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268节

周赫煊笑着说:“我觉得女性内衣,和普通的衣服没有什么区别。”

张母又问:“除了卖内衣,你还有什么事业?”

都不用周赫煊和张乐怡回答,四妹张德怡就抢着说:“周先生可厉害了,他是北大校长,写了《大国崛起》、《神女》等好多书。教我们历史和文学的老师,都对周先生推崇备至呢。”

“嗯,我知道了。乐怡,你呢?最近都在忙什么?”张母没有继续“审讯”周赫煊,而是问及女儿的近况。基本上张母还是满意的,文化名人的身份,说明周赫煊有思想和内涵,内衣商人的身份,说明周赫煊不缺钱用。

张乐怡笑道:“我最近在管理广播公司,我还亲自主持一档播音节目。”

“广播是什么?”张母对此毫无印象。

“妈,你太落后了,连广播都不知道。”四妹张德怡突然说话道,“广播可有意思了,上海就有几家广播电台。那种东西,就相当于会说话的报纸,不过比报纸更为有趣。”

张乐怡趁机道:“煊哥还在天津开了一家报社,在上海有分社。”

张乐怡和张德怡姐妹俩,各种帮周赫煊说好话,把提倡女子四自美德、发明人力收割机等等,全都一股脑儿的讲出来。

张母越听越满意,再加上周赫煊年轻英俊、彬彬有礼,她已经从心里接受了这个未来女婿。虽然周赫煊没有宋子文的权势,但当妈的还真不太看重这些,只要女儿喜欢就好。

客厅内的气氛融洽了许多,张母开始询问周赫煊的家庭状况:“周先生家里还有什么人?”

“我是孤儿……”周赫煊把他的“身世”又详细复述了一遍。

女人就是女人,听周赫煊讲得孤苦凄惨,张母又对他多了几分怜爱,终于表态道:“说起来,周先生祖上也是士绅大户,比我张家要强上一些,算门当户对了。”

“伯母,您也别太见外,叫我明诚即可。”周赫煊说。

张乐怡立即说道:“妈,明诚是梁启超先生专门为煊哥取的字,康有为先生还帮煊哥取了个字叫若愚。”

张母听说过康有为和梁启超,她感觉很有面子,笑道:“还是明诚好些,梁先生不愧是大学者。”

众人一直聊到傍晚,张家五小姐满怡也回来了,还是个10岁大的小萝莉。

天黑时分,佣人开始端菜上桌。

张家的四公子、五公子和小公子纷纷下楼,好奇的看着周赫煊。

四公子张远北是个十多岁的少年,明年读完中学就要出国留洋,他对周赫煊的大名还是有所了解的,对这个未来姐夫并不反感。

至于五公子远模和六公子远范,如今都属于小屁孩儿,他们的态度可有可无。

由于张谋之经常在外应酬谈生意,所以张家人并没有等他回来吃饭。等众人用完晚餐,张谋之才带着一身酒味回到家中,他看到女儿和周赫煊后,脸色瞬间阴沉,喝道:“滚出去!”

第二百五十一章 悬乎

“滚出去!”

张谋之的话,让整个客厅气氛一滞。

“伯父你好。”周赫煊脸上挤出微笑,硬着头皮问候。

“哼!”

张谋之冷哼一声,没给周赫煊好脸色。他千辛万苦搭上财政部长宋子文,只要张宋两家结为姻亲,那政治上的优势就无穷无尽。

别的不说,历史上宋子文和张乐怡刚刚结婚,张家二公子便轻松当上九江市长。

但这一切谋划,都被周赫煊给搅和了,张谋之能高兴得起来?

张乐怡低头走到父亲面前,弱弱地喊道:“爸。”

“你还当我是你爸爸?”张谋之冷笑,怒气冲冲道,“我从小是怎么教育你的?教你离家出走,跟一个男人私奔吗?”

张母出面好言相劝:“若虚,女儿都回来了,你也别再怄气。我觉得小周人不错,有谈吐有学识,并不比那个宋部长差。”

张谋之懒得跟妻子废话,瞪着张乐怡说:“你自己选吧,要这个姓周的,还是我要这个父亲?”

“我都要。”张乐怡的声音细若蚊呐。

“那就滚!”张谋之肺都快气炸了,指着外面说,“你踏出了这个家门,以后就永远别回来!”

张乐怡满腹委屈,眼泪刷刷地就往下掉,她不想离开,也不敢再说话,傻傻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周赫煊暗自叹息,说道:“伯父,我们可以单独聊聊吗?”

张谋之阴着脸一口回绝:“我跟你没什么好说的,张家的大门不欢迎你,请走吧。”

场面瞬间僵到了极点。

张母见事情难以处理,便敦促儿女们各自回房,客厅里只剩下她和张谋之、张乐怡、周赫煊四人。她当着女儿、“女婿”的面劝慰道:“若虚,事情都这样了,何必闹得难以收拾?一家人最重要的是和和睦睦,我们也要尊重女儿的选择。”

“那你知不知道?因为这件事,我把宋子文彻底得罪了!”张谋之粗红着脖子,怒吼道,“以我们张家在九江的影响力,去年九江废县设市,远西(张二公子)不说当选市长,再不济也是个副市长。可结果呢?宋子文从中作梗,刻意打压我们张家,远西只做了个建设局长!”

张家并不缺钱,只缺政治靠山,周赫煊坏了别人的大好事。

张母默然不语,张乐怡纠结痛苦,母女俩都不敢再说话。

周赫煊只能开口说:“伯父,或许我可以找常总司令走走关系,把这个九江市长的位子弄过来。”

“你以为我真的稀罕那个市长之位?”张谋之冷笑。

好吧,张谋之要的更多,市长仅仅是开始而已。

周赫煊无论有多优秀,也绝不可能比得上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

历史上,张宋两家联姻后,张家在江西是可以横着走的。接着还有一系列的联姻,比如张家大哥就娶了上海盐业银行行长的女儿。

那背景强大得没边了,就连张谋之的老朋友金浩如,也都“自渐形秽”,慢慢跟张家疏远了——张家五小姐和金家大小姐是手帕交,两个小女孩儿离别的时候,张五小姐送了支钢笔给金大小姐,金老板居然勒令女儿退还礼物,理由是金家高攀不起。

首节 上一节 268/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