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340节
魏昶君检查了亲兵的伤势,确认无性命之忧后,沉着脸下令。
“彻查!无论是谁主使,必一查到底!”
这一幕,被西市上百名百姓看得清清楚楚。
不到一个时辰,魏里长遇刺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京师。
当夜,魏昶君在临时府邸召见楚意。
“安排得不错。”
魏昶君深吸了一口气,眉头皱起。
“不过他为何死了?”
“你没告诉他只需要演戏吗?”
他要的只是一个理由,他不算手软,可也没想过用自己手底下的兄弟们性命设局。
楚意摇头,神色肃然。
“我已经告诉过那孩子了,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那孩子是城外一个流民,家中老母已安置妥当,他前些时日找了许多大夫,都诊出了绝症,活不过十天了。”
“而且里长,如此总归能让你身上少些污名。”
“他说自己能为红袍军而死,为天下除害,死的值,他说这世道总算有点生机了。”
“......善待他的家人。”
良久,魏昶君终于叹息,旋即眼底森冷。
“查到幕后主使了吗?”
“线索指向济南的德王。”
楚意知道,里长是打算立刻动手了,当即肃然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这是从他贴身衣物中搜出的密信,字迹与德王府长史有七分相似。
当然,真正的密信已经制作好了。"魏昶君满意地点头。
“德王朱由枢?好,很好,他名下三万亩良田,佃户饿死不计其数。”
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传令,明日派青石子去查案。”
“不止德王。”
楚意补充了一长串名字,眼底同样浮现戾气。
“武昌的楚王、成都的蜀王、西安的秦王,都有涉案证据,吴三桂、陈铁唳他们已做好准备,只等里长一声令下。”
魏昶君站起身,走到窗前。窗外,京师夜色如墨,偶有更夫梆子声远远传来。
“这些亲王宗室,食民膏血,却无一善政。”
他转身,眼中已无半点犹豫。
“明日开始,肃清余孽。”
三日后,德王府大门被红袍军撞开时,朱由枢正在后院胆战心惊。
这位崇祯皇帝的堂叔年过五旬,体态臃肿,见青石子带兵闯入,惊得从太师椅上滚落。
“军爷,咱可没害过百姓啊!”
朱由枢脸色煞白,被两名军士架着才勉强站直。
青石子一身道袍,面容冷峻,将一封信掷在朱由枢脸上。
“德王勾结前朝余孽,刺杀魏里长,证据确凿,奉红袍军总长令,就地正法。”
“另,焚毁家中一切奴契,田产尽数分发百姓!”
朱由枢抖着手捡起信,只看了一眼就大叫起来。
“这不是我写的!我根本不认识什么刺客!”
“带下去。”
青石子懒得听他辩解,挥手示意。
“去城内最热闹的街市行刑,让百姓都看看,谋害魏里长的下场。”
同样的一幕,在江南,河北等多地上演。
短短半月,八位大明亲王被处决,他们的田产被分给当地佃农,库银充作军饷。
百姓起初惊惧,待明白这些亲王再不能欺压他们后,竟有人放起了鞭炮。
与此同时,各地的清剿也在进行。
苏州鹤山书院,七十岁的大儒周河隆被拖出讲堂,罪名是助纣为虐,为孔家鸣冤。
杭州名士钱文耀因在文社中称红袍军为贼寇,全家被劳动改造。
南倡举人万因同更由于组织士子联名上书力保欺压百姓的孔家,被当街斩首。
楚意坐镇京师,统筹这场大清扫。
他命人将每起案件的"证据"和审判过程详细记录,编成《逆案辑录》,发往各地学堂。
每晚都有说书人在茶楼酒肆讲述亲王们的罪行,如何勾结刺客,如何欺压百姓。
一个月后,当最后一个涉案亲王被陈铁唳处决时,魏昶君再次出现在京师西市。
这一次,百姓们自发跪了一地,高呼里长万岁。
魏昶君扶起跪在最前面的老张头,温声道。
“老人家不必如此,咱不兴这套,老百姓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老张头老泪纵横。
“里长,那些杀千刀的亲王早该死了!老汉的儿子就是被德王府的狗腿子活活打死的啊!”
魏昶君拍拍他的肩,转向围观的百姓。
“自今日起,亲王所占田地,尽数分给耕种的佃农,红袍军的新政,就是要让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
当夜,魏昶君在书房独自批阅政务,楚意悄然而入,带来最新消息。
“里长,各地反抗势力已消停大半,剩下的文人,要么闭口,要么改口。”
魏昶君往砚中添了墨,凝视其中摇曳的墨汁。
“死了多少人?”
“亲王八位,郡王二十三位,文武官员一百七十六人,士子三百余人。”
楚意报出精确数字。
“另有其家眷、门客等,共计两千余人。”
这一刻,魏昶君远远看着,京师之外的方向。
这世道脏的太久了。
还不够,还要继续,至少,给百姓们留下的清白世道,该再久一些。
第429章 肃杀!
崇祯九年的腊月,京师的天空阴沉得像是要压垮这座古老的都城。
寒风卷着细碎的雪粒,打在皇城朱红色的宫墙上,发出沙沙的响声,如同无数细小的刀子在刮擦。
魏昶君站在乾清宫窗边,看着外界,身上的老旧披风随风摇曳。
“里长。”
楚意从殿内走出,他身着青色文士袍,面容清癯,眼中闪烁着冷静的光芒。
“都安排妥当了?”
魏昶君没有回头。
“不错,刺客是李自成旧部,他只知道要演一场戏,他的信念......比大多数红袍军的弟兄们更坚定。”
楚意话音落下的时候,眼底只有苦笑。
做为唯一知晓里长安排的全局计划之人,没人比他更清楚这次的目的。
是的,新一次的刺杀,但藩王宗亲和缙绅读书人的由头找好了,这次他们瞄准的,是红袍军中腐朽的一批。
里长要的,是大浪淘沙!
魏昶君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午门广场上正在搭建的高台。
明日此时,那里将成为他肃清红袍军内部蛀虫的舞台。
“名单呢?”
楚意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
“一百五十七人,全部证据确凿。”
他的手指划过一个个名字,每次念出来的时候,都觉得喉咙干涩。
因为其中有许多人,都曾经是他一手带出来的。
“启蒙部周文焕,借编撰《新民说》贪污三千两,强占民女五人。”
“李自成旧部刘宗厚,克扣潼关守军粮饷五千石。”
“张献忠族弟张存义,私设关卡勒索商旅......”
念到某个名字时,楚意的声音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万有良,倒卖军粮两千石,致将士亲属家眷饿死二百六十人。”
魏昶君的眼神暗了暗,原本拢在袍袖中的手掌攥紧。
万有良,九年前蒙阴起兵时,就跟在他身后,面对鞑子死战不退,身中六刀。
是个响当当的汉子!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