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12节

  魏昶君用猪肥油炝锅,煸炒了切片的猪肉,骨头,肉香弥散开来,不少人不断吞咽唾沫,围绕黑锅前,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

  倒水闷煮,大火滔滔,周围积雪被熏烤融化。

  村子每个人一碗肉,两碗肉汤,一碗糙米饭,吃饭时无人说话,只有吧唧碗筷声,络绎不绝。

  魏昶君都忍不住狼吞虎咽,填补肚内油水,一大锅肉菜消耗殆尽,村民舒服看着四周。

  “今夜休息,明日杀匪。”魏昶君挥手,其他人陆续离开。

  魏昶君提着梭镖回家,村堡有五名道士站岗巡逻,夜色开始彻底漆黑起来。

  崇祯元年的最后一天跨年夜在寒风彻夜中度过。

第22章 山匪交锋

  崇祯二年一月一。

  小雪。

  气温零下十七度左右,魏昶君使用《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记载的“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制作了一个冰壶。

  内有温水,一指一指各有刻表,根据温水放置寒冷地表结冰速度,来判定温度。

  这种方法不太准确,但勉强能估算,差距在五度左右。

  小雪,西风,风大。

  早晨村子青壮年在道观喝了米粥,穿着棉袄拿着梭镖或农具,纷纷缩在墩内,围墙后。

  三十名民卫严阵以待,手持梭镖枪,隐于围墙后,等待上围墙,刺敌。

  每家每户的妇孺则蜷缩在家,烤着火,抱紧孩子,有些老妪已经害怕的对土地爷祈祷。

  魏昶君披甲,说是甲,实际上是父亲当驿丞留下的竹甲,用桐油反复刷洗浸泡过,虽然看起来粗糙简陋,实际上防御力不错,普通刀砍只能在上面留一道痕路。

  洛书老道也披着竹甲,他不喜欢梭镖,他更喜欢拿着长剑,隐于东堡门后。

  一切蓄势待发。

  小雪变大,日渐呼啸。

  ——落石村前,混入贼窝当卧底的道士青石子来了,他如今衣衫破旧,像是穿了好几个人的破衣烂衫,整个人毫无雅态。

  他身后跟着零零散散近二十多名贼寇,后面十二人手持长枪,砍柴刀等利器,打头阵的贼寇则是手持一些竹刀,斧头等劣武。

  一行人冒雪,顶着呼啸的南风,不断咒骂:“鬼天气。”

  为首贼寇肥壮,一脸戾气,他脖颈有数道疤痕,看起来面目可憎,他便是飞天蝙。

  此时飞天蝠怪异看着眼前村堡:“落石村去年还未曾有该堡。”

  手下叫嚣:“破败村民罢了,唯一忌惮的就是虞家,他家有军户和仆役,不过虞家被其他山门灭了,小破村子一波摧之。”

  飞天蝠摇头,他先示意手下四人爬墙当先锋,四人开始颤颤巍巍踩着上坡冰块,踱步爬墙,上墙时一名贼寇还踩了踩围墙,甚是不屑:“老大,无恙,不过是虚晃的破围墙。”

  青石子也趁机开口:“飞天蝠大侠灭这小村,还不是手到擒来。”

  其他贼寇忍不住了,他们多日未曾下山,早就想掠夺妇人和粮物了。

  “杀!”飞天蝠挥手,一时间十二星宿,先锋贼寇一同冲锋,有人冲锋时不小心被冰块划到,割破伤口,骂骂咧咧继续冲锋,顶着恶风。

  “突刺!”

  堡后,魏昶君大吼,原本翻墙进入四名贼寇瞬间被捅了数刀,民卫翻墙,从上而下,对准流寇猛然捅刺。

  梭镖枪本就适合近战,尤其是居高而下的猛烈蓄力,刺断贼寇脖颈,鲜血淋漓。

  “开堡门,村民冲,一个巷子为一组,杀。”魏昶君怒吼。

  巨大木门缓缓打开。

  魏昶君首当其冲,三十名民卫怒吼冲锋,洛水老道持剑犀利狠辣,村民呜呜泱泱挥舞农具,道士举起梭镖冲起。

  青石子趁机从腰间取出短刀,朝着最近一个贼寇砍去,其他卧底道士同样掏刀动手。

  一时间堡门前杀声震野,但实际上顶多算是百人械斗,尤其是真正经过短期训练的只有民卫和道士。

  村民乌泱泱冲锋反而摔倒了几人,山匪更惨,摔倒了直接滑下去撞在石块上,飞天蝠还没来得及逃跑就被三把梭镖枪刺穿了胸膛,整个人不断咳血,连咒骂的话都来不及说。

  短短半个时辰,剿杀完毕,剩下活着的十几个山匪被捆住扔在墙角。

  “不能留,这些土匪强抢民女,掠夺物产,无恶不作。”青石子摇头。

  “杀了。”

  “让没杀过人的民卫杀匪,用于练手。”魏昶君补充了一句。

  噗呲——梭镖刺裂胸膛声,然后民卫踩着山匪上身拔出溅血的梭镖,面无表情的继续杀。

  “尸体交给你了,剁碎了丢入肥料堆。”魏昶君咬牙,身为一个现代人说出这句时他内心很难以接受。

  但肥料很重要,肥料来源很少,那就只能用恶贼尸体了。

  洛水老道悄悄点头,他心态狠厉,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他安排道士用牛车拖走尸体。

  东堡门前,鲜血淋漓,二百多米的下坡上,到处鲜血,还有一些断臂,碎裂衣衫,甚是可怖。

  不过天空积雪愈大,掩盖这一切。

  “民卫长何在?”魏昶君扫视众人。

  “在!”莫柱竣抱拳,他棉衣也染了贼寇的血,整个人有些狰狞。

  “你带五民卫,五道士,让青石子带路贼寇老窝,赶车前去,把贼寇一切可用之物全部运来。”魏昶君挥手。

  莫柱竣带人前去,村中终于有做饭硝烟漫起了,很多妇孺老弱放下心来。

  寒风凛冽,魏昶君站在堡前,看着风雪呼啸。

  .....现代——西安历史研究所-明史学者前往青州遗址,通过道路追溯,县志查访,一行人终于找到了昔日蒙阴县——南洛真龙观旧址。

  至于落石村在历史硝烟中早就不存在了。

  真龙观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村民祭拜了四百年了,尚且有一些保护。

  南明史顾教授看着周边遗址,彼时十二月现代温度零度,穿着毛衣和一件外套足矣,他看着考古队刚挖掘的一面疑古代墩边围墙。

  顾教授看着浮现眼前的围墙,墩台,腐烂的堡门,还有一块巨石上有刻录,字迹稍模糊,上刻——建于崇祯元年十二月,月末,冬灾,陕乱,御贼,惩乱。

  这一刻明史学者队伍很多人兴奋无比,不断拍摄。

  顾教授站在废墟般的这里,他伸手触碰空气,像是在触碰四百年前这座村堡:“穿越者,希望你能改变那个世道吧。”

  彼时的西安历史研究院。

  穿越者后盾组织部长雷请议指着各项资料。

  1、村堡建设完毕,成功完成第一波山匪攻击测试,防御成功,为接下来防御大股流寇有了实战例。

  2、穿越者正式在落石村有了威望,威名,震慑,凝聚力,也有了可培养为心腹的三十民卫,十道士。

  3、穿越者优秀手下目前为莫柱竣,洛水道士,莫家族老,青石子。

  危机:崇祯二年一月初大股流寇抵,虞家老四秀才身份不知何日对魏家下黑手。

  “穿越者必须先战胜流寇灾,我们才能继续看他之后死于什么,未来危机。”

  “人生就是一个一个的困境,如果该困境无法战胜,便止步于此。”雷请议感叹穿越者之艰。

  现代进入二四年一月一。

  穿越者进入崇祯二年一月一。

第23章 县丞震惊

  崇祯二年一月二日。

  魏昶君骑着马,身后跟着洛水老道,莫柱俊二人。

  “去每个村子,告知村民,流寇欲来,进山躲避,万不可在住了。”魏昶君下令。

  洛水老道摇着头:“其他乡有乡里长,怕是不信我等,这等恶天,村民不敢进山。”

  “那也去说,无论百姓信不信我等,都要让他们知道,落石村里长在救人。”魏昶君开口。

  洛水老道一瞬间理解了,这些村子终于要被落石村管辖,里长这是在立下信用。

  哪怕百姓不信,等之后遭遇掠夺之后才会知道里长之举,何等伟大,各村百姓自然感恩戴德。如果百姓信了那更是感恩救其一命,自然愿听令落石村。

  三人冒雪骑马,抵达南洛镇,敲锣打鼓:“流寇欲来,速速进山!”

  “速速进山!”

  有村民缩着手前来:“怎么可能,这等恶天。”

  “吾辈落石村里长,冒雪前来,怎会欺骗尔等!”

  “速速入山,方可存活!”

  魏昶君一次次吼着,之后前往周围数个村子,宋庄乡,大谭村,左营村,荷花村,赵庄,张集镇。

  这一天马匹都在奔跑,饿的时候就从怀中掏出烙饼,渴的时候就拿出葫芦凉的温水,整整跑了十几个村镇。

  回去的时候马都疲倦无力,马背三人更是感到劳累困倦。

  “尽人事听天命,吾村有堡安然无恙,其他村能不能活下去就看是否听话了。”莫柱竣感叹。

  “各自归家,好生休息,流寇不远了。”魏昶君神情凝重,其他人都纷纷点头。

  归家喝了米粥,魏昶君疲惫至极,躺在床上便睡,从去年十月到如今崇祯二年初,为了“立足”古代费劲一切心力。

  他床铺草垫因为暖壶热水陶壶暖乎乎的,屋内时常点小篝火堆,哪怕经月寒意,屋内也并不潮湿,灰色被褥里面装着杂棉和草絮,床边还堆放数本书。

  彼时洛石村积雪变大,村堡的血迹斑驳被遮掩冻结,村子除了民卫巡逻队少数火光之外,整片南洛山川一片漆黑。

  而在三十里外官道蒙阴县内,很多县民惶恐不安无法睡着。

  蒙阴县城墙高一尺多,近三米五高度,依山而建,彼时城墙上,佐贰官、首领官、教职、杂职、杂役、水利、管粮官、管马官、巡捕官、抚民官、管仓都站在城墙,或蜷缩衙门,惶恐不安。

  蒙阴县县丞为正八品官员,属于县城第二大官,此刻赵县丞神情担忧看着城下,流民厮喊声响彻纷乱,时不时有石头投掷而来,他身边站着主簿,也就是知县助手,用于辅佐知县。还有站着人高马大的李典史,他负责司职监狱,捕获盗贼等事,县丞也被称之为佐贰官。

  赵县丞皱眉:“知县还没来吗?”

  李典史询问小吏,才问道:“知县在对地主借粮,快来了。”

首节 上一节 12/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