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之最强战兵

抗战之最强战兵 第611节

“我说你们两个也别眼红,小鬼子根本就打不干净,今后有你们两个出头的机会呢!”这个时间乐枚从那边巡查岗哨回来,刚好见到沈三多他们回来,又听到小莫和阿七那酸不拉唧的话,于是对着小莫和阿七说道。

“是!指导员,我们说笑呢,其实维特立功,也是我们狼队立功嘛!”听到乐枚的话,似乎没有谁敢再多说一句了。

再说他们也不是针对谁,只是觉得自己没用功劳立,心里觉得很憋屈,故意说几句话出来撒撒火而已。

“郑东阳同志,这一趟情况怎么样?”乐枚这个时候转身看向沈三多,对着沈三多说道,“是不是特别辛苦?”

“辛苦倒是谈不上,不过小鬼子已经占领甘泉镇,展现不断像西边逼近,他们的行动目的很有可能就是长沙!”沈三多倒是不觉得什么辛苦,只是心里特别的忧虑。

“你的这个情报很重要,鬼子对长沙已经觊觎很久了,**主力与鬼子两个师团对峙与湘北和湘东地区,日前罗卓英部与鬼子在上高打响了一次会战,消灭鬼子好几千人,大大挫伤了鬼子的锐气,这支突破甘泉镇而来的小鬼子,很有可能是过来驰援上高会战战败的小鬼子的,他们结合南下日军对长沙东城夹击之势。”乐枚听到沈三多的话,立刻说道。

“我们现在就给师部电报,报告这个情况,看师部能不能知会国民党那边,让他们重视这个情况。”沈三多听到乐枚的分析,立刻对着乐枚建议道。

“行,我们先给师部电报,请示我们狼队下一步行动计划!”乐枚也表示赞同,当即招呼一边的哑妹说道。

哑妹当即点了下头,然后招呼小莫和阿七帮着支起电台,开始了给总部电报,请示下一步行动。

战士们可没有时间管这些,在回到临时驻地后立刻找了个地方休息,看起来都很疲劳了。

却只有那女学生充满了好奇,拉着眼睛男到处转悠,见到什么都稀奇古怪一般。

“郑东阳同志不是队长么?怎么在那个女人面前说话那样低声下气的?”这个时间女学生走到牛全那边,询问牛全说道。

牛全可没打算理会她,故意走开一点,继续去了帮着林护士做事情,护理那些伤病员们。

女学生见自己受到冷漠对待,又走到了狗子那边,正好询问狗子相同的问题,可还没有等她问出声,狗子就立刻转身带着两个战士离开,去了旁边检查岗哨了。

“有没有一个人会说话的呀?”女学生一副被戏弄的咆哮起来,拉长嗓子大声喊叫起来。

“你想干什么!”听到她的大声咆哮,几个战士立刻端着枪来到了她的面前,大有一副她再敢咆哮的话,就杀无赦的意思。

“不好意思,我们初来乍到,什么也不懂,还请大家不要和我们计较!大人不记小人过放过我们吧!”见到这架势,眼睛男立刻说道,一副求饶委屈求全的样子。

“喂喂喂,可别告诉你是我们狼队的人啊,有你这样的软骨头我们可丢不起这个人哈!”见到那眼睛男的态度,一个战士立刻奚落着说道。

狼队的战士可都是坚韧不屈的,这小子一遇上事情就立刻求饶,就算不当汉奸,恐怕也会是小鬼子的顺民,这一点可是狼队战士任何一个人都看不起的。

“真没用!”听到狼队的战士们这样说眼睛男,女学生觉得很丢面子,立刻一把推开眼睛男,冲着那眼睛男大声吼叫起来。

好像自己这辈子的颜面都叫这小子给丢光了,早知道这样的话,她可不可以带上这小子过来投军了。

说完这话,女学生转身就朝着另外一边走了过去,那样子就像是一刻也不想见到他了一般。

“敏柔,我这不是想保护你吗?你怎么还生气了?”眼睛男立刻追了上去,拉着女学生的手说道,心里满肚子的委屈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那你倒是上去和他们拼命呀,求饶算怎么回事?说出去都让人感觉丢人!”女学生根本不拿正眼瞧他,在她看来这小子就是个大少爷胚子,成不了什么事情。

第六百九十八章 阻拦鬼子西进战略

“他们人多,又有枪,我一个人打他们这样多人,会吃亏的,而且我要是被他们打倒了,你就没有办法保护你了么?”眼睛男听到女学生的话后立刻解释着说道,一副十分委屈的样子看着他。 .

“你怎么不去死呀!”女学生听到他那一番振振有词的说话,真恨不得立刻抽这小子一记耳光,可她最终还是保证了自己淑女的形象,尽可能的遏制住自己动手,“起开!”

“我……敏柔,我要是真有什么话说错了,你就别和我计较了,我向你道歉!”眼睛男很在乎女学生,立刻在女学生面前表明自己的态度说道。

“起开!”女学生顾不得自己淑女的外表了,一脚狠狠踹在了他的小腿上,然后直接冲了过去,完全无视了他的存在。

眼见到女学生渐渐远去的背影,只有眼睛男留在原地暗暗神伤,他不知道女学生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给她什么,他只知道自己不能没有她的存在。

而这个时间的沈三多和乐枚守在哑妹的身边,一直在等着哑妹那边反馈过来师部的意见。

十几分钟后,电台有了声音,哑妹立刻拿起耳机,对着电台开始了聆听和翻译,很快的,她就将师部反馈过来的情况给写在了纸上。

“师部怎么说?”沈三多见到哑妹翻译完毕,将电台的耳机放在了一边,立刻询问哑妹道。

首节 上一节 611/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小闲人

下一篇:民国之文豪崛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