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149节

  说军队者有之,说缙绅者有之,说依靠麾下家族势力亦有之。

  但明史教授顾成只是拿出记录小组组长陈科所整理记录。

  “土豆,红薯粉条从农户种植红薯,到商户送至土豆工坊,红薯工坊加工,到工人制作红薯粉,土豆粉,完成售卖。”

  “其中蒙阴农户参与者一万九千人,商户参与者四百四十人,工人参与者九千七百人。”

  “这近三万人,完成了蒙阴繁荣蜕变,他们身后又有多少家人?”

  “这些人从吃不上饭,到现在能吃饱,能穿暖,甚至还能存钱,吃肉。”

  “来县,铁矿矿山最初矿民多达万余人,这些人吃不上饭,也没衣服穿,每日赚那几十文钱,只能勉强活着。”

  “现在,矿山矿工有矿工房,子女读矿工书院,还有矿工医馆看病,他们从活着,变成生活。”

  顾成一个个举例,沂城,莒州......他声音愈发坚定,似乎看到那个风雨飘摇时代,最波澜壮阔一幕。

  “红袍军,自各方招募,但与古代历史任何一支军队都不相同,经过思想启蒙,他们从始至终都明白,他们为之战斗的,是身后百姓,家人。”

  “百姓能吃饱穿暖,工匠,农户,平民组成了一支有信仰的铁军。”

  “尽管这些人需要学习,但他们都明白,是穿越者缔造了一切,他们愿意为穿越者和他们一样的理想,死战到底!”

  “百余万工匠,农户民心可用,就算对方是项羽转世,亦打不到民众的力量!”

  “穿越者的底气是他们,以信仰缔造理想之火!”

  这一刻,现场为之一窒。

  旋即,众多学者狂热看着。

  似乎亲眼见到那个波澜壮阔画卷展开!

  现代,大国组织部代表,历史研究协会十几名代表,穿越者记录小组代表等都在兴奋看着,期待至极。

  他们开始筹备新课题研究。

  穿越者掌控三府之地后,准备入京。

  如何在入京后保持不被各势力压迫排挤。

  诸如袁崇焕之流边军军阀,入京后仍遭遇排挤。

  大国组织部迅速通过网络将课题发送至各层级官员,进行解答。

  历史研究协会通过高校论坛开启话题,学术会议遍及各省,热火朝天。

  记录小组翻阅先前记录资料,进行势力数据统计与完善,并作为辅助参考资料。

  一时间,偌大现代,开始轰轰烈烈汇聚消息。

  宛若一场恢弘漩涡,而其核心,不在西安历史研究所。

  在四百年前,大明!

  “穿越者出现意外,则李自成部山东无人能挡,若调遣围剿流贼精锐,边军,更无可能。”

  “穿越者如离开,济南府先前推广清丈田亩官吏则势必遭遇地主缙绅反弹,死无全尸,故与穿越者一荣俱荣,一定会死保穿越者......”

  现代,随各方不断讨论,新的一幕开始出现。

  穿越者后盾组织组长雷请议迅速提笔,于大明事感录开始书写。

  「穿越者死局已过,但自古军阀入京师,无不处处掣肘,甚至软禁其中,多年心血付之一炬」

  「现代大国邀请各军事,政治,历史学家,教授分析研究,得出建议如下」

  「第一,命人带动李自成部继续肆虐济南府,时刻威胁各城,彰显重要程度」

  「第二,青州府安置部分人伪装为军阀,自穿越者至京师述职,则军阀四起」

  「第三,济南府考成法继续推行,底层官吏怨气积压,则与济南府知府等人离心离德,知府如无源之水,只能依靠穿越者」

  「第四,继续清丈田亩,底层官吏得罪缙绅地主,若穿越者出事,必遭灭顶之灾」

  「第五,太原府,宁波府,湖广商会,琼州商会,南直隶商会加以束缚,其族中子弟山东入仕,若穿越者倒,则其利益将遭瓜分,自身商业资源亦遭瓜分」

  「第六,来县铁矿供应除山东外各地,其中矿税部分归于崇祯内帑,若穿越者出事,则崇祯内帑来源骤减」

  「第七,山,陕二地流民多南下,为山东青州,东昌,济南三府吸纳,若无安置,则流民之乱,如张献忠李自成之流,当于山东重现......」

  大国回信步骤格外详细。

  雷请议停笔,也兴奋期待看着。

  “六年,终于登上明末乱世舞台!”

  彼时四百年前。

  崇祯六年,八月末,寒意浸骨。

  昔日南直隶平寂之地,一座名为真龙观道观香火鼎盛,火爆至极。

  每日前来上香百姓竟达六七百之多。

  安化县缙绅家族王家,马家均谨小慎微,不敢嚣张跋扈,不仅对下人不敢呵斥,甚至未曾再拖欠月俸,佃户亦多有宽宥。

  毕竟柳家前车之鉴近在眼前,北市血迹未干,废墟犹在。

  如今安化县多了一镇,名为土匪镇,为首之人为王旗。

  当地官吏明知此镇,竟不敢得罪。更休提出兵围剿。

  是以王旗率兵马杀入柳家后,依旧从容建镇。

  朝堂倾轧,这些人灭柳家后安然无事,已经证明背后有人。

  这一刻,崇祯六年,九月初。

  福建与荷兰海上激战,郑芝龙俘百余人,其余荷兰船逃离。

  丁卯夜丑时,京师地震,始于西北。

  流寇高迎祥,张献忠率军渡黄河南下。

  鞑子继控蒙古诸部后,开始收拢汗权,削弱旗主,调遣兵马准备二次南下。

  小冰河时代,大雪飘扬。

  至此,山河棋盘,魏昶君于南直隶,落下一子。

第207章 身份姿傲,入北直隶

  崇祯六年,十月,蒙阴大雪。

  昔日贫瘠下品县,如今人流如织,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城门处,旗帜迎风,猎猎作响。

  百名红袍军于百人卫带领下值守,气息肃杀。

  而城门下,一百红袍枪卫列阵森严,迈步前行。

  魏昶君身后跟随民部周愈才,启蒙部南道赢,黄公辅,阎应元连带一众监察部官吏随行。

  马车声响,二十辆满载特产的马车随行其后。

  其中有江南绣工以蒙阴棉纺织厂材料所作棉袄两百件。

  有南洛土豆粉一车,沂县红薯粉一车,腊肉等物各数车。

  其余则是粮车,并民夫辎重。

  一行浩浩荡荡抵达城门。

  前方便是官道。

  魏昶君停下脚步,向身后一众官吏点头。

  “记住,监察部继续监察三府官吏,必须继续推行考成法,清丈田亩亦不可懈怠。”

  阎应元行礼,应声,眼底兴奋,满是期待。

  如今魏昶君割据一方,但真正代表他踏足乱世的,仍是此次述职进京。

  先前的魏昶君,甚至连见东林党,浙党等各党派官吏资格都没有,始终和对方推到台前棋子交手。

  而此次进京,意味着如今魏昶君已有和各党派平起平坐之资。

  身着官袍,魏昶君踏上马车,眼底漠然,看向前方。

  “启程。”

  阎应元,周愈才,黄公辅,岳豹四人立于最前方,见状亦神色肃然,拱手。

  “恭送总督,入京师!”

  身后驻守百名红袍军,并启蒙部,监察部,民部各官吏兵卒郑重行礼,声势恢弘。

  “恭送总督,入京师!”

  山呼之声响彻,这一刻,天下执棋者,再添一人!

  与此同时,马车上官道,魏昶君目光亦转向济南府,眼眸冷彻。

  此次入京,是如袁崇焕一般大势倾颓,还是真正挺直脊梁,只看此地。

  北地风声猎猎,寒意愈发刺骨。

  济南府,德平。

  操练之声不绝于耳,数百名身着流寇破败衣衫身影在天寒地冻中操练。

  手中长枪一丝不苟,透过单薄身躯,肌肉虬结,格外壮硕。

  战阵行进间,进退有据,毫无错乱,足见精锐。

  此阵侧翼更有硝烟爆裂之声,隆隆作响,火光耀眼。

  赫然是正在此地练兵的真龙军。

  军营大帐,青石子道袍外披一件老旧棉袄,凝眸看向连夜从青州府蒙阴城送来消息。

  “里长令吾等继续率真龙军肆虐济南府,并继续向东,威胁登莱二地。”

  青石子起身,大帐中踱步。

首节 上一节 149/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