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499节
“官方探索队,负责开辟新航线,建立据点,保障安全!民间探索队,只要你有本事,红袍军就给你船、给你货、给你护航!赚了钱,你拿七成,红袍军只抽三成!”
陈老五呼吸急促起来。
七成,这可比他在县里倒腾杂货强十倍!
“第一批探索目标,安南稻米、爪哇香料、琉球海产!”
解说员高声道。
“只要你有胆,红袍军就给你机会!”
陈老五再也忍不住,挤到前面。
“大人!小人......小人想报名!”
解说员打量他一眼。
“做过买卖?”
“跑过十年行商!”
陈老五挺直腰板。
“南直隶到陕西的商路,小人熟得很!”
“好!”
解说员大笑。
“明日来县衙登记,红袍银号给你批款,三个月后随官船下南洋!”
陈老五浑身发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站在甲板上,迎着海风,驶向那片充满机遇的蓝海。
周围百姓看着他,有人羡慕,有人犹豫,更多人开始窃窃私语。
“陈老五都敢去,咱们是不是也该试试?”
“听说南洋那边,种三年胡椒就能回本......”
“红袍军连船都给了,还怕啥?”
夕阳西下,县衙门口的告示在风中轻轻摆动,上面的红印格外醒目。
李贽站在街角,望着县衙前涌动的人群。
红袍军的告示在风中猎猎作响,百姓们挤在启蒙师周围,争相询问海外拓荒的细则。
有人激动得满脸通红,有人掰着指头算账,还有人拉着自家半大孩子,指着告示上的赴海外授田几个字,眼中闪着光。
他深吸一口气,胸口滚烫。
多生孩子,奔赴海外,这八个字,正在撕裂千百年来安土重迁的旧魂。
十年后,这些农户的子孙或许会在安南种稻,在爪哇开矿,在琉球贩货。
二十年后,红袍学堂或许会立在欧罗巴的教堂旁,炎黄文字刻进波斯商队的契约里。
李贽突然笑起来,袖中的手指微微发颤。
他仿佛看见红袍的旗,插遍五洲四海。
炎黄的种,洒满八荒六合!
第605章 天下灰暗无光
红袍新政轰轰烈烈,彼时,落石村口。
崇祯扛着镐头,站在落石村口的土坡上。
矿上的煤灰还沾在他脸上,汗水在脖颈上划出几道泥痕。
他眯起眼,望着前方,红袍军的告示刚刚贴上村口的老槐树,几个穿靛蓝短打的启蒙师正站在树下,周围已经围了一圈村民。
“乡亲们!”
为首的启蒙师拍了拍手,声音洪亮。
“红袍军新政,多生多福,海外有路!”
崇祯没动,只是远远听着。
“凡家中添丁者,免赋一年!生三个以上,再赏良田半亩!”
“新生女婴登记入册,全家免赋两年!”
崇祯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镐柄。
他记得宫里那些老太监说过,万历年间为了征辽饷,逼得陕北大户卖儿鬻女。
而现在......“第二条!”
启蒙师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凡十六岁以上男丁,可报名赴海外拓荒!安南种稻三年,归国授田二十亩,爪哇开矿五载,赏银百两!”
“另,红袍军设保民所!”
启蒙师从怀里掏出一本册子。
“伤亡者家眷领抚恤银五十两,子嗣免赋入学!”
崇祯心底一动,看见人群最外围,一个瘦小的矿工少年正踮着脚张望。
那孩子最多十二三岁,破裤腿上还沾着煤渣,可眼睛亮得吓人。
“......琉球垦荒队上月带回南洋胡椒,种三年,抵得上三十年麦子收成!”
“乡亲们,这是咱们的出路啊。”
风掠过树梢,崇祯闻到了那股陌生的辛辣香气。
他忽然想起煤井下永远散不去的霉味,想起御膳房里那些发馊的贡米。
一个九岁的孩子就挤到了最前面。
那孩子瘦瘦小小的,裤腿短了一截,露出晒得黝黑的脚踝,眼睛却亮得像两颗星星。
“里长叔叫咱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孩子的声音脆生生的,在人群里格外清晰。
崇祯愣住了。
孩子转头对自己的爹娘说。
“爹,娘,我要报名!”
他爹是个满脸风霜的庄稼汉,粗糙的手掌在裤腿上蹭了蹭。
“海外......那地方苦得很。”
“苦怕啥?”
那半大的孩子挺起胸膛的样子让崇祯申请复杂。
“里长说了,红袍军去哪儿,哪儿就是家!”
崇祯的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镐柄。
他见过太多人,朝堂上算计的官员,饥荒中易子而食的灾民,甚至他自己,那个坐在龙椅上惶惶不可终日的皇帝。
可他从未见过这样的眼睛。
那孩子的眼底,没有算计,没有恐惧,甚至没有对未来的迷茫。
只有一种纯粹的、近乎天真的坚定,像是初升的太阳,刺得他眼眶发疼。
“里长说了。”
孩子继续说着,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这个国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国,是咱们自己的国!”
“咱们自己的国,自己得出力不是!”
人群安静了一瞬,随后爆发出一阵低低的议论。
崇祯看见那孩子的娘抹了抹眼角,他爹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重重地拍了拍孩子的肩膀。
“好!爹跟你一块儿报名!”
“我也去!”
背着柴火的半大少年挤了过来。
“还有我!”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汉颤巍巍地举手。
“我虽然老了,但还能教娃娃们认字!”
落石村的村长李鹊儿站了出来。
他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汉子,皮肤黝黑,手掌粗糙,说话时带着浓重的乡音,可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
“我李鹊儿,愿意去海上!”
他的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沉甸甸地砸在地上。
村民们安静下来,连那个九岁的孩子也仰头望着他。
“咱们落石村的人,不怕吃苦。”
李鹊儿环视众人。
“红袍军给了机会,我就带着咱们村的名号,去海外闯一闯!”
他粗糙的手指点了点自己的胸口。
“我要让那些外族知道,咱们落石村的人是怎么活的。”
“怎么种地,怎么打渔,怎么在石头缝里种出庄稼!”
“怎么敬祖宗,怎么待客人,怎么把一碗水喝出情义来!”
他的声音越来越响,像是要把这些年憋在心里的劲儿全喊出来。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