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186节
“现在吾等压力很大。”
当魏昶君提出三方,包括大明在内,刘方等人彼时彻底激动。
虽然早就知道里长谋划,但现在,事情已经摆在明面上,很快便能见分晓!
魏昶君将众人激动看在眼里,推了推桌案上图纸。
“这是吾等自朝廷重金贿赂内监得来的郑和宝船图纸。”
“但郑和宝船图纸依旧是老式造船技术。”
“如今吾等开始渗透登州府,良田化作港湾,必须及早形成战力,以应对鞑子和流寇,官兵三面压力。”
“观当今之海战者,海外夷人多擅此技,吾等新式战船必须今早提上日程。”
“刘方。”
如今青州三府,乃至整个大明,若论及器械制造,在刘方之上者屈指可数。
“若得此图纸,尔等需要多久能试制一份?”
一众官吏闻言,也转头看向刘方。
目光汇聚,刘方并未第一时间给出回应,反而先拿过图纸,仔细端详。
魏昶君给予的图纸有两份,一份是郑和宝船参考图,一份则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容器,其中许多部件相当精巧。
此刻,刘方皱眉,端详良久,终于放下图纸。
“里长,若没看错,此物只怕对密闭性要求很高。”
“而且完全不是手工能打造出来,即便使用之前创造水力镗床,也不容易。”
听到刘方开口,魏昶君平静点头。
因为他取出的,正是按照现代大国传来的资料。
蒸汽锅炉图纸。
没错,蒸汽动力!
按照历史记载,这个时代无论是什么地方的战船,基本上都是靠着船桨动力,风帆动力。
但若要完成真正远航,打通海洋道路,动力革新必不可少!
只要有配备大口径火炮的蒸汽动力船只,短期目标对鞑子和大明官兵压力将会不断减少。
长期来看,未来这片山河最大的屈辱,来自海洋!
他魏昶君来到大明,身后站着大国扶持,则必须思变。
不仅如此,一旦蒸汽锅炉研发出来。
依照山东三府如今地理位置,动力能源的煤炭不会缺少,铁轨正在逐步走向大批量流水线生产。
那么火车也可以提前问世!
如此一来,大量快速运送物资,运送兵马将会提上日程。
鞑子的高机动性,在此之前,不值一提!
“此物是使用水气代替人力畜力最核心之物,必须开始着手研制。”
“需要人力物力,吾亲自调配。”
魏昶君对此的确很上心,毕竟即便是海洋另一端,研究出蒸汽船也已经是百余年后。
一百余年时间,足够洗刷所有屈辱。
他必将殖民屈辱,尽数还回去!
刘方感觉压力很大,因为他从未制造过此类物件。
但现在,白发苍苍的老匠人狠狠点头。
里长治下百姓,才算是真正活着。
此物既然有用,即便呕心沥血,他也要造出来!
很快,东昌府城外六十里,一处临近大河的转角之地,开始出现大量民夫,建设船坞。
船坞内,魏昶君也一如之前所说,开始调配各类器械。
之所以选择东昌府研制,正是因为此地资源足够丰富。
南直隶如今因为真龙军和红袍银号吸引的大批商人,许多匠户也开始抵达。
其中就有南直隶昔日营造郑和宝船的龙江船厂匠人。
原本匠人不可更改籍贯,不可随意离开,但如今世道混乱,加之夜不收阴队暗中照拂,竟也来了十几名匠人。
现在,东昌府物资丰富,各类资源随手可购。
十几名匠人做为核心,数百名工人配合刘方调度。
蒸汽动力锅炉,开始研发!
第250章 开杀!
深夜,魏昶君和刘方,并十几名匠人汇聚,皱眉看着。
“里长,如今吾等研究,锻打已经完全不适合此类器械。”
“最外层密闭容器很重要,而若按照里长要求,带动大重量物品,其中压力不可减少,会让此锅炉体量更大。”
“现在最大的问题还不是这些,而是如何造出最外摸具。”
“因为此物必不可能通过数分铸造后合而为一,需浑然天成,那就必须保证内部不能有不均匀厚薄,以及漏气之虞。”
这些问题,都是刘方和十几名匠人经过十天彻夜研究,尝试得出结论。
在高精密仪器出现之前,这个时代的工业完全靠手和经验。
现在遇到这种跨时代器械研制,的确很难。
魏昶君接过图纸,以及之前刘方等人数次推翻的旧稿,思索。
“内层按照土质胎膜,外层铁水浇筑,有没有可能实现锻造?”
刘方眼前一亮,开始和一众匠人思索完成的可能性。
如果无法打造,就用浇筑方式进行推演。
之后也可以完美解决钢铁铸造后厚薄不均,以及其中摸具无法取出问题。
“可以尝试!”
三天后,正午时分,刘方等人期待看着,每一名匠人眼底都满是血丝。
魏昶君也在看着。
这几日他们近乎不眠不休,才终于开始有结果。
出乎意料,刘方有些惊喜,也有些遗憾。
“里长,此次尝试证明土坯浇筑是可以使用的方式。”
“但漏气效果明显,这一批几乎都是废弃之物。”
“之后吾等会继续加入调整,应当在二十日内,便能有结果。”
魏昶君没意外,毕竟虽然有图纸,但参数依旧需要按照这个时代工业基础进行调整。
二十日,对划时代的蒸汽锅炉研制来说,算得上飞快。
之后十天时间,魏昶君始终和刘方等人一同看着,一次次记录炼钢参数,土坯参数,调整模具尺寸。
虽然失败极多,但此次参与蒸汽锅炉匠人却眼眸愈发明亮,激动。
这段时间参与其中,他们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
一旦此物问世,他们这些匠户,或许也能随之名留青史!
要知道,他们生来便是身份低劣的匠户,而名留青史,是那些读书人才能办到的!
铸造速度和调整速度出乎意料的快。
随着巨大横卧在地面上圆筒出现,刘方等人神情复杂。
此物制造艰难,即便提前获得图纸,也历经磨难。
但,好在终于建成。
上方为锅,下方为炉,水力锻打铁板封口,管道铸造一直采用浇筑,形制无暇。
而且经过多次测试,并无漏气风险。
随着蒸汽锅炉首次完成测试,虽然暂时无力驱动任何设备,问题很多,但魏昶君在人群欢呼中,依旧忍不住攥紧拳头。
来到大明七年,他终于再次见到属于另一个时代的科技力量。
眼底唏嘘,但魏昶君更激动,期待。
因为科技在明末这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开始出现雏形。
未来,将会领先那个屈辱时代百余年,甚至领先海外百余年!
这只是简化版蒸汽锅炉,至少需要漫长时间调整参数,细节,找到流水线生产方式和各类管道材料。
但这已是科技发展的一大步。
在大明!
如今魏昶君开始将所有调整权力放到刘方等人手中。
刘方带着十几个匠人再度开始详细调整。
而彼时,魏昶君则是出现在东昌府衙,听着夜不收传来新的消息。
“里长,如今李自成还盘踞在济南府城外。”
“济南府多次求援,要求里长派兵前往,他们愿意将驻兵权全部交给里长,进行府城防守和剿灭流贼所用。”
魏昶君闻言冷笑。
济南府?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