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29节

  七月十日,南洛匪患柠山马贼尽除,贼寇首尸体被挂在南洛山脚槐树上,用于震慑诸贼。

  七月十一日,魏昶君在乡堡工程前督察进度,围墙开始有一人高了,诺大的乡堡开始成型。

  “洛水道长,需要你去县城,购置制作鸟铳材料的工具,精铁,同时看能不能高价从青州找洋人或官府小差买几门红夷大炮。”

  魏昶君将购置要求写在纸张上。

  鸟铳和大炮是时候开始准备了,洛水道长率道士离开,前去青州。

  七月上旬,匪患尽除,诺大的蒙阴一地,群山无算,匪患只有南洛救世义骑一支。

  七月十七日,魏昶君于陈良镇召集各军。

  青石子,陈铁唳,王旗,柳小二,岳豹等人皆在。

  “自今日起,取消民卫和守田隶,南洛镇守田隶归属粉条作坊。”

  “被取缔的两队组成红袍卫军,之后每人会发一红袍,战场猎猎,红袍大军。”

  “红袍卫分三官职,分别是十卫军,百卫军,千卫军,各自管辖十人,百人,千人,该军共计二百人,设总卫长为莫柱竣,百卫军为岳豹。”

  红袍卫军两百人。

  巡山轻骑三十人,南洛济世义军九十多人。

  夜不收阴阳双队共计十几个人。

  “诺!”莫柱竣第一个欣喜带头叩拜在地,他未曾想到,自己何德何能,能率领各部。

  “如今缴获了贼寇马匹,巡山轻骑可从管辖之地筛选二十人,凑成五十轻骑,分别一人双马,武器配备短剑,长枪,穿藤甲。”魏昶君下令。

  “诺!”陈铁唳抱拳,亲自看着巡山轻骑队伍逐渐变大甚是欢喜。

  再次策马奔腾在三镇一乡,魏昶君快意了许多,自崇祯元年十月到如今,总算剿清了蒙阴辖内的匪患,让此地野外不至于匪患成群,流寇为灾,四处掠夺,惶恐哀鸣,白骨于野。

  落石村,魏家。

  堂屋内,魏昶君给现代回信——「匪患尽除,土豆已栽,吾预前去莒州参加童试,改变该必死结局」

  「关于思想建军吾思索许久,在大明朝如何传播思想,如何培养一批优秀有学术有文化的将领,去军队传播思想,该难度极高」

  《大明事感录》上,魏昶君开始写下问题。

  这可是古代。

  想要改变军队属性问题,让只知道打仗,杀戮的军队,成为爱民如子的军队,此等难度不亚于秦朝六世之力统一天下。

第54章 莒州

  军队属性——这四个代表了一切。

  军队属性若是效仿秦制度,杀敌分田地,分银两。

  若是效仿元代,无非是军队随意滥杀,集体掠夺。

  若效仿唐朝,募兵制,类似雇佣兵制度。

  西安历史研究所会议室内——明史小组组长顾成开口:“军队属性的基础是信念,纲领,目标。”

  “穿越者需要创建一套纲领,吸引明末读书人加入,之后穿越者培养该读书人军队属性,让他们开始有爱民如子概念,如此才有了思想班子,类似现代参谋指导员。”

  “所以科举对穿越者来说太重要了。”

  “他现在手下全是武将,毫无文人。”

  “全力在莒州进行考古调查,将崇祯二年准备的考题策论,还有答题再次进行辩论,争取让穿越者获得一等第一。”顾成开口。

  这一刻穿越者后盾组织——明史团队,明赋税经济研究,明思想研究,明文献团队,各朝代思想研究等多个团队全力帮助穿越者写一篇——完美的“策论”

  何为策论?

  古代试卷分为圣贤之问?策问?贤问?

  也就是童试试卷会出现一些圣人文章,上面要求解读圣人文章字眼内容,解释如何以圣人的标准治理天下。

  而策论则是考题官或提名官出的考题,而像是府试之后,一些策论可能是皇帝亲自发的。

  如皇帝会问:西南有灾,匪患颇裂,多族群散乱,然而当地官员贪墨横生,无法管理,如果你是此地官员,你能如何改善这里呢?

  你要说出的你的解决之道。

  这便是策问。

  然而身为考生,需要引经据典,回答的时候也要谨慎思索,思索历代各朝代例子用于举例,然后用八股文的形式开始回答,此乃策论。

  所以科举之道,凡是脱颖而出之人,皆是数十年寒窗苦读之人。

  西安历史研究所将穿越者“科举生死困境”分为两点,全面出动。

  其一莒州考古,资料搜集。

  其二明史多团队做试卷,联合写出完美策论,交付穿越者。

  ——崇祯二年七月中旬,天气有了少许寒意。

  簌簌——风声兮兮,柳枝摇晃,一些刚泛着翠绿的枝叶随风飘落,清晨起时有些山崖积攒覆霜。

  又开始冷了。

  “此去莒州多日,劳烦诸君,敬谢不敏。”

  “各司其职。”

  “切记,若有大事,骏马疾驰,前去莒州。”

  落石村村堡前,魏长君认真仔细交代几人。

  如陈良镇镇堡必须在十月前建设完成。

  青石子需要尽快警告各地,扩大规模,训练囤贼寇,成为蒙阴第一匪患。

  巡山轻骑更是要从三十人扩散到五十人,日夜兼训,必不可少。

  红袍卫军更要不断训练阵容,尤其是长矛阵。

  还有少许铁料铸造,全铸造长矛和短刀。

  土豆粉条作坊在南洛镇制作,玉皇庙镇猪仔蓄养等一切。

  魏昶君安排好了一切,而后骑马。

  他身边跟着夜不收阳队,王旗人高马大,阔刀用布匹包裹着,还有四名手下都是劲卒,加上魏昶君六人。

  “君儿,路途险恶,切莫小心。”母亲程氏目光充满担忧,甚是惶恐。

  “哥哥。”妹妹魏染瑕依依不舍。

  “兄长,我如今拾肆岁了,以后也能为一兵卒。”弟弟魏昶琅有了一些意气风发。

  洛水老道不在,他去了青州搜寻红夷大炮和鸟铳铁料铁匠等。

  其余人等,落石村全场近千人,全部异口同声高呼:“里长慢行!”

  驾驾——马匹疾驰,官道上陈良县,而后途径怀仁、归义、义塘、新泰、东莞县,随着走出蒙阴县外,一路上逐渐凋敝起来。

  “外面这般惨烈。”王旗也神情复杂,大部分官道早已断裂,他们多绕路,而且饥民很多,走了才一半路途就给了好几份粮食。

  莒州在现代也就是临沂东北东南一代,在现代不繁华,但在明朝可是一方之州。

  “诸君可知,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此地为城阳州,二十四年1184年更名莒州,明朝太祖皇帝将此地隶属于为青州府。”魏昶君骑着马,说着莒州。

  随后身后也有马蹄声来,有一秀才打扮的书生,样貌普通,不过有一股锐利劲头,他在马上抱拳:“兄台谈吐非凡,可是莒州赴考?”

  “不才蒙阴县人,初童试考。”魏昶君作揖。

  “吾字宗子,号陶庵,世人别号蝶庵居士,去莒州记录莒州八景。”书生笑吟吟说道。

  魏昶君忽然怔住,脑海飞速想着,他眼神闪过惊异。

  此人了不得!

  穿越明朝快一年了,总算碰到晚明名人了!

  此人是——张岱!

  如果说张岱没人知道,那他的著作《夜航船》无人不晓,里面记录各种怪异所谈,类似百度全书一样的书,而且此人甚是有趣,喜欢旅游大明,和徐霞客一样,是大明朝少见的记录者。

  至于莒州八景,魏昶君有所耳闻,莒州此地有八景,分别:浮来夕照、屋楼春晓、西湖烟雨、洛山樵牧、马亓耸翠、书院夜诵、山寺晚钟、沭水拖蓝。

  魏昶君思索,在历史记载当中,张岱于崇祯元年,也就是去年刚完成了《古今义烈传》,里面记载古代英豪,之后他开始编修明太祖建国到天启七年的明史,随后张岱又去山东登泰山,去曲阜拜谒孔庙,在孔庙张岱更是创造了《孔庙桧》和《孔林》,以及五言古诗《孔子手植桧》和《子贡手植楷》。

  此人可以说才华横溢,古来近来有名的文人,极度熟悉大明朝的一切!

  这可是人才。

  “兄台,不若同往?”魏昶君抱拳。

  “正有此意,观兄长护卫威风凛凛,我也正好借力进城,野外惶危。”张岱很赤诚,说白了就是借王旗等人,防止被贼寇盯上。

  “哈哈哈,兄台赤诚。”魏昶君笑着,一同入骑马。

  山川浩瀚,道路泥泞,最初山多低矮,土山林立,后张岱忽然指着前方,如拨云开雾一样,眼前出现一座马形状的山脉。

  “此乃莒州外八景之一马鬐耸翠,小友看这山形马鬐山因形似天马奋鬐而名,这是被记于《宋史》《金史》《齐乘》的名山。”张岱兴奋看着山川。

  魏昶君也抬头,明朝的山是真正的野外,堪称荒芜苍茫,远非现代能比,眼前山峰险奇特,山脉峭壁上到处是苍翠虬松怪树,垂蔓悬挂的艳丽山花,似是仙境。

  莒州到了!

第55章 八景

  莒州城,自唐朝年间此地可列为中等州,人口约莫一万二千户,南来北往,此地百姓多常于济南府做生意,或贩售东昌府丝绸。

  此地果然无愧谓是山东地界一方大城。

  魏昶君目光欣赏一样看着眼前城门,不愧是州级巨城,何止是伟岸高大,约莫一丈半高,高度达到了四米五左右,多堡门,墩门,弓手射孔,甚至在左右两侧还有两排红夷大炮,炮口狰狞。

  城门守军却松松垮垮,随意排列站着,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甚至王旗进城们时都未曾被检查。

  此地松懈至极,外紧内松,若是流寇前来真不好攻城,但若是鞑子率红衣大炮攻城,但是简单,怪不得南明之后,城池攻克这般简单。

  大明体制已然腐朽,包括任何兵卒,衙门,都一副乱糟糟的样子,魏昶君默记于心,这些内容他呈写回信给现代,让现代用于明史研究。

  “魏兄且看,此乃莒州八景之一——沭水拖蓝。”张岱开口,他指着莒城东处,只见一处沭河绕城而过,而城东北处有一道袁公河汇入,两股河水颜色各异,于是汇流之后形成清浊分明的两股水流,好似河水拖曳一条蓝色带子,故而为“沭水拖蓝”

首节 上一节 29/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