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415节

周赫煊好笑地说:“孙将军,你想玩拖延战术,可中央军却拖不起。眼下豫东战场中央军兵力占优,自然要抓准时机死命猛攻,而你的部队又顶在前线,必定会伤亡惨重的。能撑得了几天,恐怕你自己都没把握吧。”

“再缓缓,呵呵,再缓缓。”孙殿英打着哈哈,就是不肯给个准信儿。

周赫煊朝张钫使了个眼色,然后对孙殿英说:“不如这样,孙将军,你可以暂不表态,中央军也不可以不进攻你的防线。等中央军解决了你侧翼的李筱兰、石振清部,你立刻归附如何?”

这个建议正合孙殿英的拖延之策,他喜道:“就这么说定了,等你们解决了老李再说。”

孙殿英吃得酒足饭饱,在副官的搀扶下,醉醺醺地离开小院。

张钫不解道:“明诚,为什么不趁机说服孙殿英?就算不能说服他,也不能改变我军既定的作战计划啊,孙殿英明明想要拖延时间。”

周赫煊笑道:“放心吧,我自有妙计。”

“你想说降李筱兰呢?”张钫反应过来。

“正是。”周赫煊说。

张钫连连摇头:“绝无成功的可能,李筱兰是万选才的部下。万选才被捕后早就降了,如今还被扣押在南京呢,他的亲笔信都不管用。就在前些天,李筱兰答应归附中央,可顾祝同前去接收部队时却遭遇伏击。总司令为这事气得不轻,当场就想下令枪毙万选才。”

“放心吧,我有把握。”周赫煊说。

第二天早晨,孙殿英把周赫煊、张钫二人放走,回到中央军的总指挥部复命。

常凯申迫不及待地问道:“孙殿英答应了吗?”

“暂无头绪。”张钫说。

“十拿九稳。”周赫煊道。

常凯申没听明白,因为周赫煊和张钫的回答相差太远了。

周赫煊说:“总司令,朱仙镇这边的攻击可以暂缓,把部队都调到侧翼去,让顾祝同和刘茂恩全力猛攻李筱兰。”

“孙殿英不会趁机反击?”常凯申犹豫不决。

周赫煊道:“绝对不会。孙殿英这半个月损失惨重,而且后勤补给跟不上,他又不是西北军嫡系,哪会认认真真为冯玉祥卖命?”

常凯申思虑再三,终于答应:“好,就按你说的办。”接着,他又转身对张钫说,“伯英兄,劳烦你去南阳走一趟,说降那里的杨虎城,让他配合攻打洛阳和潼关,断掉冯焕章后路。”

“定不辱使命!”张钫郑重说道。

隔日,周赫煊与张钫分头出发,张钫前往豫南战场,而周赫煊则被顾祝同送进了李筱兰的阵地。

第三百九十一章 铁口铜牙

9月9日9时9分9秒,阎锡山在北平另立新政府,于怀仁堂自任国家元首。

河南省代主席李筱兰,却完全没有“从龙功臣”的欣喜。就在这两天,对面的中央军攻势猛烈,一个个都跟吃了药一样,让李筱兰根本招架不住。

“子逸兄,撤吧,再不撤的话,兄弟们就都要死光了!”第六路军代总指挥石振清劝道。

李筱兰皱眉说:“不能撤,一彻就全完了。只要再坚持几天,冯司令就能派来援军。对了,这两天是怎么回事,蒋军的火力突然变强了许多。”

“我也不知道啊。”石振清说道,“旁边的孙殿英那边,倒是很安静,炮声都没响过。”

“孙殿英该不会倒戈了吧?”李筱兰惊道。

“难说。”石振清道,“孙殿英就是个土匪,他这些年倒戈好几回了,在安徽就差点投降对面。”

就在此时,传令官突然匆匆跑来报告:“蒋军停火了,还来了个使者,说是叫周赫煊。”

“当真不怕死,又是来劝降的。”李筱兰下令道,“带他进来!”

不到片刻,周赫煊哈哈大笑着走进指挥室:“李将军,石将军,我来给二位报喜了!”

李筱兰冷笑道:“你就不怕我枪毙你?”

“怕啊,我最怕死了。”周赫煊面容一肃,“如果我死了,你们的万长官恐怕也活不成。”

“你还敢威胁我?”石振清突然掏枪顶在周赫煊脑门上,厉声道,“信不信我现在就杀了你!”

周赫煊背心冒汗、从容不迫道:“你们就真想害死万长官?”

李筱兰闻言变色,喊道:“振清,把枪放下,有话好说。”

中原大战刚刚爆发时,万选才被任命为河南省长兼第六路军总指挥,李筱兰是参谋长,石振清是师长。结果仗没打几天,万选才的老爹去世了,万选才居然扔下部队回家乡奔丧。

丧事还没办完,万选才的驻地就遭到偷袭,连师长万殿尊都被俘虏,他只能连夜赶回来。

在经过刘茂恩(前段时间投蒋那位)的驻地时,刘茂恩假意“欢迎”万选才,结果却趁机将其扣押,交给中央军解送去南京了。

万选才被中央军俘虏后,参谋长李筱兰代理河南省主席之位,石振清代理第六路军总指挥之位。说白了,这只部队是没有主将的,之所以不投降,是因为他们的死敌刘茂恩已经投降过去。

刘茂恩跟万选才其实没有深仇大恨,只因当初冯玉祥说,先攻下开封者担任河南省主席。结果万选才先行攻占开封,刘茂恩气不过,干脆把万选才绑了投靠中央,他的投降要求就是担任河南省主席。

也即是说,这个阵地战斗的双方主将,都特么是河南省主席。一个是冯玉祥任命的,一个是常凯申任命的。

石振清皮笑肉不笑地说:“周先生,前段时间我们可是把顾祝同打得灰头土脸,老蒋会饶了我们?”

万选才被抓去南京后,写了封信回来让老部下李筱兰和石振清投降。李筱兰和石振清假意答应,却在顾祝同前来接收部队时开火,导致顾祝同部一场惨败。

至于李筱兰、石振清为什么不投降,很简单,因为死对头刘茂恩已经投降,而且还当了河南省主席,他们投过去必然屈居刘茂恩之下。

周赫煊笑着拿出张钫的任命书:“两位请看。”

李筱兰、石振清凑过来一瞧,顿时惊讶道:“这又是什么把戏?”

张钫此时的职务,同样是河南省主席,这年头居然有三个河南省主席。

首节 上一节 415/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