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之最强战兵

抗战之最强战兵 第588节

“小鬼子好狠毒!”听到沈三多的话,小莫立刻说道,言语间充满了愤怒的咆哮,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小鬼子居然会这样阴损,想到这样的招来对付大家。

“小鬼子明知道咱们有药品,有食物,还有武器弹药!他们将我们放进来,不是让我们坚持的时间更长吗?”阿七可是怎么也想不透,在他看来,他们的进入只能在岛上坚持的时间更长,他不明白小鬼子的阴谋目的是什么。

“我们带来的食物和药品都是有限的,根本坚持不了多久,而且这岛上只有芦苇作为燃烧的柴火,用来给我们加温煮东西吃,我们一下子增加这样多的人,燃料消耗自然就大,到时候我们就得受冻挨饿了!”沈三多说道,眼下这麻烦已经摆在了自己面前,十分明显,沈三多自然能够一下子想到了。

葫芦岛上资源本来就贫乏,现在又突然加进来这样多的人,也就意味着葫芦岛上的资源会消耗的更加快,换而言之就是加死亡的度,也许这就是小鬼子让乐枚他们进入葫芦岛的真正原因。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乐枚原本想着进入葫芦岛支援沈三多的,却没有想到有一次上了小鬼子的当。

现在济州湖沿岸已经没有了他们自己的队伍,而小鬼子肯定会再次封锁湖面,不给他们机会突围的,这样下去狼队很有可能都会困死在这葫芦岛上面。

“既来之则安之,大家先到篝火那边去吧,先休息下再说!”沈三多冷静的说道,一点也没有慌乱的意思。

“那行,同志们,都去篝火那边,准备休息!”乐枚听到后立刻对战士们说道,让大家一起跟着过去那边。

“你们几个,将木筏子全部搬上来,千万不要被水给冲走了!”沈三多见到乐枚已经带着战士们去了火堆那边,于是他立刻对着负责警戒的战士们说道。

“是!”警戒的战士们立刻应声,然后开始忙碌起来,纷纷下水,将木筏子往岛上搬运。

第二天凌晨时分,林护士才和医疗组的战士们洗手休息,在他和医疗组一个晚上的忙碌下,病倒和受伤的战士们伤病情况被控制住了,烧热的战士也恢复了正常体温。

沈三多早早就起来巡查葫芦岛防御,执勤的战士围绕着葫芦岛巡查着,再见到沈三多的时间停下脚步,给沈三多敬礼。

沈三多回礼后,他们继续朝着前面巡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看样子今天又要下雨啦!”乐枚这个时候从驻地出来,伸了个懒腰,然后看着天空说道。

“我现在就让战士们去砍伐芦苇,再搭建几个棚子供大家休息!”李维特听到乐枚的话后立刻说道。

“对,将我们的木筏拆了,作为支柱扎起来,给战士们搭建能提供休息的棚子,现在我们人多,眼下的棚子不够用的!”乐枚立刻表示认同说道。

在她看来这是当前必须要做的事情,现在岛上的战士是越来越多,棚子少已经成为当前最需要解决的事情,而且天空乌云密布,看起来又要下暴雨啦,不提前准备是怎么也不行的。

“是,我这就去安排!”李维特立刻说道,看起来他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不敢耽误时间。

就在这个时间沈三多来到乐枚的身边,对着乐枚说道:“不行,不能动用哪些木材!”

“这为什么?”乐枚满脸疑惑的看着沈三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无法想象沈三多居然会漠视战士们的安危。

第六百七十七章 绝地求生寻生机

“你们刚来岛上,还不清楚岛上的情况,一旦暴雨下来,就会夹带着狂风来到,我们之前的棚子要不是因为有野战炮作为支架的话,也坚持不到现在!”沈三多对着乐枚说清楚事情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那怎么办?总不能让战士们就这样站在雨水里面吧?”乐枚着急的说道。

大雨眼看就要来了,要是不提前做一点准备的话,可能又有不少战士陷入疾病当中了。

要知道他们所带来的药品本来就不够多,经过昨天一个晚上的消耗,估计也所剩无几了,若是再有人感染风寒什么的,他们就空有心而无力了。

“能够站着活动的战士,都开始挖散兵坑,然后上面铺上木筏上的木头,再盖上芦苇,四周附上泥土,战士们全部进入散兵坑进行躲避!”沈三多当即说道。

他很清楚这里下雨时间的风力有多大,没有个固定的支撑,什么样的棚子都没办法保持住。

“听队长的,赶紧去挖散兵坑,立刻去!”乐枚听到沈三多的话,不管沈三多说的这些话自己能理解多少,只要是有利于战士们的安全,就必须去做,因此她立刻对着所有战士们说道。

小莫和阿七带头,其他战士紧随其后,迅速开始了在葫芦岛上作业,一片不停劳作的景象,战士们干得热火朝天。

两个小时后,散兵坑已经挖好,每个坑道至少可以容纳六七个战士,深度约达到了两米左右。

散兵坑的坑口附近将泥土堆高于地面几公分,为的是不藏水,接着战士呢就开始将木筏给拆卸下来,一根根的木头扛到了坑道上面,再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芦苇遮挡。

芦苇等厚度略高坑口的位置,上面压上沉重的石头,防止大风抵达时将芦苇给掀开吹走。

天空的乌云压的很低,仿如黑夜即将到来一般,令大地无色,清白不分,紧接着沿着湖面吹过来一阵阵的狂风。

那些被风吹向一个方向的芦苇此刻倒是真有些疾风劲草的意思,令人不甚感慨起开。

首节 上一节 588/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小闲人

下一篇:民国之文豪崛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