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12节

“好嘞,二分八厘。”报童喜滋滋地跑过来。

孟小冬坐在黄包车上就读起来,她喜欢看周赫煊写的东西,脸上不由而然浮出甜甜笑意。

张云鹤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总感觉女儿有问题。等到了客店安顿下来,她才把女儿单独拉到房间问:“老大,你老实跟妈说,心上人到底是谁?”

孟小冬道:“妈,真没……”

“不许说没有!”张云鹤瞪着女儿,随即又安慰说,“妈不反对,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

孟小冬这才吞吞吐吐地说:“是周赫煊。”

张云鹤却没听过周赫煊的大名,连忙问:“周赫煊谁啊?做什么的?”

孟小冬说:“他是做学问的,北大校长。”

“北大校长?”张云鹤惊道,“北大的校长一般人可做不了,周先生年纪很大吧?他夫人还在不?若是死了老婆做填房,倒也算一桩好姻缘。”

这就是旧社会京剧艺人的心态,自己都轻贱自己,居然认为女儿嫁给大龄学者做继室很般配。

“妈,你说什么呢?周大哥才28岁,都还没结过婚。”孟小冬解释道。

听到周赫煊年轻未娶,张云鹤反倒愁眉苦脸,耐心劝道:“老大啊,这可就有点悬了。那个周赫煊28岁便能做北大校长,肯定在官面上有靠山,他自己也学识渊博。这样的青年才俊,恐怕看不上咱们唱戏的,你还是找个同行结婚吧。”

孟小冬坚决道:“不,我就认准他了,大不了以后嫁过去做姨太太。”

“唉。”张云鹤叹息说,“你从小就是个有主意的孩子,我也劝不动你。这人心难测,凡事多留几个心眼,别让人给骗了。文化人最是靠不住,还不如富商和当官的。他们最在乎名声,不想被人说三道四,在婚事上总是拖泥带水。若真能娶你做姨太太倒好,如果骗了你的身子再抛弃,那你可就有苦难言了。”

“妈,周大哥不是那样的人。”孟小冬连忙替周赫煊说话,“他重情重义,对朋友很好。而且他还有善心,办了好多学校,让穷人家的孩子免费读书。”

张云鹤默然,良久才问:“那他对你是什么意思?”

孟小冬苦恼道:“他好像只把我当成小妹妹,平时很亲近,但谈到感情就总是躲闪。”

张云鹤闻言大喜:“傻姑娘,这是好事啊!他越是这样,说明对待感情越慎重,不是那种朝三暮四的人。”

“真的?”孟小冬有些想不明白。

张云鹤道:“这个男人不错,如果真能嫁过去,就算做姨太太,他也应该不会辜负你。”

翌日,新明大戏院。

孟小冬不时跑到后台出口,垫着脚朝台下张望。

张云鹤站在女儿身边问:“还没来吗?”

“来了,来了!刚刚进门的那几个。”孟小冬喜道。

周赫煊、李寿民、沈从文、朱湘、郑证因等人结伴而入,张云鹤纳闷儿道:“到底是哪个啊?”

孟小冬说:“就是个子最高那个。”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戏,张云鹤满意道:“果然一表人才!”

第一百零四章 少帅的忧心

在民国生活得越久,周赫煊越能感受到戏曲的魅力。不是他的艺术欣赏水平提高了,而是从人们对戏曲的热爱中得知。

怎么说呢?

此刻李寿民、沈从文等人坐在观众席,就好像等待演唱会开始一样,连郑证因这个练家子都翘首以盼。唯一的例外,或许就只剩下朱湘了。愤青同学对听戏不感兴趣,他的爱好是喝酒、打牌、骂政府。

就在戏快开场时,张学良和于凤至夫妇突然驾临,身边还跟着一个副官、两个侍卫。

“赫煊,恭喜啊,都当上北大校长了。”张学良笑道。

“我这个校长不提也罢。”周赫煊报以苦笑,又看着不远处的空位问,“冯五爷怎么没来?”

张学良闻言,脸上的笑容顿时掩去。

于凤至解释道:“冯老爷子病重,已经快不行了,老五正在准备后事。”

“那等戏演完,我可要去看望一下。”周赫煊说。他在民国朋友不多,冯庸算是比较铁的一个,关键时候帮了大忙。

“唉。”张学良轻声叹息。他想起年幼的时候,冯德麟、张作霖二人既是结拜兄弟,又是死对头。他们斗起来恨不得弄死对方,但却从不涉及后代,把彼此的孩子当亲儿子爱护。

张学良犹还记得,当初冯德麟都要兴兵讨伐张作霖了,还把贴身多年的护身符送给他当结婚礼物。

东北那帮马匪出身的军阀,虽然做过很多坏事,但对朋友却极讲义气,前提是他真心把你当朋友看待。至于敌人和合作伙伴,他们只遵循一个原则:有便宜就占,吃亏的买卖不做,合约承诺全是放屁。

“锵锵锵锵锵!”

台上好戏开场,一个半大少年翻着跟头出来,正是孟小冬的弟弟孟学科。他从左边翻到右边,又毫不停歇地打弯翻回场中央,足足翻了二十多个跟头。

“好!”

观众轰然喝彩。

于凤至看得聚精会神,张学良却偏着脑袋,低声对周赫煊说:“你觉得如今形势对谁更有利?”

周赫煊笑道:“当然是对大帅有利,十五省联合组建安国军,大帅即将就任总司令。兵多将广,虎视天下,有谁可挡?”

“你就别说这种场面话了。”张学良摇头道,“我实在没底啊,又找不到人商量,心里憋得慌。”

周赫煊说:“六帅手下那么多人才,怎么找不到人?”

“会打仗的不少,能统观大局的却没有。”张学良苦恼地说,“老帅看似势大,坐拥十五省联军。但就像前秦苻坚,麾下部队号令不一,人心各异。真打起仗来,那些大帅们肯定以保存实力为先,谁都不可能真的出力。我就怕来个淝水之战,百万大军毁于一旦啊。”

“六帅看得透彻。”周赫煊稍微有点惊讶,他发现张学良思维清晰,对眼下的局势认识到位。

首节 上一节 112/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