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95节
“青州府推官黄淮恺,守备胡惟圣,暗中勾结,杀害朝廷命官,意欲谋反,按大明律谋逆论处,举族尽灭,鸡犬不留!”
“红袍军,杀国贼!”
兵器撕裂血肉之声,哀嚎之声响彻,黄淮恺心底冰冷,颤巍巍抬手。
“难怪先前尔等失踪,又突然杀回。”
“难怪尔等率兵入青州,原来早在流寇肆虐之时,便已布局整个青州府。”
黄淮恺想到最初,流寇出现之时,正是京师逼迫魏昶君入网之时。
京师得流寇退却消息,抵达来县瓜分利益,流寇又突然杀回,将东林党,内监尽数斩杀。
魏昶君带兵入城方不过数日,便生出刺杀之事。
一切串联,黄淮恺直至此刻,终于明白。
“尔等假意失踪,竟妄图独占青州府!”
只是没有更多时间,刀锋穿过胸腔,黄淮恺不甘闭上双眼。
厮杀飞速绽开,魏昶君肃立坊市外,不少百姓躲着,也在张望。
阎应元听闻哀鸣,胆寒,也看向魏昶君。
“大人何故如此。”
他不是心软,只是不知是怎样的深仇大恨,竟能让这位魏大人对各族鸡犬不留。
彼时魏昶君看了一眼阎应元,没有回应,而是招手唤来了身边一名小乞儿。
“尔等可曾受到世家欺压,官吏剥削?”
小乞儿愣了片刻,旋即拳头攥起。
“去年冬日缺粮,朝廷到乡里收粮饷,我爹藏了一斗米,被打了一顿,没钱买药死了。”
“我娘带着我来城里报官,再也没出来......”
他不悲伤,只是沉默低着头。
魏昶君又看向另一边咬着牙低声叫好的菜农。
“尔等可曾受欺压?”
菜农攥拳,怒火汹涌。
“昔日世家周家三少爷,看上吾等儿媳,竟派人强掳,儿媳性烈,撞柱而死.......”
一桩桩一件件,终于将青州府繁花似锦剥开,露出其中极致腐烂。
阎应元呆住,茫然的看着这个世道。
真苦。
尘埃落定,魏昶君招来洛水。
“即可命人抄家,选白银万两,送往京师皇帝处。”
“告知青州府同知杨宗信,推官黄淮恺,守备胡惟圣并刘周二族,三世家裹挟鞑子,意图谋反,吾等未及通报,先斩后奏,抄家资财,悉数上奉。”
这一刻,洛水目光愈发慨叹。
里长聪慧至此,如此通报,崇祯自当以为魏昶君乃是他朝中少见孤臣,继续为里长撑腰。
毕竟如今朝堂浙党,东林党,宣党等党派盘根错节,崇祯生性多疑,更觉手下近无人可用。
如此一来,他能依仗者,仅有一人。
“听话忠诚”孤臣,青州同知——魏昶君。
第140章 欲为军阀
京师,寒意并风霾笼罩,晦涩宛若深渊。
皇极殿内,气息阴郁。
大殿之外,身着锦袍棉服的重臣亦纷纷汇聚,等待朝会。
户部尚书毕自严叹息,似在凝视当今局势。
“中原乱象徒增,妖异如怨。”
“六月山,陕两地便有海量农户揭竿而起,其中米脂流贼为甚,米脂那流贼寇首张献忠举寨十八,杀官造反。”
“还有自元年迄今,洛川辗转三年的流贼张存孟,如今更是率军抵葭州,声势浩大,官兵不得寸进。”
“若非抚臣胡廷宴与延绥巡抚岳和声隐瞒不报,谓之盗贼,怎致流贼势大至此。”
毕自严叹息流贼,然在另一旁,三边总督杨鹤之子杨嗣昌等人亦汇聚,压低声音。
“当今大明,流贼是一祸,然大明心腹之患,实在边陲。”
“鞑子破关南下,劫掠大半个北地,围京师,掠人口资财无数,如今势力愈发强横,刚刚离去,竟又有复返垂涎,虎视眈眈之势。”
杨嗣昌话音落下,身边一御史神色复杂点头。
“大明祸患,一为流贼,二为鞑子,然还有第三,为军阀!”
“上月袁崇焕于京师处以极刑,但这只是大明军阀冰山一角。”
“岂不闻青州府新任同知魏昶君初就,便闭锁城门,斩杀流寇,只是死的却是当地缙绅,世家,并东林党,阉党官吏......”
言及此处,众人目光汇聚向东林党所在,只见该党官吏尽数面色难看。
显然都已知晓此次京师东林党与青州府魏昶君博弈结局。
东林党众人虽未得明确消息,但魏昶君借机排除异己,也不难猜。
“好啊,此子何其胆大妄为!”
“这是要效仿袁崇焕之流,割据一方了!”
彼时朝会开启,众人上殿。
崇祯高居其间,最先听到的,便是关于青州府的消息。
“青州府同知,青州都指挥使魏昶君上奏,青州府剿匪事,察青州府三世家,两缙绅勾连鞑子,动摇社稷,举族抄斩。”
“青州府同知杨宗信,推官黄淮恺,守备胡惟圣私相授受,擅杀官吏,意图谋反,按大明律夷族。”
“所查白银一万余两,悉数上奉陛下。”
崇祯盯着白银万两四字后,思索片刻,忽然笑了。
很好,魏臣得罪党派越狠辣,越不容易被东林党拉拢。
如此一来,此人便只能做自己的孤臣,倚靠自己这个唯一的靠山。
“陛下,臣有本奏,臣弹劾青州府魏昶君私设刑场,擅杀朝廷命官,欲结党营私!”
“臣力劾魏昶君无故调动兵马,其心不诚,恐有反意!”
果不其然,东林党御史言官借此机会,当即发难。
皇座上,崇祯闻言,面色阴沉,佯怒咆哮。
“竟有此事!着东厂连起德为青州府总监,率厂卫三百,即刻前往青州府,查察此事!”
朝会闹剧散去,崇祯起身,眯着眼睛看向一众身影。
三百太监前往青州府,一则可借此度过朝堂风波。
二则是为监察。
魏昶君此人亦需打压,恩威并举,方是帝王之道。
现代,西安历史研究所,人头攒动。
大会议室内,组长雷请议安静听着。
“根据明史教授顾成率领考古队成员搜集民间残存资料,目前已经汇聚成完整信息链。”
“其中大部分为明朝末年青州府世家大族家谱记载。”
一名考古队教授声音沧桑,翻动修复好的资料文献。
“崇祯三年岁末,魏氏入青州府,初定,时有红薯奇物丰足,可解粮荒,欲于青州府售卖,世家缙绅竞逐之。”
“魏氏设局,借闭门剿寇禁青州府三日,遂灭三世家,两缙绅,以为军阀,掌军政......”
资料来源多族族谱记载流传。
老教授话音落下,雷请议,顾成,陈科等小组核心成员对视,神情复杂。
缙绅话语权果然霸道,即便流传四百年,依旧让穿越者背负骂名。
但依照记载,如今穿越者依然破局。
雷请议起身,注视那本大明事感录。
“算算时间,如今那边应当已是崇祯三年十二月初了。”
“穿越者已执掌青州一府之地,军政在握。”
“该开始构建经济体系了。”
顾成几人也开始整理资料,闻言点头。
经济体系建立将会是一个势力发展核心,没有经济,无论政务还是军事力量都无法铺开。
彼时,现代大国正式成立全国古代经济历史研究小组。
包含各高校教授,历史学家,金融科技学者汇聚。
课题赫然是,明末青州府金融中心经济模拟及发展规划!
一时间,轰轰烈烈古代经济体系构架研究,于大国悄无声息掀起热潮!
昔日洪武帝所建立王朝,已步入摇摇欲坠境地。
王朝暮年,腐气沉沉。
青州府,魏昶君身后跟随阎应元,周愈才,莫柱竣等官吏,自南方正门而出。
浩浩荡荡,姿态恢弘。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