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43节

  “那就是李自成,张献忠,那就宁肯把江山给鞑子,给不给大明朝。”

  “南明还在内斗,张献忠的儿子无双大将李定国宁愿放弃农民军,也要联手明朝驱逐鞑子,但结果被南明卖的一干二净。”

  “就这种朝廷,这种腐朽极致,这种悲哀弥散之下——再无人心和希望!”

  “宁舍外贼,鞑子终得手。”

  在该碑刻中,魏昶君没有透露任何穿越者事情,他似乎以一个明末之人的身份说着变局,愤慨发声。

  但顾成和明史团队知道,这就是檄文!

  未来穿越者一旦讨伐大明,这便是檄文!

  同时这也是穿越者为了走入历史开始做的改变。

  或许人们睡醒某一天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在说汉语,想到这一幕,历史极致变迁,顾成就激动难以自拔。

  他默默说:“鞑子第一次入关,开始真正考验穿越者,只要能度过,那么穿越者就真正成为一方诸侯,开始入局天下!”

  ——陈良镇。

  碑刻早就埋下,全篇内容只有魏昶君看过,现在他踩在埋碑刻的土地上,看着青州府探子掠夺了铁匠,石匠等人,这些人拖家带口,愁眉苦脸的前来。

  他们原以为进入土匪窝子,结果纷纷呆滞看着巨大乡堡,井然有序的村道,还有一片一片的良田。

  “诸位莫要怪罪吾等,吾是解救尔等。”

  魏昶君给每一个人松绑,有铁匠愤恨:“解救是什么意思!!汝就是匪患。”

  “诸位可知满州军队大举来犯,自遵化捐献破关而入,辽东督师袁崇焕都要被逮捕了,各地火急勤王,而鞑子肆虐,蒙古诸部滥杀,各地混乱,青州府也在所难免,各地征兵,诸位想被鞑子杀死,还是想被强征入伍饿死呢?”魏昶君看着众人。

  这一刻十几名铁匠神情复杂,他们也得知了蓟县破关消息,但没有想到这么严重,居然各地勤王,庇护王城。

  就连袁崇焕都被抓了。

  在大明朝袁崇焕可谓是镇关大将。

  “那汝何意?”有铁匠茫然。

  “吾得知天下欲乱,吾为县丞,需加强民卫,衙役武备,不得已邀请诸位于此避难,助我打造武器。”魏昶君坦坦荡荡,以至于铁匠都怔住,他们还以为是造反。

  但这可是县丞啊,县丞怎么可能造反呢。

  这一刻那些本不情愿的铁匠工匠等纷纷作揖:“此乃恩情,县丞大恩!”

  魏昶君一一扶起,而后安排住所,房屋,食物,分配各火器营,制作弓弩,大炮,鸟铳,或参与盖房,未来这里可是造反大本营。

第76章 乱了

  人群散去时,陈良镇堡墩门阙楼处,红袍军卫长莫柱竣,副卫长岳豹,匪贼军青石子,巡山轻骑陈铁唳,夜不收阳队王旗,夜不收阴队洛水等人皆在。

  这是魏昶君核心政治军队班底。

  现在所有人站成两排,等待魏昶君下令。

  “大明,欲乱了。”

  魏昶君踱步站在阙楼前,俯瞰陈良镇前官道尘弥散,他眼神恍惚,似有所想:“自去年开始苦训。”

  “吾辈被地主欺负,被官吏欺负,被赋税欺压,灾难重重,如今鞑子欲来,而大明朝廷更要收税,所以诸位当如何呢?”

  这是魏昶君第一次公开告知众人鞑子来了!

  以至于在场将领眼神骤变。

  在大明历史中,鞑子每一次前来都是灾难!

  “我早就想反了!”巡山轻骑长陈铁唳怒吼,表态!

  “大明不让我们活,鞑子不让我们活,愿随里长反了!”青石子,洛水一同开口。

  “里长给了吾等活下去的资格,不然吾还是山村奴仆,任由欺压,一句话,誓死追随!”莫柱竣直接跪在地上。

  左营村出身的岳豹也跪在地上:“里长帮我家没了地主,我家之前被欺负的血仇得报,必跟随!”

  所有人表态完毕。

  之前魏昶君从未正式表态,全是暗中做事,但现在他做事规模越来越大,也是时候给武将一个表态。

  果然在场数人都无比兴奋,魏昶君可是县丞,他都愿意放弃官职,带领众人造反,这让很多人激动颤粟。

  洛水老道则是终于发出一声叹息,这并非无奈叹息,而是他等待太久了,等到了都以为自己老死也看不到造反!

  如今,终于等到了,他昂然发出感叹。

  青石子则是无比自信,他是跟随里长最久的人,从灭匪就跟随,完全知道里长每一步布局之深,手段之惊艳,对造反非常有自信,毕竟这一年来,两县之地全部拿下,有粮有兵,还悄无声息,这才是真正大才。

  枭雄都不能做到这一步。

  “接下来红袍军卫开始扩兵,自流民和沂县照,必须扩充到五百人,五百阵列严肃,绝不混乱的兵卒!”魏昶君看向莫柱竣和岳豹二人。

  “匪患军卒在沂县发展,之后更名为沂山铁军,务必招满三百人,三百毫无恶习的兵卒。”魏昶君看向青石子。

  “夜不收阳队负责刺探情报刺杀等工作,人数必须达到两百人规模,夜不收阳队负责掠夺和察情报必须达到两百人。”魏昶君分别看向王旗和洛水。

  “巡山轻骑如今才五十人太少了,马匹尚有,我还会继续购置和掠夺其他地主马匹,你可以从各军选择擅马术兵卒,必须做到有百人轻骑!”魏昶君拍了拍陈铁唳肩膀。

  这一刻!

  莫柱竣,岳豹,青石子,洛水,王旗,陈铁唳,全部跪拜在地:“吾等必为!”

  “此业必成!”

  而后魏昶君告知招兵最重要几点,决不能强招,欺骗百姓,每一名兵卒不允许任何打骂欺压,不然无论主将是谁都将严惩,士兵必须得到尊重,士兵伙食但凡克扣一点直接斩。

  这是魏昶君第一次表达对军队的态度,如果之后有些人不听,他会杀鸡儆猴。

  之后也会派出政委班底督察军队,做到互相督察,完成军队效率和信仰化,让每一支军队士兵有目标,有方向的战斗到底。

  随着所有主将作揖离去,墩门阙楼内,魏昶君看向远处。

  十月中旬了啊,怕是勤王兵要开始了。

  魏昶君目光穿过蒙阴,莒州,越过东昌府,目光愈远,似疾驰而去,直到他落在山西总兵大营,现代回信历史资料在他脑中浮跃。

  彼时山西总兵张鸿功看着兵部檄调,他当即下令:“率五千晋兵入援王城,保护陛下!”

  另一处山西巡抚梗如杞自告奋勇,他率领抚标营和太原营三千多官兵赴京勤王,一路上旗帜飘扬,冒霜冻而行。

  陕西三边总督杨鹤同陕西巡抚刘广生,甘蘇巡抚梅之涣,延绥巡抚张梦鲸,纷响应朝廷号召各率镇精兵共计一万七千多人入京,沿边五镇总兵亲自率领入京。

  河南巡抚范景文,江西巡抚魏照乘,旬阳巡抚梁应泽统帅官兵疾驰而去,奔京勤王。

  可谓是浩浩荡荡,看似荣耀。

  “奈何大明皆贼。”魏昶君恍惚无比,他暗自思索,勤王兵叛变最初征兆要发生了吧。

  也就是各路去勤王的军队,结果朝廷不给粮食,为了不给粮食,甚至戏耍各军。

  ——此时山西总兵张鸿功冒着寒天抵达通州后,接到兵部指令,赫然是第一天驻守通州,第二天调守昌平,第三天调离良乡。

  因为按照规定,军队抵达要地当天不准开粮。

  而山西兵卒连续三天调了三个地方,三天毫无口粮,还要盯着恶寒天气。

  士兵愤慨恼怒,开始去京畿地区驻地附近抢夺粮食,山西总兵因此被抓下狱问罪,山西巡抚被抓下狱问罪,五千精锐士兵一哄而散,开始返回山西,一路上也趁机到处掠夺。

  朱由检下令将山西总兵和巡抚处死,至于逃亡的官兵只是发了告示,而后不再管了。

  勤王兵第一波叛乱由此出现!

  流窜的精锐兵卒加入流寇难民队伍,开始让难民拥有军队战力,一时间各地流寇开始初兴起。

  陕西三边军队发生哗变,该三边延绥镇总兵吴自勉克扣行粮,甚至勒索军士,盗卖骏马,一时间士兵怒骂至极,纷纷深夜逃遁,其中延绥巡抚张梦鲸忧怒而死,死的时候还在骂:“国贼。”

  各地精锐兵卒或入山匪患,或加入流寇。

  天下彻底乱象更增,昔日援京畿,如今变成了为祸天下。

  寒冷凛冽,自九月底下雪之后,如今第二场大雪即将前来,天空阴暗,魏昶君下了阙楼,仰头看着天空飘雪,浩浩荡荡,呼啸而来。

  转瞬之间,天地欲雪白玉龙。

  “天下大变,乱世巨兆,如果不过十月中旬,大雪纷飞,小冰河世纪,鞑子入关,勤王兵叛变,各地匪患,流寇欲多,农民军安抚失败,朝廷继续摧税。”

  “全都来了。”

  魏昶君语气恍惚,昔日书中所描述的灾难王朝末期气息来了!

第77章 火绳枪

  堡前南洛镇粉条作坊长柳小二来了,他如今有了几分气场,毕竟管辖数百人制作粉条,不再像是之前一脸愁苦之姿。

  “里长!”柳小二上来就要磕头。

  “粉条储备如何?”魏昶君制止他的跪拜。

  “粉条储备约莫四万斤,土豆种子留了八千斤,土豆留了两万斤,不过大家有点吃腻,更喜欢吃土豆粉条。”柳小二苦笑。

  “吃腻正常,土豆虽然饱腹但经常吃很容易腻,等两个月后红薯出产,红薯的口感比土豆好,并且红薯藤和叶炒着好吃。”魏昶君松了口气。

  “吾甚期!”柳小二兴奋无比,他现在一门心思期待粮食,恨不得拼命种地囤积粮食,粮食越多,他越是感到安全,数月前从陕西一路逃亡回来实在是饿怕。

  柳小二走后,魏昶君走下乡堡,从正面督视该堡。

  陈良镇乡堡巍峨,堡墙光滑,居高而下之间有一股浩瀚,并且堡门预留了红夷大炮射孔,城墙有半人高的鸟铳射孔。

  可惜现在还没有红夷大炮,就连鸟铳都是少数量还没有投入军队。

  “需抓紧,红夷大炮才是重中之重。”

  魏昶君喃喃自语,大清为什么能胜利。

  其中最大一个原因不光是地主阶级投效,还有是红夷大炮和鸟铳的广泛应用,这导致大清武器全面升级。

  而大明,到处叛军,鸟铳腐烂,毫无督管,完全无一战之力。

  崇祯十七年比拼的是鸟铳,火炮,佛郎机。

  机炮和红夷大炮并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共生互补的关系。

  如红夷大炮,性能威力更胜佛朗机炮,但大炮重,移动运输困难,只能作为定点火力支撑使用,而且红夷大炮属于前装炮,射速慢,威力大,少数炮无法做到持续射击。

  佛朗机炮则较轻,一辆马车即可完成运输,可大规模布置,有着机动,短射程突击能力,但缺点是火力小,除非组成大规模炮群,不然敌人一旦拉开距离或骑兵快速冲锋无法造成有效伤害。

首节 上一节 43/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