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极品小军阀

三国之极品小军阀 第390节

  “谨遵皇上谕旨!”大乔躬身一礼,心中已经凉了半截,毕竟这王允已经五六十岁,自己才十五六岁,这皇帝到底是打得什么主意?

  “朕要你想办法把王允约到宫里,朕有机密事情与他商议!放心!”刘协见到大乔有点心灰意冷的样子,不由劝慰道:“只要消灭了董卓,朕立即找王司徒将你讨要回来!”

  “讨要回来?”大乔不由暗暗苦笑了一下,这董卓岂是容易消灭的?但她还是开口苦笑道:“谢皇上!但是,奴婢自小与妹妹一齐……”

  “不行!”刘协也不是傻子,现在他已经长大了,别说大乔正好有个妹妹孩子自己的手上,就是没有,他也要找个把柄,想要将大乔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心里,毕竟董卓是什么人?如果一旦大乔去跟董卓告密,自己岂不是立即就要死无葬身之地?

  “是,皇上!”见到刘协如此坚决,大乔已经猜到了他的想法,于是躬身领命。

  自从最近又传来了刘辩发兵攻打长安的消息,这一下子令董卓暴跳如雷,急匆匆地召集众将商议去了。

  现在的长安仍然是由典韦坐镇,贾诩、牛辅、张绣辅佐,而且,此时的长安全军已经对贾诩的计策是言听计从,毕竟上次的战事如果不是贾诩指挥得当,哪能如此轻易地战胜幽州军?

  而此时,董卓已经发令马腾再次出兵协助长安守军,而且又派了大将张济带领十万凉州铁骑前去支援,并且,董卓还发了急信,令吕布尽快赶回洛阳,协助自己守卫都城。

  吕布其实根本不想回来,毕竟自己刚刚占领了豫州,扫尾的工作还没有做完,而孙策现在已经占领了扬州大部分地区,袁术、袁谭被从寿春活生生地赶了出来,现在已经退到了凤台城,想要依据凤台城的险要抵挡孙策的大军。

  的确,扬州境内再也无险可守,只有这凤台城还算是有点天险,而且,他们也的确利用这里阻挡了孙策追兵的近一个月的攻击。但是,说实话,现在袁谭已经生了投降之心,可袁术坚决不同意,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旦投降,那么肯定难逃一死,所以,他下了决心,一定要等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毕竟自己手中还有近十万的扬州精兵。

  那董卓在处理完刘辩发兵攻打长安的事情之后,他却并没有轻松多少,因为吕布与刘协现在已经成了自己的心腹大患。

  他非常犹豫,因为刘协在自己的手中,许多大臣就会尽力地维护洛阳的安全,但是,总会有些人要趁机落井下石,想要致自己于死地才肯罢休,所以,现在他开始犹豫起来,是不是应该铲除这些异己或者是直接干掉刘协,自己登基,或者是逼迫刘协“禅让”皇位?

  而吕布的狼子野心自己早就知道,这家伙见到并州鞭长莫及,早就派了一众亲信赶回并州,将并州的府库、兵源全部召到了豫州,现在的并州几乎形同虚设,而刘辩只不过不想去占领那些空城罢了,否则,幽州岂会不防备他们枕边的敌人?

  吕布自从带走了自己的五万凉州铁骑以后,从长安回来也没有将令符交还自己,而是直接去了驻地,现在倒好,这家伙竟然将自己的凉州军与他的并州军、豫州降兵合并到一起,组成了自己的什么“浴血军团”,而且一下子有了三十余万的大军,要是再这样继续下去,自己还有何颜面在洛阳呼风唤雨?

  所以,这次董卓的另外一个目标就是将吕布的兵权拿下,把他在洛阳囚禁起来,让他尝一尝背叛自己的滋味!

  董卓知道,当今之计一定要安抚好洛阳群臣的心思,还不能让他们看出自己想要秋后算账的想法。因为有些事情自己一旦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不少反叛情况的发生。

  其实,董卓在进驻洛阳前,就兴起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在他进驻洛阳后,董卓又多次赤裸裸地表现出对权力的贪婪欲望。他控制刘协、毒杀太后、广植党羽、培养亲信、统收兵权、控制朝廷。从他的种种倒行逆施中,朝中的大臣们早就有了危机感。

  尤其是那个司徒王允。此时的王允身兼尚书,乃是董卓之下的权臣,虽然他一直隐而不发,但是,他早就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董卓将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最大隐患,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遏制和除掉董卓。可是,董卓手中掌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党羽众多,而且董卓本人又凶残毒辣,如果主动出击,只能是以卵击石。于是,王允表面上一味听任,甚至顺从董卓,让他放松对自己的戒备,实际上却在细心计划,周密布置。

  董卓进入洛阳后,为了站稳脚跟和扩大势力,曾极力拉拢朝中有影响的官员。王允不动声色,顺势归顺,尽量迎合。有时,王允不惜矫情曲意,偏违原则,来换取董卓的信任。董卓见王允不但具有才识,而且对自己忠心耿耿,毫无二心,于是便把王允当作自己的心腹亲信,对王允不生丝毫疑心,无论朝政大小,都托付给王允处理。王允借此时机,亲自主持一些恢复王室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具体事务。

  王允虽然表面上多有曲迎董卓之意,但在有些涉及原则、正义问题上,他仍坚持自己的意见。比如说杨勋是当时朝廷的正义之士,自从董卓乱政以来,杨勋不畏强暴,一直与他进行尖锐的斗争。他曾与皇甫嵩一起密谋诛杀董卓,后因皇甫嵩前往幽州,而杨勋势力弱小,只得作罢。一次,董卓问王允:“不知谁最适合担任司隶校尉?”王允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只有杨勋最合条件。”虽然明知董卓与杨勋之间矛盾很深,但是,出于正义,王允毅然推举了杨勋。

  在与董卓表面敷衍的同时,王允暗中积极组织和筹备反董卓的斗争。王允首先与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等人共同商议诛杀董卓的计策。为了控制一定武装力量,王允等人极力向皇上推荐、保举羌校尉杨瓒行使左将军的权力。后来又擢升杨瓒为尚书,为最后反击董卓作准备。

  而此时,到了这关键的时刻,董卓竟然越发小心起来,尤其是针对洛阳的内忧外患,更使他反侧自安,为了安内,他必须付出真心与真诚,显示出容忍一切的博大胸怀才行。而为了攘外,还必须显示出自己的霹雳手段,因此,当今之计,就是尽快地安定人心、威慑群臣。

  而此时,吕布已经带领了十万“浴血军团”的精兵朝着洛阳而来,这也是吕布在取得了自己的地盘后开始实行的第一个目标:得到貂蝉。

  当闻听董卓的命令后,吕布没有任何犹豫,立即着手处理好豫州的善后事宜,并且亲自统带精兵朝着洛阳而来。

  恰在此时,一件棘手的事情,又使董卓勃然大怒。

  因为传来了献帝赐婚王允的事情,这王允年约六旬,怎么还可能被皇上赐婚?难道那刘协有什么动作?就凭他这样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也想反了天?难道王允也在其中参与了什么事情?

  面对这些接踵而来的事情,董卓竟然有点沉不住气了,第一步就是禁止刘协赐婚,这件事要等到长安之围解了以后才准商议、第二,就是封赏王允为温侯,食邑五千户。

  这件事传下来以后,王允想要拒绝,亲信士孙瑞对他说:“在大事没成功之前,不能有丝毫破绽,您与董卓加官晋爵,朝廷百官都瞻仰您的崇高品节,何乐而不为呢?不要因意气而误了大事啊!”

  王允一听有道理,便受命听封。但他从这件事也明白了,小皇帝这是想依靠自己;而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董卓这也是在拉拢自己。所以,心中更加镇定起来。

  于是借着庆贺的机会,王允找齐了自己的亲信之人,一起秘密商谈对付董卓的计策。

  而此时,原何进的主簿、建安七子中年龄最大的陈琳也匆匆来贺,一时间王允府上宾客齐聚,热闹非凡。

  待到一些比较疏远的宾客离去,王允便招来了所有的亲信与权臣,进入自己的密室商谈。

  王允待到众人坐定,立即开门见山地说道:“子师这次请诸位前来就是为了商讨如何对付董卓的事情!”

  “啊?”许多人心惊不已,这件事可是大事,稍有不慎立即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于是,有几个人就开始思考着怎样脱身。这个说:“哎呀,不好,我肚子痛,要去求医。”那个说:“对了,老娘身体不适,我要去探望……。”

  见到此景,王允立即苦笑了一下:“诸位,既然都已经来到这里,谁也别想脱身了,毕竟今天到来的诸位名单早就有人通报给董卓了,如果事情败露,谁也跑不了,大家还是静下来想办法吧!”

  王允也知道,这些人除了胆小怕事,并不是胳膊肘子往外拐的人,否则,自己也不会将他们留下来。

  见到王允如此说来,众人只好无奈地坐了回去,想要听听王允到底有什么“高招”。

  “诸位!”王允朝着众人一拱手,“这董卓逆贼最近内忧外患不断,正是我们除去他的最好时机,今日子师找大家前来,就是为了拟定计策,希望大家献计献策,为匡扶大汉、力保献帝而出谋划策!”

  “司徒大人!”陈琳起身道:“司徒大人何不考虑怂恿幽州王入京勤王?”

  “这个……?”王允怎么没考虑这件事?只不过自己上次放了刘辩的鸽子,这家伙如果这次入京,首当其害的恐怕就是自己这把老骨头了!于是,他摇了摇头,大义凛然地说道:“此事乃是洛阳之争,不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所以,趁着幽州王进攻长安的时机,我们除掉董卓,然后号令天下群侯共保汉室,到时候,自然危机解除!”

第374章 内忧外患

  “司徒大人!”陈琳摇头道:“王大人此言差矣,幽州王刘辩乃是汉室宗亲、大皇子,原本就是大汉天子的不二人选,现在幽州、冀州风调雨顺、带甲百万,士气如虹,如果由幽州王掌管大汉,我大汉朝定然兴盛……”

  “大胆!”杨彪忽然开口道:“尔乃屠夫何进的门生,当然是替着刘辩这逆贼说话,但是,我们洛阳群臣岂会让刘辩登基?枉你还是汉臣,竟然如此不知忠义之道!”

  “太尉大人!”陈琳不卑不亢地说道:“某这里有孔北海的一封书信,想请诸位看看!”说罢,他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递到王允的手中。

  王允讶然地接了过来,展开一看,眉头不由紧皱起来,而坐在他旁边的杨彪在看完之后,不禁失声叫了出来:“这!……这怎么可能?”

  原来上面写的是孔融亲笔撰写的是:“时有四星会于箕尾,融称谶云神人将在燕分。又言济阴男子王定得玉印,文曰:辩为天子。”而且上面还有孔融的亲笔签名。

  现代时期的人是非常迷信的,都是认为改朝换代等大事都是上天的旨意,而这一旨意可以通过种种天象推测出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汉武帝时期的儒生董仲舒根据五行八卦推演出来的“五行更替说”,这些形成了汉代的“谶纬之学”在当世影响很大,不管是士子、寒门都信服无比。

  而这里孔融所提出的:“时有四星会于箕尾,融称谶云神人将在燕分”中,这燕分指的就是幽州这个地方,因为幽州的地理位置相当于战国时期的燕国,也就是说这个地方出现了一个神人,那就是大皇子、幽州王刘辩,而且,孔融还说济阴郡这个地方,有人意外地发现了一块玉石,上面写着“辩为天子”四个大字,就是刘辩应该为皇帝,这些蛊惑人心的东西其实都是出自徐庶之手,但是,孔融也算是当世大儒了,他想得更为周到。并且引用了前朝的“故事”。

  那就是:汉武帝刘秀是汉室宗亲定王的第五代传人,当初也是在河北称帝,建立了汉朝江山,现在刘辩也是在河北,而且他也是汉室宗亲,这是多么巧合的一件事情,这不就表明了刘辩就应该是大汉的天子吗?

首节 上一节 390/5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大国崛起

下一篇:权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