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047节

常凯申说:“宣传口号而已,这也是为了抗战考虑。”

周赫煊冷笑道:“他可不仅是喊喊口号,你知道这位王县长是怎么征粮的吗?但凡有超过四五十亩地的富户,他就派6个人、3头牲口拉车坐催,人员和牲口的伙食均需该户供给。”

“干得好!”常凯申拍手称赞,“富绅地主大部分都是蛀虫,他们串联保甲长躲避征兵、征粮,若不用雷霆手段,他们连一个字儿都不想出。更何况,国家征粮是按市价交易的,又非白拿。让地主富绅把多余的粮食卖做军粮,于国于民都大有益处。”

“但你知道那些征粮的人是怎么做的吗?”周赫煊怒道,“他们住在富户家里,顿顿吃白面鸡蛋,牲口也必须食精粮,而且还经常敲诈勒索。许昌县那些有几十亩土地的富户,居然被那位王县长搞得家里饿死人!还有,他们不但对富户如此,对普通农民同样如此。征粮人员住在农民家里不走,农民自己没饭吃也只得交粮,把家里能卖的东西全卖了买粮食上缴。农民买粮食用的是市价,而卖给征粮官却只能收官方价。现在许昌所有农民家里都空了,没有耕具,没有牛马,更没有留种的粮食,这种竭泽而渔的征粮手段,让明年的征粮任务如何完成?”

常凯申点头说:“确实有些过分。”

周赫煊又说:“现在许昌县黑市粮价暴涨,市民已经买不起粮食了。对了,你的三青团许昌分团干事长杨却俗,他小儿子已经因为营养不良而患病,快病死了!”

常凯申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三青团是由蓝衣社和CC系骨干分子组成的,由常凯申亲自担任团长,更被他寄予厚望。现在三青团许昌分团干事长的儿子居然也快被饿死,这简直在开天大的玩笑。

“百姓本就受灾,地方官员还如此横征暴敛,无异于雪上加霜。”周赫煊说,“据不完全统计,许昌县已经饿死了两万多人。照此情况下去,到年底至少要饿死五万,到明年春天肯定超过十万人饿死,甚至有可能饿死二十万人!”

常凯申沉默不语。

周赫煊又说:“我知道中央政府已经开始赈灾,也知道征粮是为抗战做打算。但河南省那位李培基主席太过厉害了,他强行压低粮价,并且严格执行。这在正常年月非常难得,我都要赞他一声好官干吏,避免了粮商富户趁火打劫的可能。但现在不能啊,省政府强行抑制粮价,而民间的粮食又被征走,富农及以下农户家里的粮食都被掏空,只有大地主和粮商还有存粮可用。这些大地主和粮商害怕被政府盯上,已经不敢卖粮了,甚至偷偷往外省运售。而外省的粮商因为河南粮价太低,又不愿把粮食运过来出售,导致整个河南市面无粮。别说穷人,就连那些有钱人,现在拿着钱都买不到粮食!如此赈灾,就算中央拨100亿赈灾款都无济于事,除非直接往河南运粮。”

“你把资料留下,容我想想。”常凯申挥手道。

“告辞!”周赫煊气呼呼离开。

1942年河南大灾荒完全就是人祸,这跟1936年的四川大旱不同。四川那是连续受灾歉收多年,而河南则是连续数年风调雨顺,即便1941年受灾也能足额完成征粮任务。

但正因为1941年受灾还交粮,把老百姓以前的存粮都掏空,而1942年又变本加厉的征粮,才导致如今受灾后饿殍满地。

最让人无语的是那个省主席李培基,办事能力太强了,局面糟糕至此还能把河南全省粮价强行压住。导致外省粮食不愿运往河南销售,而河南的粮食还偷偷往外省运。

常凯申把周赫煊送来的灾情资料看完,脸色极为阴沉,实在是现状比他想象中更为严峻得多。

但问题是,征粮还得继续征,实在是军粮已经撑不住了啊。

常凯申把侍从秘书叫来:“立即发电报,责令河南省政府,把今年的征粮任务调低两成。还有,把许昌县的县长王恒武撤职查办,此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杀人,当然是为了平民愤,反正该征的粮已经征上来了。

这家伙为了政绩已经疯了,能把整个许昌拥有数十亩土地的小地主,逼得平均每家饿死六七成人口。

历史上,王恒武因为征粮政绩优秀,很快就被升任为南阳专员。但由于他在许昌民怨太大,老蒋也不得不将其免职,并押往洛阳军事法庭受审,又因洛阳沦陷而逃过审判。直至抗战胜利,此人被愤怒的许昌百姓活埋,还栽了他一个叛国的罪名,真是报应不爽。

周赫煊能做的就是这些了,促使老蒋把1942年河南的征粮任务调低两成,或许可以因此少死一些人吧。

救灾是救不过来的,捐款捐粮或许能救活一人,政府征粮却能逼死十人。

不征又不行,为了抗战嘛,至少很多国府官员是这样想的。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贪腐

《大公报》,重庆总部。

胡政之快步走进总编室,对王云笙说:“王总编,这篇新闻恐怕不能报道,极易对抗战大局造成不利影响。你先把稿件撤下来,我立即去面见蒋先生。”

“见蒋委员长有用吗?周先生都见他好几次了。”王云笙愤怒道。

胡政之说:“总是有用的。中央不但降低了两成的河南征粮额度,还法办了许昌县长,前几天又追拨了2亿赈灾款过去。”

“我要揭发的就是贪污赈灾款!”王云笙把手里的钢笔一摔,“2亿赈灾款还不够河南灾民每人买一斤米,就这样还贪污,到河南时只剩下8000万了。这8000万居然还有人贪,王汝泮作为河南灾情调查委员会副主任、三青团河南支部主任,竟然贪污赈灾款回老家购置土地!是可忍,孰不可忍?若此新闻不能见报,那我请辞《大公报》总编一职!”

“唉。”胡政之说,“我给周先生打个电话。”

“请便!”王云笙冷笑。

胡政之拨通周公馆的电话,把情况都讲了一遍,说道:“明诚,王总编坚持要刊发此新闻,我是劝不动了。我只说两点后果,第一,必然对抗战大局不利,第二,《大公报》必然再遭停刊。”

“那就准备停刊吧。”周赫煊说。

胡政之缓缓地放下电话,对王云笙说:“发!”

……

“混账!”

常凯申怒摔报纸,大吼道:“给我查,给我彻查!”

张道藩低眉顺眼地站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等到老蒋呼吸放缓,他才问:“总座,《大公报》是否要封禁?”

常凯申想了想说:“勒令封馆整改一个月。”

老蒋是真的发火了,他为了平息舆论而追拨了2亿赈灾款。结果还没发到河南就只剩下8000万,到了河南又被继续贪污,这些蛀虫简直把党国大事当成儿戏。

更可气的是,王汝泮是三青团河南支部主任,极得老蒋的信任,因此特别被任命为河南灾情调查委员会副主任。他竟然挪用赈灾款回许昌老家买地,买了足足500亩,除此之外还贪污了多少难以知晓。

《大公报》记者本来是前往许昌采访灾情的,毕竟许昌县饿死的人最多。结果无意间发现有人大肆低价买地,稍微调查,就发现出面购地者为三青团河南支部的人,顺藤摸瓜便把王汝泮给揪出来。

在文章结尾,那位记者还发出疑问:“河南灾情调查委员会副主任挪用救灾款买地,那么该委员会主任是否知情?知情不报是为包庇,不知情则为昏庸!副主任贪污,那么主任是否也有贪污的嫌疑?此后赈灾款发往河南救灾委员会,救灾委员会能否公布资金去向,救灾委员会是否又有人在贪污?”

新闻一出,全国哗然。

人们纷纷要求惩办王汝泮,并对所有经手赈灾款的官员进行调查。

继许昌县长王恒武被枪毙后,同为许昌人的王汝泮也被押往法场。王汝泮死得很快,中央调查专员还没动手,河南那边就直接把王汝泮拉去毙了,一看便知是有人想掩盖更多罪行——这玩意儿不能查,一查就是一大串。

由于贪污事件牵扯太广,一时半会儿没法查清。老蒋为了平息民愤,不得已又拨了3亿赈灾款。

这次的3亿赈灾款直接发往河南工农银行,再由银行转交给河南省政府。因为老蒋盯得太紧,中央已经无人敢贪,河南灾情调查委员会和救灾委员会也无法经手。

首节 上一节 1047/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