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115节

  跟随其后,三百轻骑二十人一排,并辔而行,马上悬挂钢刀,手持长枪,铁血肃杀之气恢弘!

  仅是一个照面,便让东昌府上下官吏彻底明白,为何昔日魏氏仅凭一县,便敢野战鞑子。

  “好一支铁军!”

  总兵蒋如莨见得此景,瞳孔微缩,不由出声赞叹。

  他自诩练兵用兵,从未落于人后,便是宁锦边军,假以时日,他亦能练出。

  可眼前这支铁军,虽未见其战力,仅是初见,便知操练之严谨,兵马之强势,斗志之勇武。

  “青州府陈铁唳,奉命前来东昌府,交通商业!”

  陈铁唳并未倨傲,临近东昌府,翻身下马,平静递上文书。

  沉浸肃杀庄严之气,知府晏行这才回过神,眼眸微眯,笑着迎上前。

  “久仰陈将军威名,今日一见,果真威风凛凛,气度惊人,将军前来,本府有失远迎。”

  “适才未见如此严明军卒,略有失态,见谅。”

  堂堂一府知府,论及地位,远超陈铁唳,如今却能做出平等姿态,甚至略带恭维,已是做足了功夫,一时间,一众豪绅,各个官吏也纷纷看向陈铁唳。

  素闻魏氏此人桀骜,麾下不知是否亦如此。

  然而下一刻,陈铁唳却同样大笑拱手。

  “雪地严寒,劳烦诸位大人久侯,陈某愧不敢当。”

  见此人如此识时务,守备庞时春心中冷笑,这边知府晏行满意点头,挥手。

  一名衙役端着托盘快步上前。

  待锦缎掀开,价值数千两白银的白玉佛像耀眼夺目。

  “将军此来为东昌府发展经济,本府不能熟视无睹,这是一点心意。”

  不仅是知府,总兵蒋如莨,守备庞时春,甚至一众豪绅世家,纷纷献上贺礼。

  众人目光于此刻汇聚,人群中蒋如莨亦冷笑盯着这位青州府出身将领。

  收礼,便是将把柄交由东昌府,自此众人一丘之貉,毕竟莫柱竣前车之鉴。

  不收,他们也有法子按另一种思路对付此人。

  陈铁唳面无表情,目光扫过,玉雕,皮草,金银,人参......好大的手笔。

  气氛压抑之时,忽然放声大笑。

  “诸君抬爱,陈某岂敢不从。”

  “来人,都收入军中!”

  知府晏行眉眼彻底化作得意,大笑开口。

  “陈将军,日后东昌府行商一事,便靠将军多多费心了。”

  “朝堂之上,吾等自会为大人如实上报功绩......”

  顺城门而入,众人欢声笑语,竟似有宾主尽欢之感。

  直到抵达驻地,众官吏豪绅散去,陈铁唳方才收敛笑意,漠然提笔。

  “来人,将此信笺秘传青州府!”

  信笺上,赫然写着白玉佛雕一座,金锭三百两,银锭四千两,百年老山参一对,皮草六十......星夜,雪花再度呼啸。

  陈铁唳冷眼看着离去身影,倨傲嗤笑。

  是的,他将一切都如实汇报给里长。

  想用腐蚀莫柱竣那套用在他陈铁唳身上?

  他看不上莫柱竣那般短浅之辈。

  他陈铁唳,要做的成为天下名将,便如洪武年蓝玉等人一般雄姿,兵锋所过,无人敢挡!

  画面出现新的。

  现代,西安历史研究所。

  会议室内如今雷请议,陈科等人都在,还有陆续从各地历史研究所调来参与相关学者。

  如今都在看着明史教授顾成所放出的新资料。

  这是考古队发现,东昌府古墓出土,当地缙绅家族留下绢帛。

  崇祯四年十二月,陈氏率军抵东昌府,时任东昌府守备庞时春谓之目无桀骜而其志甚远,知兵善任,似有鹰视狼顾之姿,或潜龙在渊,旦夕未定。

  陈科点头,声音凝重。

  “看来穿越者如今已经兵发东昌府了。”

  “不过这个领兵的陈氏,能得如此评价,看来也是心思深沉之人。”

  “该传讯穿越者,当心此人,一旦压不住,怕也是能登上明末舞台的风云人物。”

  消息自大明事感录抵达,另一端,青州府。

  魏昶君看着后世传来消息,目光转向另一边。

  那是自东昌府陈铁唳处发来,所收贺礼名单一应在列,毫无虚报。

  对于东昌府对陈铁唳的评价,魏昶君并不在意。

  只要他还在一天,陈铁唳就变不了。

  下一刻,魏昶君将目光转向另一边,默默点头。

  洛水老道自济南府也传来了密报。

  济南府新任总兵马贞开始调动兵马,频繁操练,赫然已开始等待东昌府消息,一旦东昌府下手,即刻兵发青州府,围而杀之!

  魏昶君端起茶,淡淡点头。

  算算日子,青石子那边,也该开始了。

  两日匆匆,清晨,魏昶君身影并民部官吏出现在青州府城。

  身后还跟随着身着布衣,内藏锦绣袍服的南直隶,江南商户。

  如今行走在坊市,鞭炮声不绝于耳。

  鎏金大字最靠近衙门处,写着林氏瓷器坊,占地数十亩,往来客商极多,便是本地百姓,亦多有采买,热闹不已。

  后方更有兴安绸缎庄,广生粮行,成运商行,金记布庄等店铺张罗着开业,张灯结彩,好不气派。

  锣鼓声,鞭炮声伴随跑堂呼喊,偌大青州府城人头攒动,如此盛景,宛若烈火烹油。

  视察一番,魏昶君勉励两句,便留下阎应元接待各商户,缓缓离去。

  直见魏昶君身影消失,周悬真等人方才围上来,簇拥着阎应元抵达酒宴。

  “阎大人,吾等为推行青州府商事,不遗余力。”

  “但求大人念吾等尽心,允吾等合作更深。”

  众商人提出章程,旋即忐忑看向阎应元。

  诸如,族中子弟可选三人在青州府不参与科考便可从政,商铺免税三年,一应种种。

  阎应元面上笑吟吟看着,眼底波澜不惊。

  名为请求,实则带了几分交易,他也不恼,尽数应允。

  看着大喜过望的一众商人,阎应元平静看着。

  里长已铺好后路,一切才刚开始。

第165章 落棋!

  新的画面出现。

  随南直隶诸多老字号商户于青州府开启分号,不少江南商人闻讯而来。

  黄自功是襄阳食记主事。

  于襄阳府也算是老字号,如今正带着商队踏入青州府。

  这次带的货物不多,多是襄阳府特产,诸如松花蛋,沅陵酥糖,云山芽茶之流,只是想来试试。

  直到亲眼见到青州府城内坊市景象,方才惊艳开口。

  “素闻青州府商事卓绝,盛况空前,往日里听闻青州府同知扬言欲再造前宋汴梁,商事第一城,只当胡吹大气,今日见到,方知此地鲜花着锦。”

  眼前偌大长街,望之不见尽头。

  所过之处,商队马车熙熙攘攘,行人摩肩接踵。

  分明可见颍州,泗州,南直隶城等诸多老店分号。

  各地瓷器,茶叶,特色饮食屡见不鲜。

  昔日他行走江南各地,竟也未见此等闹市。

  门厅大开者,来往书生,乃至农户竟也多有采买,足见富庶。

  坊市另一头,身着商户打扮的罗缙元亦凝视此景,激动不已。

  “不枉吾等自安庆府千里迢迢而来。”

  “此地人流众多,消费甚巨,而今商铺不多,正是商道盛景气象。”

  “待到手中这批货物全数售出,当立即派人回返安庆府,再运货物前来。”

  将黄梅鱼干,茶油等货物铺设开,罗缙元当即按捺不住内心兴奋,提笔开始给几位亲近好友写信,通知其赶来青州府。

  青州府商事兴旺的消息不仅一路南下,更有人传递北上,直抵京师。

  书房内,暖炉发出轻微爆裂声响。

  崇祯听着汇报,一边批阅奏章,神情疲惫。

  “近日自南直隶至江南,诸地御史均上奏折,弹劾青州府同知,青州卫都指挥使魏昶君此人亲近江南商户,青州府自兴商事,擅改税制,目无王法。”

  话音一顿,这位崇祯皇帝幼时大伴眉头微皱,迟疑开口。

首节 上一节 115/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