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356节

  他们沉默地押送着队伍,有人甚至脱下自己的外袍给冻得发抖的老人披上。

  这些军士面容粗糙,手掌布满老茧,但眼神却出奇地清明坚定。

  他们不抢掠,不欺辱妇女,甚至连一口多余的干粮都不曾私藏。

  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的军队,昔日大明的军队不劫掠百姓已算得上很好,流寇的军队和鞑子的军队他们也曾听说过,凶残暴虐便是常态。

  可这支队伍不一样。

  面对他们这种几乎已经算得上是囚犯的人,对方宁愿自己挨饿受冻,也要保证他们这群人中的老弱病残安稳活着。

  有时候他甚至不禁觉得恍惚。

  这支军队,和血染澜沧的军队,真的是同一支吗?

  “他们......不一样。”

  刀沐喃喃道。

  思氏家主思可笃走在队伍最末端,这位曾经在滇南叱咤风云的土司此刻佝偻着背,像是一夜之间老了十岁。

  他的儿子思明远搀扶着他,低声道。

  “父亲,留得青山在......”

  他知道自家老父到底为什么如此颓靡,无非是看到了尹家家主的下场,兔死狐悲罢了。

  思可笃苦笑。

  “青山?你看看这地方,连棵草都不长,哪来的青山?”

  思明远抬眼看去,同样忍不住苦笑。

  明末的陕甘之地,当真称得上残破,更像是被遗忘的荒凉之地。

  此地原本便北临异族,加上从崇祯元年开始,饥荒,蝗灾,旱灾,瘟症频传,官府屡次加征苛捐杂税。

  以至于这批云南土司和诸多跟随族人抵达的时候,看到的只有连树木花草都没有的黄土和霜雪。

  那些树木草根早就被攫来吃的涓滴不剩,即便如此,能存活下来的人也已堪称稀少。

  夜幕降临,红袍军士卒熟练地支起帐篷,生起篝火。

  张铁柱亲自检查每一处营地,确保老弱妇孺都能分到一碗热汤。

  刀沐注意到,这些军士总是最后吃饭,有时甚至宁愿自己饿着也要把口粮让给病人。

  “哥,你看那个人。”

  刀沐指着远处一个正在修补靴子的年轻士兵。

  “他的靴底都磨穿了,却把新发的靴子给了那个瑶族小孩。”

  她没见过这样的队伍,如今她心底的情绪有些奇怪。

  她生来便是高高在上的大小姐,所以她更清楚,高高在上的阶层可能会对这些底层百姓的苦难发发慈悲,但绝不会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他们。

  事实证明她的想法是对的,至少她自小长大看到的都是如此,惟独眼前这支突兀出现的军队,他们真的不一样。

  刀成虎眯起眼睛。

  “做样子罢了,这些泥腿子最会收买人心。”

  “不,不像。”

  刀沐摇头,只盯着那个正在专心修补自己靴子的红袍军将士的眼睛。

  “他们眼神不一样,我在滇南见过官兵,见过土司兵,没见过这样的......”

  那些眼睛干净又纯粹。

  更让她内心震颤的是。

  他们这群人眼睛和官兵眼睛最大的区别,便是大明和土司的官兵,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没资格决定。

  红袍军可以。

第448章 开荒

  第二天清晨,队伍遭遇了沙暴。

  狂风卷着黄沙呼啸而来,能见度不足十步。

  刀沐看见红袍军士卒手拉着手组成人墙,将老弱护在中间。

  沙粒打在那些年轻士兵的脸上,划出一道道血痕,却没人松手。

  沙暴过后,清点人数时发现少了三个尹氏族人,尹天雄的妻弟带着两个儿子逃跑了。

  张铁柱面色阴沉地听完报告,只说了一个字。

  “追。”

  三具尸体在日落前被拖了回来。

  负责追击的小队长向张铁柱复命。

  “按律处置了。”

  张铁柱点头,转向惊恐万分的土司们。

  “再有逃跑者,连坐三族。”

  思可笃终于崩溃了,他跪在沙地上嚎啕大哭。

  “为什么?我们思氏世代忠于朝廷啊!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们?”

  张铁柱蹲下身,平视着这位曾经的土司。

  “思家主,你口中的忠是什么?是每年向朝廷纳贡,然后在自己的地盘上作威作福?你治下的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你自己清楚。”

  正在痛哭的思可笃忽然愣住,哑口无言。

  队伍继续前行,荒漠渐渐出现零星的绿色。

  张铁柱指着远处一片刚刚开垦的田地。

  “那里是三个月前来的湖广移民开垦的,现在已经有收成了。”

  “里长说了,这里除了要准备种植麦子,这些沙地还适合种植土豆,目前正在培育和适应阶段。”

  “土豆的产量很高。”

  张铁柱笑着,神色温和。

  “要是都种上土豆,地产出的粮食,足够大家吃很久了。”

  刀沐顺着他的手指望去,看见田埂上有几个农人正向他挥手。

  那些农家汉子的笑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当晚扎营时,刀沐鼓起勇气走到正在磨刀的张铁柱身边。

  “张......张将军,我能问个问题吗?”

  张铁柱抬头,疤痕在火光下显得更加狰狞,眼神却出奇地平和。

  “刀小姐请讲。”

  “你们......红袍军,为什么能做到这样?”

  刀沐斟酌着词句,又像是有些紧张,伸手指着那些百姓和自云南来的族人。

  “不抢掠,不欺压,甚至......甚至愿意自己挨饿也要帮助别人。”

  “我们不是更像犯人吗?”

  张铁柱沉默片刻,从怀中掏出一本破旧的小册子。

  “这是里长写的红袍语录,我们红袍军每个人都会背。”

  他翻开一页,轻声念道。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百姓之天下,为官者当以民为父母,为民者当以国为家。”

  刀沐怔住了。

  低头看去,又看到更为简单的白话。

  遇到百姓先问好,切记不能凶巴巴......这样简单直白的道理,在她二十年的生命中却从未听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士大夫们说过。

  “里长......魏昶君,他真的相信这些?”

  她忍不住问。

  站在她身后的兄长刀成虎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这个三十岁的汉子冷笑,低声开口。

  “相信?谁会相信?惯会收买人心罢了。”

  张铁柱的眼神突然变得锐利。

  “你可以骂我张铁柱,但不准质疑里长。”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猛的起身,手攥住刀柄。

  “里长带着我们这些泥腿子打下这片天地,不是为了当皇帝,是为了让天下百姓都能有尊严地活着。”

  “如果不是里长,如果我们现在是大明的军队,是流寇的军队,你们一个也别想活着到甘州!”

  刀成虎吓了一跳,额头上冷汗涔涔,咬着牙半晌,终于还是转头离开。

  因为他实在不知道怎么反驳。

  兄长离开,刀沐并没有跟着离开,反而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

  她想起滇南那些衣不蔽体的农奴,想起每年饿死在土司衙门外的饥民,想起自己锦衣玉食却从未正眼看过那些农户的生活。

  “到了开荒点,我会教你们种耐旱作物。”

  张铁柱的语气缓和下来。

  “只要肯干活,三年后你们就能有自己的土地。”

  “自己的......土地?”

  刀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以为他们是来赎罪的。

首节 上一节 356/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