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378节

周赫煊说:“我跟岳父在美国有工厂,一年二三十万美元的利润还是有的。而且生意越来越红火,明年说不定还能翻个番。我在美国股灾时也赚了些钱,别说10万斤白银,就算20万斤白银的侨汇我也拿得出来。我负责购买美国白银,你负责在中国接收并处理这些白银,利润怎么分可以细谈。”

“那就好。”孙仲山欣喜道,“周先生,这事咱们可要好好谋划谋划。”

“生意上的事不急,美国银价还在暴跌,说不定年底时购买更赚钱。”周赫煊转开话题,笑呵呵地说,“孙老先生,今天我来是做媒人的。”

孙仲山脸色阴晴不定,心里跟吃苍蝇一般难受。白银买卖谈得好好的,大笔银子在朝他招手,谁知周赫煊居然玩儿这套。

可每年10万斤美国白银,利润实在太诱人了,孙仲山是真舍不得放弃。

周赫煊趁机说:“孙老先生,这儿孙自有儿孙福。寿民兄弟也是满腹才华,虽然钱不多,但也绝不会让令嫒吃亏。婚姻大事嘛,只要女儿感到幸福,还有什么可求的?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孙仲山脸色难堪道:“师生相恋,悖逆伦常,传出去不好听!”

“哈哈,这都民国了,哪还有那么多讲究。”周赫煊苦劝道,“寿民兄和令嫒志趣相投,他们又是四川同乡,婚后生活肯定美满和谐。我拿人头作保,要是寿民兄敢辜负令嫒,任凭孙老先生处置!”

孙仲山苦笑道:“我要你的人头有什么用?”

周赫煊开解说:“孙老先生,年轻人思想进步,讲究婚姻自由,你想拦也拦不住啊。到时候令嫒再次离家出走怎么办?就算你告到法院,这官司也是打不赢的,私奔之事传出去更让人看笑话。”

孙小姐适时的插话说:“爸,你要不肯答应,我回头就私奔给你看!”

“胡闹!”孙仲山厉声呵斥。

知女莫若父,孙仲山很了解女儿的性格,私奔这种事还真干得出来。就像周赫煊说的那样,到时候打官司多半打不赢——有周赫煊帮忙嘛,而且还丢人现眼。

孙仲山越想越头疼,虽然道理很明白,但他就是不愿把女儿嫁给穷小子。

周赫煊突然玩损招,唉声叹气道:“孙老先生,实不相瞒,我这么着急的来提亲,也是没有办法啊。生米煮成了熟饭,令嫒已经怀有身孕,再拖下去等肚子大了,事情更不好办。”

“什么?”孙仲山惊得猛然站起。

李寿民脸色诧异,疑惑地看向孙经洵。

孙经洵反应很快,居然做出害羞的样子说:“爸,我确实有了。”

“你……你你你!”

孙仲山惊怒之下,居然没有看破周赫煊的谎言,他浑身哆嗦地指着女儿,良久才跺脚道:“你干的好事!来人啊,快请医生来。”

周赫煊狂汗,这只老狐狸居然没有失去理智,还能想到先请医生来诊断。

孙经洵惊慌地朝周赫煊眨眨眼,似乎在问他怎么办。

周赫煊翻了翻白眼——凉拌。

然而事情很快峰回路转,孙经洵叫人请来的医生,居然是周赫煊的老熟人丁国瑞……

不管是孟小冬还是张乐怡怀孕,前几个月养胎都是请的丁国瑞出诊。而且在“废除中医案”打笔仗时,周赫煊的《大公报》,也是帮着丁国瑞说话的,两人的私交还算深厚。

丁国瑞按着孙经洵的手腕把脉,正待说话,突然看到周赫煊在朝他挤眉弄眼。

孙仲山问:“丁老,小女身体可好?”

没等丁国瑞回答,孙经洵连忙提醒:“大夫,胎儿还稳定吧?”

丁国瑞左右看看,忍着笑说:“平时注意些,不要剧烈运动,多补补身体,切忌晚睡,更不要大悲大喜。”

丁国瑞也是老滑头啊,他根本没有说怀孕的事,却句句往那边引导。就算以后出了岔子,也可以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孙仲山先入为主,顿时坚信女儿已经怀孕,浑身无力的瘫坐在椅子上。

等把丁国瑞送走,孙仲山才痛心道:“罢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李寿民狂喜,恨不得把周赫煊摆在桌子上,当成神仙来拜。

周赫煊也挺高兴的,既帮了朋友,还谈成一笔生意。

每年10万斤白银的买卖,就算刨去运费等消耗,也有超过40万银元利润,银价继续下跌就赚得更多(看孙仲山如何投资分润)。这种生意必须跟开银行的合伙,单靠周赫煊是很难做成的。

嗯,双赢,皆大欢喜。

第三百五十六章 维烈

孙仲山不愧是白手起家的精明商人,女儿那桩糟心婚事既已无法改变,他很快就不去想了,而是拉着周赫煊一起商量美国白银买卖。

每年10万斤白银虽然数量可观,但孙仲山还是嫌少,希望周赫煊能够弄到20万斤以上。周赫煊一口答应下来,美国那边已经白银泛滥了,根本不愁买不到银子。

按照市场的自我调节,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该商品自动减产。而美国白银集团却不顾市场价值规律,在白银价格狂跌的情况下,依然疯狂地开采、冶炼白银。

这种情况要持续到四年后,美国白银价格一路狂跌。在银价跌到谷底时,白银集团利用政治压力逼迫新上台的罗斯福,成功出台《白银法案》。此法案导致中国银元购买力上升,但却使得中国商品出口额锐减,而且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加速了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

也即是说,周赫煊到1934年的时候,还可以利用《白银法案》狂赚一笔。

太遥远的事情暂且不提,眼下双方商定的结果是:由周赫煊每年购进20斤美国白银,运到天津后交给孙仲山处理。孙仲山可以联系天津铸币厂,将这些白银制作成银元(铸钱也是好买卖)。

最后所得利润,大家五五分账,谁也不吃亏。周赫煊的侨汇虽然很宝贵,但孙仲山需要打通政府关节,还要利用自家银行来顺利流通所造新钱。

严格说来,他们这样搞是犯法的,哪个朝代都不允许民间造私钱。但如今正逢民国乱世,各种钱币五花八门,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无暇顾及,也没有那个能力去管理。

按照现在的国际银价,20万斤美国白银运到中国铸币,再加上掺进去的钱币杂质,纯利润至少在90万银元以上。不过天津铸币厂肯定要分一些,还要掏钱喂饱当官的,周赫煊个人差不多能分到30万左右。

即便是孙仲山这种银行家,每年30万的纯利润也够多了,何况这些钱还能增加自家银行的储备银(20万斤白银,可铸400万银元,这些现钱对开银行的来说很重要)。

孙仲山谈成一笔好买卖,女儿婚事带来的郁闷心情也冲淡了许多,他高兴地说:“周先生,此事就拜托了!”

“有钱一起赚嘛。”周赫煊起身道,“告辞!”

孙仲山挽留道:“吃完饭再走吧。”

首节 上一节 378/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