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217节

有田八郎沉声讽刺道:“酒井君,你是白痴吗?”

“嗨。”酒井次郎弯腰立正。

“我问你是不是白痴?”有田八郎的声调高了几分。

“嗨!”酒井次郎又弯腰少许。

有田八郎指着外面:“你看看,那都是你惹出来的。几个支那巡捕而已,为什么不开除掉?”

酒井次郎辩解说:“就算是华人巡捕,也是日租界的华人巡捕。如果因为偷几双皮鞋,打伤几个支那人就要开除他们,我大日本帝国颜面何存?”

“看来你真是白痴。”有田八郎气急而笑。

酒井次郎又说:“这些学生不成气候的,他们三天两头搞游行,闹两天自己就散了。”

“那这些报纸呢?”

有田八郎抓起办公桌上的一沓报纸,狠狠地扔在酒井次郎脸上,怒道:“你知不知道,这件事让总领事馆有多丢脸?昨晚的舞会上,英国总领事还拿这件事来嘲笑我!”

酒井次郎沉默片刻,低声说:“有田大人,如果我们做出妥协的话,会被人认为是软弱。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舆论,就被支那人牵着鼻子走。”

“八嘎!”有田八郎被顶撞得更加生气,“你懂不懂什么叫外交?你懂不懂什么叫国际形象?马上滚回去,把这件事给我解决掉!我不想再听任何解释。”

“嗨!”酒井次郎满肚子腹诽。回到巡捕房后,他把华捕的头头叫来一顿臭骂。

第二天,巡捕房公开登报表态,宣布开除那七个闹事的华捕,并且今后会严格招收巡捕,有劣迹前科的不予聘用。

其他租界也展开行动,把名声最坏的那批华捕全部开除——当然,开除的都是些小喽啰。

即便如此,老百姓也拍手称赞,把这当成为民除害的大好事。

周赫煊的一档广播节目,居然真搞出这么大动静,让日本领事馆方面都做出妥协。

时人评价道:“广播一物,为西洋之先进产品。其舆论价值,不输于报刊、杂志,易为不识字民众接受。周赫煊先生开创广播时评先河,每周邀请文化名人、曲艺名角或市井小民做嘉宾,畅谈当下社会诸多现象,可谓‘电声杂文’也。”

周赫煊也是无语,他搞的那个叫《晚七点闲话》的访谈节目,居然被称为“电声杂文”,受到知识分子和草根百姓的一致追捧。

好些听众现在都不关心相声和京剧了,每天晚上就等着听周赫煊瞎扯淡。

聊的也不仅仅是社会现象,国外趣谈、名人轶事、历史事件、学术科普……应有尽有。

比如周赫煊就请孟小冬聊了戏坛秘闻,请恰好来北方讲学的徐志摩讲诗歌创作。最轰动的有两次,一次是请文绣谈皇宫生活,一次是请袁克文谈大总统袁世凯。

那真是听者云集,就连讨厌周赫煊的遗老遗少们,都一边骂一边听,生怕听漏了哪段。

最廉价的矿石收音机只要25元,工薪阶级咬咬牙,也是能买得起的。至于月薪几百元的大学教授,那更是小意思,嗯,北大教授是例外,咱就不提他们了。

甚至有一些大学、中学,还特地购买收音机,供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收听。

物理系的学生们更猛,找废旧材料自制机器,音质效果有的比正牌商店货还好。

短短月余时间,广播和收音机用户猛增,广告费自然也跟着上涨,电台勉强能够维持收支平衡。

转眼就到了五月,北伐军已经攻入山东。而日本人为保自己在山东和东北的利益,不顾国际法悍然出兵,以保护侨民为名,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

五三惨案就要发生了。

第二百零二章 迫不及待

井上医院,问诊室。

三井次郎脖子上挂着一幅听诊器,翻开桌上的病历本问:“你今天来我这里,是有什么发现?”

廖雅泉说:“我上次在周赫煊的房间里,找到一个保险箱。保险箱中有一个奇怪的盒子,一条钻石项链,以及一只patek philippe牌的西洋表。”

“就这些?”三井次郎把信息在病历本上记下。

廖雅泉又说:“项链和西洋表都非常精美,不是随随便便能买到的普通货色。另外,最奇怪的是那个小盒子,不知道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背面有两行字符组合,一行是iphone7,一行是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assembled in china,最下方还有几个不明其意的符号。”

“iphone7?”三井次郎皱眉道,“这个英文是什么意思?”

廖雅泉说:“我翻遍了英文词典,也找不到这个单词。我猜想iphone应该是一个组织团体,而那个‘7’,则表示周赫煊在组织里的编号。”

“嗯,很有可能。”三井次郎说,“那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assembled in china又是什么意思呢?”

廖雅泉分析道:“这个神秘组织,是在加州一个跟苹果有关的地方成立的。或许是因为遇到什么意外,又或是带着什么任务,这个组织又在中国重组,或者是组织成员在中国汇集。”

“你带来的情报很重要,我会通知本部,让他们派人去加州调查。”三井次郎赞赏说,继而问道,“周赫煊平时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廖雅泉道:“他的生活方式很简单,平时在广播公司或者报馆工作,下班后就待在家中写文章,周末有空则去乡谊俱乐部消闲。唯一可疑的是,他在俱乐部里经常跟西洋人交往。我猜测,俱乐部里肯定有给他传递情报的人。”

“他跟俱乐部的哪些人走得最近?”三井次郎问道。

廖雅泉说:“有法国驻津总领事埃尔韦·雅克·赛泽尔,美国海军陆战旅准将梅斯德利·达林顿·巴特勒,俱乐部酒保劳尔·伯特。这三个人,跟周赫煊聊天的次数最多。”

“这就对了。”三井次郎思索道,“那个神秘组织,应该有欧美鬼畜的高层参与,否则不可能得到帝国的机密情报。”

廖雅泉又说:“周赫煊那本《枪炮、细菌与钢铁》,我有反复研究过,里面的各种资料数据极难获得。而周赫煊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根本没有翻阅任何资料,他是凭记忆写出来的。此人的头脑极其可怕,不知道里面都装着些什么。”

“你跟他的关系进展得如何?”三井次郎问。

廖雅泉说:“我经常暗示爱慕他,但他却装作不知道,刻意回避我的亲近。”

“他对你起疑心了吗?”三井次郎问道。

“很有可能。”廖雅泉说,“当我第二次去打开保险箱时,里面的东西都不见了。手表他自己戴着,项链送给了未婚妻,这两样东西应该无关紧要。但最重要的神秘小盒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可能藏到了别的地方。”

三井次郎说:“周赫煊曾言,他是美国洪门成员。总部派情报人员去调查了美国致公党,但致公党的所有堂口,都说没有周赫煊这个人。”

首节 上一节 217/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