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019节

“你们原地等候,我去战区司令部。”周赫煊叮嘱马永奎道。

兰州是今年才刚刚设市的,以前都是县级,就跟自贡因盐设市一样,属于抗战带来的影响。兰州作为苏联援助物资的必经之路,再加上西部工商业发展,40年代终于迎来城市的近现代化历程。

就跟在永登县的待遇一样,迎接周赫煊的是兰州保安团,在城门口架枪把周赫煊的卡车团团围住。

周赫煊亮出将官证说:“中央特派员公干,带我去第八战区司令部。”

“啊……是!周将军请跟我来。”保安团的小头头连忙说。

为了解决军事后勤运输问题,兰州西侧的公路被拓宽至8米左右,城内街道也进行了修整。甚至前不久还开通了公共汽车,由旧汽车改装而成,可以乘坐30多人。

这些公共汽车运行路线只有几里地,经常出故障,坐车还不如走着快。当时的兰州老百姓为此编了段顺口溜:“一去二三里,停车四五回。抛锚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进城之后,周赫煊就体会到兰州的“繁荣”,东来西往的客商摩肩接踵,马车、驴车、骡车、骆驼拥挤杂沓,公共汽车行驶在人群中不停按喇叭。时不时还能在路边看到几个没有完全填好的弹坑,都是日寇飞机给炸的——在抗战时期的大西北,日机对兰州的关注仅次于西安。

此时的兰州已经完全变成大工地,市中心的七条主要街道,都将被扩建为15米到30米宽的碎石路面,光是道路两侧的人行道就有3米宽。由于没有压路机,只能由几十个人拉着大铁磙走,这类城市建设一直持续到抗战结束。

在抗战的最后五年当中,兰州的发展速度飞快,人们顶着日寇的轰炸努力建设。五年时间里,兰州城区面积扩大近10倍,常驻人口数量翻了一番。结果等到日本投降,兰州的城市建设反而止步不前,工商业全面萧条,新兴的200多家工厂陆续破产倒闭。

周赫煊只开了几分钟的车,就忍不住弃车步行,因为开车的速度实在太慢了。

这城里灰尘满天飞,就连商店的招牌都蒙着一层灰,周赫煊只能用手捂着鼻子走。战区司令部在城外,周赫煊需要穿城而过,大概步行40多分钟,他终于来到目的地,把将官证递给守卫士兵说:“我找你们朱司令,烦请通报。”

不多时,周赫煊被请进司令部休息室,一身军装的朱绍良亲自来迎接。此君进门就哈哈大笑,热情无比道:“哎呀,竟是明公驾临,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第一千零三章 朱绍良

朱绍良以前主掌甘肃的军政大权,他刚刚到任的时候,国民政府在甘肃基本没有存在感,地方事务都被马步青、马步芳、马步康等军阀把持着。

为了树立威信,朱绍良笼络地方士绅,交好地方军阀,拉拢挑拨威胁等手段并用,终于解决了甘肃的割据局面。至少表面上解决了,中央政令能够下达,地方治安也在转好,特别是省府财政迅速充盈起来。

但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得到任何改善。

朱绍良大张旗鼓的展开禁烟行动,但他老婆华德芬就是兰州的“头号瘾客”,他的五个女儿也骄奢淫逸、放荡成性、声名狼藉。

朱绍良时常标榜自己清正廉洁,崇尚黄老无为之治,但他本人的生活却极为讲究。抽烟他只抽加力克,喝酒他只喝白兰地,为了满足自己的奢华享受,朱绍良放任老婆华德芬在兰州巧取豪夺。

他老婆不仅大肆收受贿赂,还公开放高利贷和走私。抗战期间轰动兰州的贪污大案,那个被枪决的第八战区兵站总监班淦,就是在为华德芬的敛财行为背黑锅顶缸。

朱绍良为官有一种奴性,他把自己视为老蒋的奴才,又把手下视为自己的奴才。他任用官员不看出身,不看才能,也不看关系,只看这个人是否对他衷心。

朱绍良有个铁杆狗腿子叫章亮琛,这人屁本事没有,唯一的长处就是绝对听话。朱绍良在就任第八战区副司令(司令是老蒋)之后,立即任命章亮琛为战区参谋长。

一个做连长都嫌水平不足的蠢货,居然被任命为中国第八战区参谋长,简直视抗战大业如同儿戏。

就在半年前,朱绍良带着章亮琛去重庆开会。章亮琛身体肥胖,精神萎靡,开会时居然睡着了,而且鼾声大作,引得全场侧目。

老蒋正在上边讲得高兴呢,突然听到有人打鼾,气得三尸神暴跳。他当场就问了章亮琛一个基本的军事问题,章亮琛瞠目结舌,一问三不知,惹得会场将领个个憋笑且愤怒。

闹出这样的大笑话,朱绍良居然依旧对章亮琛信任有加。直到常凯申亲自给朱绍良拍电报斥责:“……这样的人如何能做参谋长?闻兄专用拆烂污之人……”

不得已之下,朱绍良才把章亮琛给免职了。

如今朱绍良在甘肃专管军事,省主席换成了谷正伦。这两人有私下矛盾,凡是朱绍良以前施行的政策,谷正伦一律推翻,凡是朱绍良以前任命的县长,谷正伦一律撤换。

这种做法搞得甘肃政治混乱,且军政分离、各行其是,严重影响到甘肃的抗日力量。

此时的甘肃省主席谷正伦也不是好东西,由于田赋不收法币,造成谷价暴涨。老百姓本就生活艰难,谷正伦趁机出台各种敛财政策,逼得商人们不愿去外省采购粮食,于是粮食供应更加不足,甘肃饥民遍地,酿成1943年规模浩大的甘肃“匪灾”。

十多万“土匪”直逼省城兰州,吓得谷正伦“不计前嫌”,请求朱绍良帮忙解决。朱绍良本来打算安抚灾民,结果两人又因矛盾闹到老蒋那里,老蒋气得命令朱绍良立即剿匪,朱绍良只能带兵把那些灾民给杀散。

不得不说,朱绍良虽然贪赃枉法,专用奴才,但他在施政能力上比谷正伦强多了。

谷正伦在甘肃的从政表现,真是白瞎了他“中国宪兵之父”的美称,鬼知道老蒋为什么任命宪兵司令当甘肃省主席。

话又说回来,历史上张大千之所以离开敦煌,一是实在借不到钱了,二就是被谷正伦逼走的。咱们这位谷司令,不仅一手创立了中国宪兵,也为保护敦煌壁画做出了贡献。

再回到朱绍良这边,他之所以对周赫煊如此热情,完全跟老周的名气地位无关,只因周赫煊是老蒋器重的人才。

只要跟自己没有直接利益冲突,常凯申重视的人,朱绍良就会重视。这是他的为官之道,必须时刻与主子保持步调一致。

朱绍良亲自给周赫煊泡茶,又递上一根加力克香烟,用银质打火机为周赫煊点火道:“明公是来甘肃公干的?”

周赫煊吸了一口,点头说:“这英国烟味道不错,朱司令好品味。”

朱绍良笑道:“不瞒明公,我为官一向清廉,就是口味有些叼,薪水全都花在烟酒上了。”

周赫煊语气里带着几分讥讽说:“朱司令的清廉名声,我也是有所耳闻的,实在是当代为官楷模。”

“哪里哪里。”朱绍良谦虚道,“如今国难当头之际,正该克己奉公,一心报国。”

周赫煊说:“我去了敦煌一趟,阻止张大千剥壁画。”

朱绍良道:“原来是这样,张先生在敦煌的行为,我也从报纸上略知一二。”

周赫煊笑道:“回来半路上遇到土匪,我就被土匪绑进山寨了。”

“岂有此理。”朱绍良勃然大怒,“明公,到底是哪里的土匪这般猖狂,我一定带兵去剿个鸡犬不留。”

“不用。”周赫煊摆手道,“那些土匪已经被我说服了,眼下就在兰州城外,几百号人愿意从军报国。”

朱绍良有些惊讶,随即赞叹道:“明公好本事,身陷匪窝而临危不乱,以三寸不烂之舌感化匪贼,还为国家招募了数百健儿,在下佩服之至。”

周赫煊说:“这些土匪钦慕马彪将军,想要加入骑一师,不知朱司令能否行个方便?”

朱绍良琢磨道:“这个有违规制。新兵都是统一安排的,更何况骑一师远在前线,虽属第八战区序列,但暂时不归第八战区调派。”

周赫煊说:“这些人奔赴前线所需的钱粮我来负责,我保证他们在沿途不会惹是生非,只要朱司令给个编制就行。”

首节 上一节 1019/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