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314节
如今在他面前的,是京师的护城河,和那些斑驳的城墙。
“报。”
夜不收快步跑来,神色肃然。
“东南军情,岳豹总长已拿下扬州,东南沿海十七家豪族尽数伏诛,缴获粮草三十万石!”
“目前岳总长正在继续沿海南下,准备一直到琼州。”
沿海的东南世家,攫取海上利益的远不止扬州等地,更重要的,是福州等关键之地,通往海域最关键的地区。
昔日嘉靖年间,市舶司折戟沉沙之地,便在这些区域。
东南世家大族数百年来侵吞百姓利益,窃据山河财富,他会叫岳豹让他们一一吐出来。
魏昶君漠然点头,却没有转身。
风卷起他老旧的衣衫,露出腰间那把从未出鞘的长剑。
“吴三桂那边如何?”
夜不收之前才刚刚接到消息,关宁军被他们始终严格监察,如今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维持在一天之内更换一次情报。
“关宁军分兵两路,北路已追至居庸关外,准备出关征伐蒙古诸部,南路计划剿灭西南缙绅十二家,现驻扎通州,正在制定云贵作战计划。”
“很好。”
魏昶君终于转过身,风沙弥漫,魏昶君这一年,才二十多岁。
“传令岳豹,豪族粮仓开仓放粮时,要让百姓亲眼看着粮食从哪来的。”
他一开始打着剿灭缙绅的主意,可不仅仅是要让这个欺压百姓的阶层短暂消失。
只有全天下的百姓都亲眼看到这个龌龊的阶层,他们才会竭力避免这个阶层在之后继续冒出头。
夜不收领命退下的时候,王旗和陈铁唳也正并肩走来。
王旗如今换上了一身天工院打造的锁子甲,甲叶上还带着昨夜巡逻时沾上的露水。
“里长,咱们什么时候攻城?火炮营的弟兄们已经请战多时了!”
这是红袍军火器扬名天下的时候,昔日剿灭大清,让天下真正看到红袍军火器的与众不同。
如果他们能用火器将大明京师攻破,史书也必定会记载得!
这几日营地驻扎的将士们都在等一个机会,魏昶君也经常能发现他们私下里亢奋的讨论如何攻破京师的城墙。
魏昶君慢条斯理的打量着面前的城池,声音沉稳。
“不急。”
他抬眼看向京师城墙,森冷的砖石顶端,大明旗帜仍在风中晃动,只却再也不像许多年前一般恢弘肃穆。
“你们看那城墙上的守军,可有什么不同?”
里长亲自点明,立刻引起王旗,陈铁唳等人的兴致。
陈铁唳眯起眼睛观察片刻。
“比几日前少了近半.....这也不奇怪,毕竟按青石子所说,城内的守军早就逃离了许多......”
话音未落,陈铁唳面色陡然变了。
“等等,那些是......百姓?”
“狗娘养的,竟然强行把没有经过任何操练的百姓强行征上城墙,这群人是疯了吗!”
这次不光是陈铁唳,连带着王旗都咬牙切齿,神色狰狞。
百姓在其上守城是什么概念?
一旦真正交锋,红袍军的这些炮弹,箭矢,甚至刀锋落下的方向,那些都是曾经和他们家人一样的最底层苦难之人!
而他们红袍军,打的还是百姓之师的名号!
“正是。”
魏昶君没理会两人面色难看,声音沉稳。
“守将强征民夫充数,城中早已怨声载道。”
他指向城墙下隐约可见的流民营地。
“那些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的百姓,就是我们最好的盟友。”
为什么要说这些百姓会是他们最好的盟友?因为越是没有经过操练的百姓,军心才越是容易动摇。
尤其是他们看到昔日被关在城外,过的还不如他们的流民如今吃着饱饭,还住着安全的小木屋,他们只会意识到两点。
第一,红袍军不会害他们,不仅不会,还能让他们吃饱穿暖。
第二,大明朝廷才是真正没有将他们当人的那一方!
王旗深吸了一口气,眼底锋锐。
“可咱们十万大军,一鼓作气......”
“这样必定能节约更多时间,用来重建。”
他苦笑着,这位魁梧的大刀义匪,如今思考问题的方式愈发全面。
“要知道山东现在的发展已经远超各地,日后继续发展,则必定会吸引各地人流汇聚。”
“如此一来,必定会造成贫地愈贫,富地愈富的情况,这种情况一旦持续拉大......”
王旗没继续说了,但就连陈铁唳这种一心钻研军阵之人都能想到。
几人目光纷纷汇聚,落在魏昶君身上。
这一刻,魏昶君只是摇头。
对于贫富发展的规划,他之前早有准备,眼下还是需要先攻破大明京师。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你们要记住,红袍军不能做出一件对不起百姓的事,这是红袍军的立足之本,一定不能忘等。”
他忽然提高声音,“保庵录!”
身着青色长袍的青年文士从帐后转出,手中竹简哗啦作响。
昔日那个落地书生如今气度雍容,已经全然不见曾经寒酸姿态,惟独眼底,依旧赤诚。
“里长,流民已安置妥当,按您的吩咐,每户分发了两日口粮和《均田册》。”
“不过剩余部门,还是要等到京师攻破之后。”
魏昶君满意地点头,转向两位将领。
“看到没有?”
他伸手拿出那本保庵录刚刚递过来的均田策。
“东南世家岳豹在杀,西南世家吴三桂准备去杀,而我们要用这个杀。”
“一卷这个,便能将整个京师的缙绅压死!”
王旗和陈铁唳愣住。
“是规矩。”
启蒙师南道赢不知何时出现在一旁,手中捧着厚厚的名册。
“里长要立的,是新的规矩。”
不知道为什么,两人听到魏昶君似乎不打算强行破开城门,像山东一样将此地京官斩尽杀绝,莫名松了口气。
第398章 守护反而被百姓唾弃
不是因为他们立场站在缙绅一边,实在是京师这边太麻烦。
这里的关系网错综复杂,也许一个京官就有数百上千个弟子,徒孙,数千数万读书人,在红袍军还没有抵达的区域造谣生事,那些没读过书的百姓只怕很难分辨对错。
好在里长有自己的计划。
夜深人静时,魏昶君的大帐依然亮着灯。
青石子脱去锦衣卫的飞鱼服,匆匆自皇宫中赶出来,如今他出来一趟愈发不容易了。
自从发现他们这一支锦衣卫的能力和手段心性之后,崇祯将他们几人看的极重,轻易不肯放松,几乎算是将他们当作最后一支力量。
如今青石子换回道袍,感觉总算没那么别扭,将一卷染血的名单放在案上。
“里长。”
“查实了,名单上的一百七十八位京官,个个家财万贯。”
青石子眼底森冷,似乎又回到了昔日在落石村随里长斩杀虞家的日子。
他太清楚这些京官的钱财是怎么来的了。
“最少的也囤了上千石粮食,足够五千人吃一个月。”
魏昶君皱眉,尽管早就知道,但亲自看到那些墨迹未干的记录,仍会觉得触目惊心。
“百姓呢?”
惩治缙绅官吏可以拖延,但那些百姓才是他真正关心的,或许早一日破开城池,那些百姓便能多活一段时日。
提到百姓,青石子神色有些暗淡,便连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西城......已经有人易子而食。”
青石子声音低沉,忽然转为讥弄。
“守将府上今日宴客,光倒掉的剩菜就装了三大桶!”
烛火突然爆开灯花,映得魏昶君眼中寒光闪烁。
这才是缙绅官吏该死的理由!
“准备得如何了?”
“三千张降落伞已完工,肉干箭矢五万支。”
青石子沉默片刻,苦笑看向那个青年坚毅的眉眼。
“但里长,真要这么做?”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