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219节

廖雅泉在间谍学校里面,学习过相关理论课程,但还是首次实际操作。她本来头脑极为清醒,但随着男人的动作,身体不由自主地开始发烫,思维也变得有些迟钝。

经过一番不可描述的运动后,黑暗中只剩下男女的喘息声。

周赫煊把床头的台灯打开,点了根香烟抽起来。

“你真厉害!”廖雅泉像只小猫般趴在周赫煊怀中,脸色艳丽红润,语气里充满了崇拜和爱慕。

周赫煊一手抖着烟灰,一手搂着少女娇躯,脑子里却思绪万千。

贤者时间,男人的思维都异常清晰,他在想以后该如何应付这个女间谍。

首先,是绝对不能戳穿的。

廖雅泉已经暴露身份,凡事都要好办得多。如果把她弄死或逼走,鬼知道日本人还会派个谁过来,那时候才麻烦呢。

或许可以时不时的泄露点“秘密”,把这女人给稳住,免得她沉不住气狗急跳墙。

至于那些“秘密”,就让日本人去调查吧,查得天荒地老都别想查出什么。

等两人都歇息得差不多了,廖雅泉突然道:“周大哥,你能说说以前在国外的事吗?”

“你想听?”周赫煊笑问。

“嗯,我想了解你更多一些。”廖雅泉像个坠入情网的傻姑娘。

“我以前祖籍直隶,家境还算殷实,可惜遇到义和团跟八国联军……”周赫煊又开始瞎编故事,“就这样,在那个传教士死后,我靠坑蒙拐骗在美国活下来。”

“周大哥你真厉害,靠自学旁听都能成为大学问家。”廖雅泉不停地恭维,那种少女崇拜的语态,很容易讨得男人欢心。

可惜周赫煊的故事是假的,廖雅泉的身份也是假的。

这种恭维不但没让周赫煊得意高兴,反而更加警惕。他笑道:“可能是我脑袋更聪明吧,看过一遍的东西,基本上都能记下来。”

“那岂不是过目不忘?”廖雅泉惊道。

周赫煊说:“这很正常。去年我还遇到个小孩子,是希望小学的学生,他也有过目不忘之能。”

“中国……我们中国确实很多能人异士。”廖雅泉差点说漏嘴,她转开话题问,“周大哥,我听说美国有《排华法案》,对咱们中国人很不友好。所以在美国的华人,都需要抱团才能生存。”

周赫煊笑道:“是啊,华人在美国确实处境很糟糕。”

“报社的人说你加入过洪门?”廖雅泉问。

周赫煊道:“你看不起社团帮会吗?”

廖雅泉连忙解释:“怎么会?孙中山先生也是洪门中人,我最佩服的就是他。小时候,我常听爸爸讲起孙先生,还说他是洪门里的红棍,可威风了。你也是红棍吗?”

“我不是,我是白纸扇。”周赫煊笑道。

“白纸扇是什么?”廖雅泉天真地问道。

周赫煊解释说:“白纸扇就是俗称的军师,靠脑瓜子吃饭的。”

“哦,原来是这样,那岂不是很威风?”廖雅泉兴奋道。

周赫煊面露微笑:“威风也谈不上,因为我加入的是洪门秘密堂口,一般人连听都没听说过。”

听到这里,廖雅泉呼吸都急促了些,她问:“什么秘密堂口啊?听起来很有趣的样子。”

“嘿嘿,这个可不能跟你说。”周赫煊点到为止。

廖雅泉心里跟猫抓似的,撒娇道:“说嘛,说嘛,人家很好奇。”

周赫煊眼珠子一转,咳嗽道:“咳,那就给你透露点,你可别往外说。”

廖雅泉赌咒发誓:“我保证不乱说。”

周赫煊故意误导思路:“我加入的那个秘密组织,并非完全隶属于洪门,就连美国的一些大人物也有参与。严格说起来,洪门也是被利用的工……”说到这里,周赫煊戛然而止,表情严肃道,“呃,睡觉吧,这种事情你以后少问。”

廖雅泉脑子完全乱了,美国洪门居然是神秘组织的工具,还有美国高层也参与其中。

难道如今驻扎在天津的那个美国准将,就是这个组织的人吗?

如此重要的情报,明天必须要告知三井先生!

清早醒来,廖雅泉装作身体不舒服的样子,直躺到快中午时才起床,然后出门直奔三井医院。

第二百零四章 惨案

中华广播公司。

已经快到午饭时间,播音室里却还忙碌着。

一男一女两个南开大学的学生,正在播送着学术节目。

今天讲的是化学科普知识:“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元素构成的。像我们赖以生存的水,便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早在1869年,沙俄化学家门捷列夫就发明了元素周期表……”

张乐怡拆阅完读者来信,笑着问周赫煊:“这种科学知识,真的有人听吗?内容太过粗浅,学生们早就知道,老百姓又听不懂。”

周赫煊解释说:“这种节目,主要是播给小孩子听的。也许此时此刻,就有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听了广播后对化学产生兴趣,几十年后成为中国伟大的化学家。”

“这样说来,还真是很有意义。”张乐怡点头道。

周赫煊笑着说:“我们不是在做生意,而是在做事业。”

张乐怡把读者来信都整理好,有些犹豫地说:“周大哥,我……我想做播音员,我觉得蛮有意思的。”

周赫煊好笑道:“行啊,今天下午的节目就你来播。等你能应付自如了,干脆《晚七点闲话》也让你主持,我正好能抽空休息。”

首节 上一节 219/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