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极品小军阀 第461节
却说刘辩自从回到幽州,就与手下谋士定下了“全面示弱、一击而中”的作战策略。
其实,这一击而中的策略是出自于年纪轻轻的诸葛亮之手。诸葛亮今年虽然才十六、七岁,但是,已经尽得了司马徽的真传,就连司马徽也称赞诸葛亮的智慧“近妖”!
刘辩自然要给诸葛亮发挥能力的平台,于是册封了诸葛亮为这次幽州大战的主军师!一切作战命令都由诸葛亮来发布,自己只不过事后听取汇报罢了。
诸葛亮的幽州战略就是等待虾夷郡的大军攻克青州以后,消息传到曹操耳中之时,自己再命令幽州境内大军一并反攻,争取一鼓作气,统兵将曹操彻底打败,而且大军直接杀奔洛阳,与洛阳的徐庶合兵直接将吕布与孙策打败,彻底解决幽州战事。
会议厅内,刘辩正在听取着诸葛亮的军事汇报与作战分析。
“正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也!”诸葛亮胸有成竹地说道:“所以,曹操此番败也!”
刘辩虽不懂什么孙子兵法,但是,诸葛亮的分析还是比较透彻的,所以,他继续问道:“如果我军在击败曹操之后,将如何继续进军洛阳?”
诸葛亮知道刘辩指的是粮草一事,于是微笑道:“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行了!行了!”刘辩虽然能听明白诸葛亮话中的意思,但是,作为一个后来人,整天听这些咬文拽字还是有点不太适用,于是摆手笑道:“这粮草补给在敌国,可以就地解决,但是,我们作战都是在大汉境内,又怎能抢夺百姓的粮草?”
“王爷!”诸葛亮笑道:“既然王爷喜欢听白话,那孔明就直说了!”诸葛亮摇头晃脑道:“一个高明的将领都是务求从敌方夺取粮草,所以,我们幽州军事学院在教学中已经为所有的将领进行了培训,只要是命令发下去,将领们肯定知道该怎么做!”
“那好!”刘辩点头道:“既然你这样说了,就照你的意思安排下去,最近时期就要烧毁曹操的粮草,让将领们想办法搞到他们的粮食,以为我们大军南进的支援!”
“是!”诸葛亮知道现在幽州钱粮虽然丰富,但是,大军千里行进,如果携带粮草行军,那一定是费时费力,有道是:发兵十万,每日大军所耗粮草金银就达到万两黄金,更别说幽州军动轨就是几十万。这样下来,仅是百姓运粮就要耗费许多金银、时间,如果让军队就地解决粮草问题,这将会为幽州军今后的作战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当然,这“智将务食于敌”之策,幽州军事学院早就已经为前来培训的各路将领进行了讲解,但是,幽州王没有发话,谁敢随便改变作战策略?所以,幽州军在前期的战斗中总是循规蹈矩,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就给幽州军的快速部队加上了不少的禁锢,现在好了,诸葛亮的提议立即得到刘辩的首肯,将领们当然可以大干一场了。
第415章 惦记陶谦
“王爷,那冀州一事是否就这样过去算了?”诸葛亮又问起了皇甫坚驱逐白波一事。
“嗯!”刘辩点了点头,“这白波也太大胆了,竟然敢违抗将领,如果不杀一儆百,今后还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白波,所以,皇甫坚这次做得还是有点仁慈,如果本王在场,一定要砍了他!”
“嗯!”诸葛亮点了点头,“王爷,这样一来,我就传令让皇甫坚想办法夺取敌人的粮食了!”
“好!”刘辩微微一笑,“记住,在反击之前,一定要打垮他们的士气!还有,陶谦那路军马已经顺利到达渤海郡,但他不来攻城,只不过驻守城下,连个挑战的也没有,看样子陶谦此次行军是被曹操所逼,所以,你既然说了,上兵伐谋!那你就想个办法,让陶谦投降,最好是不要交战,这样一来,我们布置在渤海郡的五万大军还可以调动出来,从侧翼给曹操一个沉重的打击!”
“王爷!”诸葛亮摇头道:“此时有点困难,除非!……”
“除非什么?”刘辩见到诸葛亮欲言又止,于是皱眉问道。
“除非王爷亲自出马!”诸葛亮坚决道:“这陶谦也算是老诸侯了,曾经也做过幽州刺史,曾有言说:‘陶谦在官清白,无以纠举’。所以,这老官僚少年时那狂放不羁的习气至今不改,如果王爷亲自出马,我想!……”
“这件事可以考虑!不过幽州方面……?”刘辩有点犹豫,毕竟现在自己坐镇幽州,如果在大战来临之前离开,怕军心不稳,对整个战局不利,尤其是现在自己的家中妻妾都在幽州,而曹操又是势在必得,以幽州的十几万大军抵挡曹操的三四十万大军,幽州本来就是捉襟见肘,现在自己一旦离开,出现意外状况怎么办?
见到刘辩犹犹豫豫,诸葛亮忽然笑了笑,“王爷,陶谦手下有近万的丹阳精兵,这可是他立足徐州的根本,如果将他的丹阳精兵搞到手,再加上我们渤海郡的五万精兵,呵呵,曹操不足为惧也!”
“好!”刘辩终于决定了,“就这样定下,本王今日傍晚出发,立即前往渤海郡,这幽州战事就交给你来全权处理,不得有误!”
“是!王爷!”诸葛亮怎么也想不到刘辩竟然将幽州战局的最终决策权交给了自己,而自己今年还不足十七岁!所以,此时的诸葛亮真的兴起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如果刘辩现在让自己提着大刀上阵杀敌,自己也绝不会犹豫!哪怕自己手无缚鸡之力!
刘辩送走诸葛亮以后,又秘密叮嘱了黄忠一番,让荆山继续出面留守王府,以为迷惑之相。而自己则戴上从越女部落带回的面具,由典韦的侍卫团、马超、庞德、马忠的一万铁骑护卫着自己与皇甫嵩,急速朝着渤海郡而去。
此时,陶谦正将兵马驻扎在渤海郡城外的平原上,这里由于临近大海,所以异常寒冷,士兵们都蜷缩在大帐中抱团取暖,但是,那些当值的士兵却是精神烁烁,一点疲态也没有,远远望去,整个大营显示出一副外紧内松的状态,一旦有了战斗,这散布在方圆二十里内的十个营寨立即就会行动起来,给敌人一个沉重的打击。
所以,面对这块硬骨头,渤海郡的主将胡车儿也是无从下手,就连骚扰、示弱等战术也无法施展。对方就像是死了一样,任凭你怎样在他们面前挑衅,他们就是不予理会。
而胡车儿得到的命令就是示弱,没想到对方什么反应也没有,倒是省了他不少的力气,这几天憋得胡车儿整天唉声叹气。
刘辩到来之时,先是带着士兵在外围观察了一番,这才退到渤海郡的城中。
在夜幕的掩护下,一个人影悄无声息地来到了城外徐州大军的营寨之外。
“来者何人?”见到只有孤身一人,前面的暗哨得到消息,立即将他放到了寨前。而大寨的守卫却很客气地上前盘问道。
“麻烦你去告诉陶州牧,就说老友义真来访!”皇甫嵩传了一身青布袍,显得非常优雅。
“请稍等!”守卫离开后,不一会就带着一个人来到门口。
“哎呀!义真兄啊!”陶谦远远就叫了起来。
“恭祖贤弟!”皇甫嵩赶紧抱拳施礼。
“义真兄快快请进!”陶谦一面还礼一面拽着皇甫嵩往内走去。
两人来到大帐,正襟坐定后,侍者便送上酒水,陶谦挥手将所有人都屏退,片刻之后,大帐内就剩下了皇甫嵩与陶谦两个人。
“恭祖贤弟,我此次冒险前来,是奉了……”。
“义真兄!”陶谦见到皇甫嵩一来就切入正题,于是笑着打断道:“来,先喝口水酒,我们先来叙旧!”
皇甫嵩也算是智将了,怎能看不透陶谦的意思,于是微微一笑,举杯朝着陶谦一笑,“好!既然如此,敢问恭祖贤弟最近怎样啊?”
“最近嘛!”陶谦喝了一口,然后惬意道:“最近事情比较多,我正好趁着这个时机出来散散心!”
“哦?”皇甫嵩笑道:“难道贤弟还要带着大军出来散心?”
“这件事义真兄就不懂了!”陶谦自得地笑了笑,“不仅是我,还有一个人也跟着来了!”
“哦?”皇甫嵩不知道这陶谦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由奇怪地看着他。
“公伟兄,出来见见义真兄吧!”陶谦忽然大声叫道。
“啊?”皇甫嵩闻言惊讶地站了起来,目光紧紧地放在了大帐的后方。果然,不一会就见一个魁梧的身影大笑着走了出来,“哈哈哈!……义真兄,没想到我们兄弟还能活着见面啊!”来者竟然是原大汉的右车骑将军朱儁。
皇甫嵩与朱儁乃是世交好友,见状不由激动地冲了上去,紧紧地搂住了朱儁,“公伟,你不是抱病归乡了吗?怎么去了徐州?”
“呵呵,那个朝廷,再不抱病,就只有等着被砍头了,呵呵,倒是你这老儿,早早地攀上了幽州王,这几年倒是乐得逍遥自在啊!”朱儁调笑道。
三人唏嘘一阵往事,皇甫嵩这才步入正题,“今日,我是奉了幽州王的命令,前来规劝陶州牧归附!现在,幽州军已经控制了大汉北部所有地区,纵观全局,大皇子已是胜券在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