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400节

  同样陷入沉思的还有参与到会议中的大国发展代表。

  他们也是第一批对穿越者清扫缙绅持反对意见的,他们的考量更多。

  首先穿越者在这样大肆发展中,透露出的目标是面对全世界,这就让他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

  百年前以曾有这样领先世界的工业强国,有同样的目标,可他们最后失败了,失败付出的代价是军事,经济的全面落后。

  他们必须做出最稳重的决定。

  雷请议突然打断众人。

  “地质组,如果现在给穿越者传送资料,他最需要什么?”

  “矿产。”

  地质专家立刻指向哈密卫地图。

  “红袍军现在在建设铁路,但众所周知,那个时代的炼钢技术和矿产资源的限制,决定了钢轨含碳量偏高......”

  详细解释之后,地质组专家有些复杂的开口。

  “现在我们决定要全面帮助穿越者完成......计划?”

  会议室现场陷入沉默,无人开口。

  他们都知道计划是什么,那是试图以一国之力对抗全世界的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

  可他们现在也更清楚的意识到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在大航海开启的时代,殖民才是全世界各国发展的主旋律。

  不管是那个时代惊艳强大的海上马车夫,还是其他西方各国,在发现这片土地的繁华富饶后,都不可能安心看着这里飞速发展。

  也就是说,一国面对全世界,几乎已成定局。

  他们能做的,就是选择默默的关注穿越者发展,亦或是,给这个飞速发展之地,提供助力!

  雷请议深吸一口气,起身,身影在投影以前,眼眸锋锐。

  “我们,别无选择了!”

  深夜,雷请议独自在《大明事感录》的半本上写下新文字。

  “西域迪化东南一百二十里,有山如卧驼,其腹含黑石,添加至钢铁中可提升.......”

  墨迹诡异地渐渐渗入纸页,仿佛被时空吞噬。

  灯光下,雷请议提笔,斟酌良久,几度想要落笔,终于只剩苦笑。

  他还是无法忘记,昔日他代表当代,和好友之间的针锋相对。

  那是发展理念截然不同的激烈交锋,现在红袍军的发展,已经证明了好友坚持的方向没错,好友还会听他们的吗?

  思索良久,雷请议终于下笔。

  “后盾组织已收到你的发展报告,铁路、钢铁、蒸汽机等技术的推进速度令人振奋,但请记住,建设不是冲锋陷阵,不必争一朝一夕。”

  “我们正在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全盘建模,包括铁路网络规划,最优路线、站点布局、运力计算,矿产分布图,含铬、镍等特种金属的位置与开采方案,以及工业体系优化,包含炼钢效率提升、蒸汽机改良技术等。”

  “这些数据正在汇总,后续会通过《大明事感录》分批传输给你,技术可以加速,但社会变革需要稳固根基,避免因发展过速导致资源透支或结构失衡。”

  “你已改变了历史,但真正的胜利,是让新世界长久存续。”

  “稳扎稳打,方能致远。”

  魏昶君凝视着案头的《大明事感录》,书上正缓缓浮现好友雷请议的字迹。

  他面无表情,将书推到旁边,拿起监察部的密奏。

  《启蒙部总师楚意家族考》长子楚明远,十六岁,任济南府宣传局主事,配双马车。

  宅,济南大明湖畔四进院,原属前明布政使。

  月俸,银十二两,煤铁补贴五两。

  《民部总长黄公辅亲族录》侄黄世安,二十二岁,任西安铁路调度副使。

  宅,西安新城两进院。

  月俸,银十五两,另有西域皮毛补贴。

  甚至他还拿到了一份奢靡调查,徐白海的儿子,有重金聘请的私塾先生,家中还豢养着十几名来自不同区域的特色厨子。

  以他的俸禄,哪里能承担得起这样的开销?

  烛火噼啪作响,魏昶君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名单。

  像这样的调查还有许多,都是夜不收亲自调查的,这些昔日军中斥候,调查这类消息的隐秘程度和速度可想而知,现在谁都没有得到消息。

  魏昶君起身,烛火中缓缓踱步,眉头紧皱。

  黄公辅,楚意,徐白海......这些人当年跟着他提着脑袋举义,如今子女却住进了他们亲手抄没的缙绅豪宅。

  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

  他缓缓转身,从密卷取出一卷未颁布的官吏禁奢令草案,朱笔在子女任职回避条款上重重画了个圈,脑海中又想到了昔日青石子曾经上书的提议。

  红袍军民部,军中,监察部,启蒙部等二代子女的安置。

  青石子的建议是将他们全都安排到苦寒之地,或者干脆是海外!

  “是时候考虑了啊......”

  魏昶君声音有些沙哑,眼眸却亮的吓人。

  世道要发展,就必须干净,他相信水至清则无鱼,但红袍军不能如此。

第499章 绝不留情

  烛火摇曳,魏昶君提笔蘸墨,笔锋如刀。

  如今他在写信。

  “洛水,你我相识于微末,共历生死,今日我有一事,唯有你可托付。”

  “红袍军起于草莽,誓为百姓开太平。”

  “然今日各部子弟,渐成新贵,楚意之子居济南府,黄公辅之侄掌西安铁路调度,阎应元外甥任松江税吏......此辈未历艰辛,却享父辈余荫,长此以往,必成新阀。”

  “天下初定,若纵容此风,则我等与旧明何异?”

  “故命尔持我手令,调各部子弟赴边,楚意子往乌思藏建驿道,黄公辅侄赴漠北督造新城,南道赢之子发往南洋开拓商路......”

  “告诉他们,父辈之功,非他们之德,红袍军之天下,非他们之私产!”

  “若有不从者,你可先斩后奏。”

  写信的时候,魏昶君一直神色冷峻。

  他甚至能想象到这些政令出现在自己麾下那些官吏府中的模样。

  可他本就做好了撕破脸的打算。

  红袍军,只能是百姓的红袍军!

  至于托付给洛水,其实他知晓,青石子比洛水更纯粹,但他太狠了。

  洛水虽然之前在莫柱峻一事上犹豫过,但如今年纪愈发苍老,反而一切都看的开了,因此他才是最佳人选。

  “来人,将信笺送到洛水处。”

  魏昶君看着夜不收离去的背影,神色平静。

  京师的风很大,吹的他眼眸生疼。

  洛水老道盘腿坐在炕上,读完信后,仰头灌下一口烧刀子,哈哈大笑。

  “疯子!里长真他娘的是个疯子!”

  他笑得胡须乱颤。

  “夺了天下不封妻荫子,反倒把兄弟们的崽子往蛮荒之地赶?”

  他拎起酒壶晃了晃,浑浊的老眼映着火光。

  纵观青史,哪个开国之君敢这么干?

  刘邦大封同姓王,朱元璋给儿子们划藩地,就连黄巢进了长安都忙着封官许愿。

  可魏昶君眼里,只有那些面朝黄土的百姓。

  “好啊......”

  洛水抹了把嘴,佝偻着背下炕。

  “老道半截入土,陪里长疯的机会可不多了。”

  他这一年已经年近七旬,想看到那个崭新的世道,不知道还有没有可能了。

  可有些事总归要去做的。

  魏昶君给他的信笺是逐一通传,老道士坐上马车,裹着老旧的袄子,眼底平静。

  青石板上响起轮毂触碰声。

  洛水踹开黄府大门时,黄公辅正在教孙子背《三字经》。

  “洛水?”

  黄公辅皱眉。

  “你这是......”

  如今他执掌民部,一月才有一天休沐,偌大山河等着他规划,整日里忙得不可开交,倒是许久不曾见到昔日并肩携手的洛水了。

  “里长令。”

  洛水甩出文书。

  “令侄黄世安三日内赴漠北,督建新城。”

  黄公辅手一抖,茶盏落地。

  “他才二十二!漠北苦寒......”

  “二十二?”

首节 上一节 400/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