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27节
“去会一会大旗贼。”魏昶君下令。
巡山轻骑,南洛义骑匪,两军出动。
下午三刻时,南洛旁白菇山,二十多体态瘦削,一个个神情劲戾的匪患手持长刀短剑,浑然无惧,和巡山轻骑展开对峙。
只因为这些匪患头身躯格外魁梧,足两米一高,他的武器是一面难得的精铁阔刀,看起来像是一面旗帜一样,威风凛凛。
这便是南洛大旗匪,挥舞阔刀宛如挥舞旗帜,动辄将人劈成两半,力大无穷,战力甚猛。
“来者何人!”魏昶君骑在马上,手持梭镖枪。
“王旗!”手持阔刀的匪头怒吼。
“里长大人,吾辈无冤无仇,也不曾掠夺尔镇山民,汝率军前来,何意?”王旗眼神冰冷,他对青石子所率的贼寇并无忌惮,不过是小贼寇罢了。
但眼前陈铁唳率领的三十轻骑让他格外忌惮。
他本就昔日为军卒悍将,受不了欺压离开军中,入山为匪,他知道轻骑冲锋的威力,哪怕自己这般战力,也抵不过轻骑一波冲锋。
冲锋的骑兵从来都是王者。
“王旗!”
“吾乃三镇一乡里长,理当管辖周边,尔等有两个选择,同我一战或投靠于我。”
“难道你想和你的弟兄们做一辈子山匪吗,生了孩子也是贼寇。”魏昶君怒吼。
王旗怔住,他手下也神情复杂。
“吾之所以没对你进攻,只因你未曾扰民,未曾滥杀无辜,所以招拢于你,望自珍惜。”魏昶君依旧平静,他坐骑马匹来回巡视。
“若里长想让我王旗归心,需让我去镇子检阅,若村民贫瘠百姓哀鸣,我定不从,吾见了太多腐朽劣官,恨透了大明官吏!”王旗又握紧了阔刀。
“允!”
“陈铁唳,你同他去各镇检阅,天黑之前带回陈良镇,我温酒等君。”魏昶君说完骑马离开,马匹长鸣。
陈良镇的乡堡修建迫在眉睫,魏昶君无心停留太久,必须抓紧修好乡堡,陈良镇为蒙阴县门户官道,十月鞑子和蒙古诸部一旦袭来,必经过陈良镇,此地堡垒太过重要。
另一处玉皇庙镇上。
一个手持阔刀的壮汉几乎像个孩子一样,王旗笑着走入猪圈,看着肥嘟嘟的小猪,之后他随意进入百姓家,看着家里的土豆和糙米。
“居然每家每户还分了鸡鸭,甚好。”王旗惊叹,眼眸带着温意。
他看似高大凶残,实际上厌恶了杀伐作战,他只想和家人安安静静在这世道活下去,不被欺负就好。
“前往下一镇。”陈铁唳率领他抵达左营镇。
王旗已经将阔刀放在一边了,他毫无戒备的走在村道,看着水渠如长蛇蔓延各处田地,水库澄澈,傍晚时镇子炊烟渺渺,百姓煮着土豆,还有人家熬着米粥,米粥里煮了鸡蛋。
“你以为里长是尸位素餐之徒?”
“吾辈掠夺了多少地主缙绅之家,但那些米粮之物都分给了百姓,那些豪宅房屋分给了流民。”陈铁唳看着王旗。
“王旗,愿此生追随里长!”
这一刻王旗朝着田地跪拜,这么多年了,他感觉自己终于等到一片净土了。
这里能过日子,能生活,他愿意用命来守护这里,建设这里。
第51章 夜不收
陈良镇,镇位莒州官道处,进蒙阴县需走此镇,进沂水县也可走此镇。
该镇后山有高山,地势艰险,小镇像是一道垭口成为进县唯一道路。
但缺点也很明显,镇毫无堡恆,官道宽大,四周无林植被,如果想要建造一条城墙成为垭口盾牌,可谓工程量之高修建难度之大。
魏昶君踱步行走陈良镇,昔日该镇子被流寇,被流民,山民,匪患轮番肆虐,加上镇子地主催税,吸血佃户,导致该镇无比凋敝,稍微的砖瓦房都被烧毁,村子三处都是乱葬岗,很多行人,歇脚路过的,村民,乱民,死在这里的极多。
门户镇果然危机四伏,如果没有城墙在,以后怕是更危险。
“里长,该镇若要修建城墙,若是足一丈高,蔓延近五里地,所耗费粮草,砖料数不胜数,若是半丈高二年之内可行。”莫柱竣禀报。
“今时几日?”魏昶君皱眉。
“六月初八。”陈良镇乡老作揖。
“召集三镇一乡任何闲散的流民,村民,守田隶,民卫,贼寇军,只要不是下地,作坊,猪圈,培肥料,但凡有时间的全部抵达陈良镇,任何空闲的马车,牛车,驴车,全部运到陈良镇,不惜一切代价两个月之内建造一丈高的城墙。”
魏昶君下令,他面前柳小二,岳豹,莫柱竣都浑然一惊,但无人质疑。
从灭杀虞家,铲除匪患,免除田赋,冲击沂县,魏昶君便建立了绝对话语权,说一不二。
“诺!”三人抱拳,纷纷骑马离去,开始号召队伍。
这次魏昶君出动了大手笔,可以说除了巡山轻骑这步底牌,其余任何兵卒和村民全部动用,只为了修建一座乡堡。
而且还是蔓延近五里地,高大巍峨类似一座下品县般的城墙。
可谓是他有史以来大手笔,也是该镇子以来的大工程。
陈良镇一户农户家中,三十巡山轻骑在旁屋吃饭,轻骑长陈铁唳率王旗前来,随行的还有二十多贼寇。
贼寇也在旁屋吃饭,主屋内,只有魏昶君,陈铁唳,王旗,洛水道长四人。
“拜见里长,此地治理之贤,吾愿跟随里长。”王旗进屋便叩首在地。
魏昶君在他跪下前扶住:“无需跪拜。”
“吾为了百姓在这乱世能活的更像人便当了里长,吾为里长,诸位日后便吾兄弟。”魏昶君拍着每个人肩膀。
饭桌上,饭菜不算丰盛,土豆炖腊肉,烤土豆,土豆粉条肉丝汤,白菜炒肉,葱白炒土鸡蛋。
王旗歉意看了看诸位,然后狼吞虎咽起来,他直接取出一个大盆,在里长允许之下,他将剩下的白菜炒肉还有粉条汤,都倒入大盆当中,还倒入三大碗糙米,随后搅拌,类似盖饭一样狼吞虎咽起来。
他吃的格外认真,有掉在桌子和地上的米粒他也认真捡起,不舍的浪费一点粮食,最后将大陶盆舔了一遍,方才长舒了一口气,揭开裤腰带,大口喝着碗茶。
“让里长见笑了,吾体魄大,饭量大,在山上粮食不多,吾只能紧着弟兄们家人吃,吾辈挨饿没什么。”王旗抱拳。
一时间洛水老道,陈铁唳都起身对他作揖。
此人不愧是一方义匪。
“好。”魏昶君赞许,总算碰到一个性格豪迈,内心敏善的武将手下了。
此人类似水浒传的鲁智深,但比他还要聪慧细腻,看起来外貌凶残,实际上只想追求幸福安稳生活。
“洛水道长,王旗,你二人便创建民卫夜不收,如今乱世纷扰,官府侵扰,灾难频繁,吾辈需在民间联率起来,抵御不测。”
魏昶君开口,这是他早就计划好的。
夜不收:在现代被称之为先锋兵,特种兵,在明朝叫做夜不收,穿披甲,率双马,刺探敌人情报,观察敌人动向,前往最危险之地,暗杀或刺杀敌人主将,卧底敌人军中等各种先锋之事。
同时还要组建特种小队,负责作为奇兵,在危机四伏的战场猛然杀出,扭转战局。
“洛水为夜不收阴队,负责情报搜集,敌况觉察,贿赂地方,记录。”
“王旗为夜不收阳队,负责训练奇兵,刺杀敌将,孤军先锋。”
魏昶君将夜不收分为阴阳二队,二人可相互合作,以后若是成长起来也可互相制衡。
‘诺!’“诺!”
洛水,王旗纷纷抱拳。
王旗将从民卫流民当中挑选二十最精锐之人,展开训练。
洛水则是挑选三十人培养勘测,训练,记录等法。
至于王旗所率的贼寇打乱分散各军。
月朗星稀,许多恶寒天气终于能看到一轮明月,洛水,王旗等人去旁屋修缮去了,夜不收将在陈良镇建造居宅,训练下属。
魏昶君一个人看着明月,他自酌自饮,以茶代酒,神情思索。
目前自己有民卫五十人,民卫长莫柱竣。
守田隶两队,一队五十人,队长为柳小二,岳豹,但柳小二接下来将会是作坊长,带领守田隶制作土豆粉条等作坊。
巡山轻骑三十人,轻骑长陈铁唳。
南洛济世义骑近百人,贼寇长青石子。
夜不收阴队,阳队估算总为五十人,洛水,王旗为队长。
手下军事力量已然有了五队,但还是太差,接下来必须进行整合。
比如缺少远程兵种,缺少鸟铳,火炮,缺少主力军。
魏昶君思索着,将一项项问题记于纸张,准备之后和现代研讨出治军方略。
天色微微大亮时,陈良镇百姓在用大黑锅熬着里长运来的米粥,肉粥香味弥散开来,让人垂涎欲滴。
王旗醒来时听到很多步伐声,驴车赶车声,他好奇外出,魁梧高大的身材吸引了不少流民瞩目,但王旗更震撼,他看着眼前密密麻麻上百辆牛驴马车,像是马车之河,马车上装满了各种石头,砖瓦,废弃的房屋砖瓦都被拆了运到陈良镇前。
“老丈,这是要做什么?”王旗问路边一个拿着锄头的老丈。
“里长大人良善,为预防流寇匪患来袭,让吾等在此建造城墙,从此三镇一乡安矣。”老丈感叹。
“修建城墙......”王旗内心愈发惊憾,里长这是要蓄图天下,积攒兵卒,他整个人愈发兴奋,他想到昨日看过的南洛镇,玉皇庙镇,镇子幸福百姓光景。
“若里长得了天下,满天下都是这般幸福,吾死也值了。”王旗神情恍惚,他前半生在颠沛流离,官府追踪下长大,这辈子最向往人间净土,桃花乐源。
第52章 思想建军
“乡堡入户门配阙楼,可防贼,弓手可远射,鸟铳可居高临下而击。”
“门户狭窄,仅容两辆马车并排而过,阙楼于分户左右处。”
魏昶君在镇前讲解此堡风格。
该堡门左右有楼阁,士兵驻扎于此。
这是唐朝时期的堡门风格,入户狭隘,攻城极难,这还是一重阙楼,如果两重阙楼,三重,那对敌人来说艰难至极,需要一重一重攻克,城墙险重。
“需让地基敦实,敌人千马之力也撞不到,围墙平整,飞檐走壁也无法登上,若峭壁悬崖。”
魏昶君亲自拿着铁锨,开始挖着地基。
三镇一乡村民来了柒佰贰肆人,流民来了伍佰人,守田隶和民卫近壹佰人,还有青石子率几十贼寇,可谓轰轰烈烈,热闹非凡。
“先喝粥,吃饱喝足,建造乡堡。”魏昶君吼着。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