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074节

钟开莱会选择留在美国,担任斯坦福大学数学系主任直至退休,被公认为20世纪后半叶概率学界的学术教父。他刚开始是学物理的,感觉吴有训讲的内容书上全都有,于是就看书自学还各种逃课。被吴有训抓现行大骂一通,钟开莱担心在物理系混不下去,于是果断转到了数学系。

闵嗣鹤则选择回到祖国,他是虔诚的基督徒,有些事情不便细说,知道他是陈景润的恩师就行了。

由于别墅荒置多年,许多地方都损毁严重,周赫煊只能让佣人紧急的收拾好几个房间,勉强够众人生活休息。这里连饮水都比较困难,是派人从山下买水坐缆车运上来的,做饭还得烧柴禾才行。而且因为运输材料困难,这栋别墅的修缮费用,差不多可以在山下另修一栋了。

但周赫煊还是义无反顾地买了下来,没别的原因,就因为这里夏天很凉快。当初选择在山顶修别墅,那位港督的真正想法其实是避暑……

至于站在自家阳台上,可以饱览大半个港岛的风光,这属于不在考虑范围内的附带效果。

最没用的还有装逼属性,再过几年,有钱都别想在太平山顶买房子。那些富豪只能扎堆在半山腰买房,即所谓的“半山别墅”,以后香港的超人、爵士、大亨们,说白了都住在周赫煊脚底下。

夜晚,钟开莱和闵嗣鹤都睡下了,周维烈来到父亲的房间。他身上没有白天时的冲动,而是带着无尽疑惑问:“爸爸,中国不能收回香港,是因为自身的国力太弱吗?”

“不是。”周赫煊摇头道,“若国民政府更强硬一些,直接在英国军舰抵港前派兵过新界,那么日本驻军多半不敢主动开枪,这样就能制造出中国已经收回香港的既定事实。英国是绝对不敢贸然开战的,他们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真的吗?”周维烈惊讶道。

周赫煊苦笑道:“真是这样的。因为现在英国的工党政府外交政策极为软弱,只要中国军队提前占领香港,他们最多发外交照会吵几句。而美国为了削弱英国在远东的力量,必然会选择支持中国收回香港。但国民政府顾忌太多了,他们顾忌国内的国共形势,顾忌国际的英美外交形势,更害怕在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以前横生波折。所以英国政府逼迫美国总统表态,杜鲁门一封电报就让中国部队停止前进。”

“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不劝谏蒋委员长?”周维烈问。

周赫煊郁闷道:“我写信劝了,但劝不动。我还提议让蒋委员长派军舰接收琉球群岛,现在连一点消息都没有。蒋委员长现在的注意力不在这里,他只关注沦陷区的接收问题,想着怎么和共党争天下。”

周维烈愤懑道:“那就把香港白白扔给了英国人?”

“蒋委员长这个人吧,他是比较狭隘的民族主义者,爱国精神他肯定是有的。”周赫煊道,“我猜他肯定想要收回香港和澳门,但必须等到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以后,靠阴谋诡计和外交手段来收回。”

周维烈问:“那靠外交手段能收回吗?”

“肯定不能。”周赫煊说:“最好的时机已经错过了,中国想要收回香港,必须在英国军舰抵港前就强行派兵接收。香港是块大肥肉,英国这头饿狼已经吃到嘴里了,你说怎么可能再吐出来?”

历史上,国民政府确实想收回香港,并且还打算收回澳门。

港澳是一体的,英国和葡萄牙政府直接结成同盟,反对国民政府的接收。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以后,国民政府立即通过外交部使力,并私底下搞阴谋手段,甚至派兵封锁了澳门。

但外交手段必然徒劳无功,而阴谋诡计就更扯淡了,国府反而被葡萄牙人利用国共矛盾给摆了一道。

老蒋最缺乏的就是临机决断,收复香港的最好时机只有日本宣布投降后的短短一个月。但他错过了,想得太多,顾忌也太多。

见儿子有些想不开,周赫煊安慰道:“其实,香港和澳门维持现状也并非坏事。”

“难道还是好事?”周维烈听得一头雾水。

周赫煊说:“你过几年就知道了。”

周赫煊为什么选择留在香港?因为香港最适合做事和过小日子。

未来几十年,香港将是全世界间谍最多的地方之一,那叫一个混乱啊。但这种混乱,对有钱有地位的周赫煊来说,反而是最安全的,他完全可以利用各方矛盾和人脉混得风生水起。

朝鲜战争爆发后,联合国就开始全面封锁中国,而香港则将变成中国南方唯一的对外窗口。

届时,周赫煊可以把紧缺物资走私到澳门,再由澳门转运到大陆——澳门其实是共党的地盘,“澳门王”何先生更是共党的铁杆拥护者,甚至澳门的印钞权都掌握在何先生手中。

香港的那位霍先生是怎么起家的?就是靠走私货物到澳门,直接获得大陆在香港的河沙专营权,而香港想要搞基础建设就必须用到大陆的河沙。霍先生因此被称为香港“沙皇”,所有房地产商都要看他脸色行事。

周赫煊不想当什么香港沙皇,他只需要和大陆搞好关系即可。而且,他还不怕因此得罪英美两国,因为这两个国家有太多矛盾可以利用,给大陆走私货物他们只会选择睁只眼闭只眼。

香港这块地头,很好玩的。

不过首先得建立自己的势力,第一步就是联络香港洪门组织,第二步是买地建工厂。

战前的香港一直以航运业为支柱,但英美封锁大陆后,香港的航运业就迅速衰败了,取而代之则是轻工业的兴起。香港成为金融之都,那是80年代的事情了,因为大陆改革开放,导致香港轻工业迅速衰败,只能向金融城市转型。

顶多十年时间,周赫煊就有信心成为“香港王”。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布局

9月5日,周维烈登船前往英国留学,并拒绝父亲派人随行保护。他已经十五岁了,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周赫煊实在放心不下,便让孙永振扮成穷人住在三等舱暗中护送。

又过了半个月,张谋之和两个儿子来到香港,并带来40多个管理人才、熟练技工及大量机器。

大陆已经没法再开工厂了,除了药厂被国府扣着不让搬之外,周赫煊在四川的所有工厂都打算搬迁。那些早就宣告倒闭的工厂,所有机器都妥善保管在厂房内,现在直接拉来香港就可以复工。

“贤婿,你可别判断错误了。”张谋之心里有些没底儿,他说,“现在张家和周家的财产都准备搬来香港,万一香港打起来怎么办?不管是国党还是共党坐天下,恐怕多半也是会收回香港的。”

周赫煊笑道:“泰山大人,你就放一百个心吧,香港是最好的出路,我什么时候出过错?”

“我相信你的眼光,不然就不会把机器都运来了。”张谋之说着语气一转,“不过嘛,香港都以航运为主,在这里开工厂有搞头?”

周赫煊拿出一张香港地图,比划道:“现在香港的首富是何东,港岛的中区、湾仔,还有九龙的旺角、弥顿道这些繁华地区,到处都是何东的地皮和大楼。何东已经把香港油水最多的地段全都买下来了,他的生意包括航运、地产、贸易、商铺等等,我们是不可能争得过他的。而香港的金融又被英国人把控着,暂时也很难涉足。我的计划是,在港岛东区、西区和九龙这些未开发地段大量购买土地、兴建工厂,我们专门在香港搞实业。”

张谋之问:“商品生产出来卖给谁?”

周赫煊说:“国共内战不可避免,届时大陆的物资必然紧缺,我们的产品可以通过广九铁路源源不断输送至内地。还有,一旦内战爆发,必然有很多难民来到香港,几十万难民本来就能消耗大量产品。”

“那地产生意做不做?专门修房子提供给难民。”张谋之还是没忘记他的老本行。

周赫煊苦笑道:“难民都是苦哈哈,他们哪里买得起房子?就算是租房子,难民也出不起房租。当然,现在九龙大部分地区都未开发,地皮很便宜,可以先买来屯着。”

“那就买地屯起来!”张谋之立即拍板,房地产什么的他最喜欢了。

周赫煊又说:“对了,泰山大人可以在香港捐建一所私立大学,等学校步入正轨,我帮你弄一个太平绅士来当当。”

“太平绅士是什么东西?”张谋之问。

周赫煊解释道:“英国人发明的一种玩意儿,可以插手地方行政和司法,反正就是方便做事的。”

“那还不错。”张谋之乐道。

首节 上一节 1074/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