把某些事烂在肚子里。

其实,若不是李大人前来,我也懒得掺和贵国那点事儿。”

李瑄面皮抽搐,‘感情是我上赶着来给你送钱的呗!’

“高将军,那批军甲对我李家至关重要,还请将军能够物归原主!”

高世德叹了口气,一脸为难的表情, “唉~,李大人,咱们交情归交情,可这批军甲……”

李瑄心中顿感不妙,“怎么?”

“本将军领军数十载,也不过是个五品将军,这次剿匪好不容易捞着点像样的缴获,若是能呈报朝廷,说不定还能往上挪一挪位置。

我观李大人也是个通情达理之人。你总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坏了别人的大好钱程吧?”

李瑄眼角抽搐,‘你才多大就领兵数十载?再说了,你爹是高俅,你的官位还不是想咋挪咋挪?’

高丽军甲与大宋军甲款式不同,高世德若真上交了,李家在高丽肯定得手忙脚乱地遮掩真相。

他强压怒火,挤出一丝笑容,“高将军多虑了!区区军甲算什么功劳?

我李家在高丽朝堂也算有些分量。不如这样,我让家主请王上亲笔写一封表彰信,递交给大宋朝廷,盛赞将军剿匪之功!这可比几副破甲胄体面多了,你说是不是?”

高世德眼睛一亮,拍案赞叹:“哎呀!李大人果然够朋友!这主意妙啊! ”

李瑄见他上钩,赶紧趁热打铁:“呵呵,那军甲的事……”

高世德突然又皱起眉头,搓着下巴作沉思状:“李大人,咱们朋友归朋友,可生意归生意。这批军甲工艺上乘,放在市面上,少说也得值个……”

李瑄脸色一僵,终于忍不住咬牙道:“高将军,二十万两封口费我已经应了,你还想怎样?”

高世德一脸无辜:“哎,李大人,你误会了!一码归一码,那二十万两只是买‘秘密’的钱,您若想买军甲,自然得再花一份了!”

李瑄气得胡子直抖:“你……你这是趁火打劫!”

高世德笑眯眯地端起茶盏,慢悠悠道:“这样吧,我也不多要,二十万两,军甲你拉走,如何?"

李瑄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手指颤抖地指着他:“你……你这是坐地起价!那批军甲根本不值这个价!”

“咱们是朋友嘛,李大人何必在意那些细节?最重要的是生意做成了,我们两家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不敢说守望互助,最起码是多个朋友多条路吧?”

“可你要得也太多了,加在一起就是四十万两了!”

“不不不,是五十万两!”

李瑄气急,“高世德!你别太过分!”

“呵呵,李兄,你又误会了,我只拿四十万两,至于多出的十万两,是李兄的辛苦费!你忙前忙后,总不能白忙活不是?”

李瑄神情为之一振,有些心动,‘这高衙内,人还怪好嘞!’

“李兄放心,在我这里,五十万两的事不会漏,军甲的事、也不会漏。”

接下来的谈话气氛非常和谐,两人称兄道弟,好似相识多年的老友一般。

在宋代,兄弟相称并不是我喊你为兄,你喊我为弟,而是互相称对方为兄。亲兄弟间一般都称“哥”。

李瑄开心地走了,高世德等人也继续返航,双方约定,数日后在青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高世德不过一顿茶的工夫,就进账了四十万两。某些好汉领着上千兄弟攻打州府,才勉强有这个收获。

……

出使过高丽的大宋官员,对李资谦的评价是,李外表庄重沉稳,举止从容得体,喜好结交贤才,乐于行善。

虽然掌握着国家大权,但懂得尊重王室,能够维护王室尊严,也算得上是个贤能的臣子。

然而他也有缺点,轻信谗言,贪图利益。大肆侵占百姓田产宅院,名下的土地阡陌相连,宅邸建造得奢华铺张。

各地送来的礼品堆积如山,光腐败的肉食就常常积压数万斤,其他财物更是多到数不清。

高丽王,名王俣,如今身体不太好,王太子才十岁。

高丽民间有这样一句谶言:“龙孙十二尽,更有十八子。”

有幕僚向李资谦解释说:十二,合在一起是“王”字;十八子,合在一起是“李”字。谶言是说“王”家之后,便是“李”家的天下了。

李资谦觉得,这句谶言应在了自己身上,心里有些蠢蠢欲动,这才有了私藏军甲的事情。

当李瑄将自己的海上遭遇禀告给李资谦后,李资谦不忧反喜。

他捋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

如今,高丽早已停用了辽国的年号,国事改用干支纪年,而民间商户记账,也有用大宋年号的。

朝堂上不少官员提议,趁机彻底摆脱辽国的藩属关系,重新投入大宋的怀抱。

高丽给别国当小弟的观念深入人心,而辽国、金国都太残暴了,还是大宋好!

李资谦觉得,自己上位后若是受到大宋皇帝的册封,那就名正言顺了,如今搭上高俅的关系,也是好事一桩。

李资谦喃喃自语道:“传闻高俅做过苏轼的书童,那寻几件名贵字画送去,必然是投其所好了。”

他转头问李瑄道:“对了,这个高衙内喜好什么?”

……

第313章 提成稳了

李瑄也是个人才,他为了十万两的提成,在李资谦面前极尽阿谀之能事,直把高世德夸成了大宋新星。

言外之意就是:叔父,这钱您花得不亏!

“叔父,您是想与他交好?”

李资谦笑着点头。

李瑄心中一喜,暗道:‘我那十万两也稳了!’

“只是侄儿与他接触短暂,怕说得不够周全,坏了叔父的大事。”

“呵呵,没事儿,你但说无妨!”

李瑄思索片刻道:“首先他必定是个贪财的,只是在金银上,过犹则显谀,过少则缺诚,我们只要如约将五十万两奉上即可。”

李资谦点头,对于贪财的人,就算给再多,也喂不饱对方。

李瑄接着道:“其次,在谈话中他多次提及让我王为他写谢表的事,这个就要劳烦叔父多费些口舌了。”

李资谦不以为意,“一份谢章而已,小事一桩。”

“大宋地大物博,而高世德又是顶级权贵,寻常之物他必然不会觉得稀奇,依侄儿看,

送些我国特有的野山参、东珠、貂皮,他必定欢喜。”

李资谦微微点头,李瑄的建议并没有什么新意。

“这高世德是高俅之子,与他交好,日后大宋那边也好有个照应。此事你办得不错,待拿回那批军甲,我必有重赏。”

李瑄忙躬身道:“能为叔父分忧,是侄儿之荣幸。

首节 上一节 256/3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