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475节
……
溥仪是在两天以后收到消息的,他看了遗老遗少从天津发来的电报,才终于得知自己“被离婚”的事实。
“无耻贱货!”溥仪疯狂地把电报纸撕碎。
“帝师”郑孝胥劝道:“陛下,当务之急,乃是选立新皇后!”
郑孝胥可是伪满洲国的大功臣,这家伙在九一八之前,就积极奔走于天津和日本两地。溥仪都还没离开天津,郑孝胥已经起草好了伪满洲国国歌和建国宣言,并积极唆使溥仪投靠日本人。
溥仪强忍着怒火,点头道:“郑师所言甚是。”
“恭亲王”溥伟讥笑道:“老弟啊,你怎么连女人都看不住?妃子跟人跑了,皇后也跟人跑了,绿帽子戴得挺利索。你难道是床上功夫不行,改天哥哥我教你几招。”
“放肆!”
郑孝胥等遗老怒斥道。
溥伟哈哈大笑:“就你这窝囊样子,还想当皇帝?不如换哥哥我来做吧。”
溥仪的脸色阴晴不定,怒视溥伟片刻,突然宣布说:“退朝!”
“退朝啰!”溥伟幸灾乐祸地笑道。
当晚,溥仪把郑孝胥等几个“忠臣”,叫到自己卧室里秘密商议,急不可耐地讨论新任皇后的人选。
溥仪心里很急啊,即便是做傀儡皇帝,他也是有竞争对手的。
比如那个嚣张跋扈的溥伟,此人是道光皇帝的曾孙,一战期间便跟日本人合谋复辟。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以后,溥伟立即跑到沈阳投靠日本人,并担任“四民维持会”会长,得到日本人帮忙建立“明光帝国”的承诺,甚至还穿着“王服”祭拜先祖皇陵。
溥仪现在最忌惮的就是溥伟,生怕对方抢了自己儿皇帝的宝座。所以说婉容很重要呢,一个被皇后单方面离婚的皇帝,实在太丢脸了,完全可以成为溥伟攻击他的借口。
周赫煊把婉容泡走,实在是给溥仪搞出了大麻烦,有许多遗老遗少都倾向于支持溥伟。
跟国党那边一样,沈阳的前清皇族也在内斗,两帮人攒着劲要拥立不同的傀儡皇帝。
第四百五十三章 义勇军出征
时间轴进入1932年1月。
川岛芳子去了上海,正在准备策划“一二八事变”。
周赫煊没打算提醒上海方面,因为即便没有“一二八”,也可能冒出个“一二九”。反正日本人就是要在上海挑事,搞得越大越好,把列强的注意力从东北吸引到上海。
即便有周赫煊提醒,上海方面也难以应付,最后轰轰烈烈闹一场,继而不了了之。
上海的情况暂且不提,东北那边,土肥原贤二已经卸任沈阳伪市长职务,即将调往哈尔滨出任特务机关长,他的目标是对付黑龙江的抗日义勇军。
关东军虽然已经占领黑龙江的大部分城镇,但义勇军的反抗却很激烈,分别有马占山、苏炳文、张殿九等部,其中以马占山实力最大、名头最响。
马占山的本职是黑龙江黑河警备司令,九一八事变后,他自任黑龙江省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当众宣布:“倘有侵犯我疆土,及扰乱我治安者,不惜以全力除之,以属我保卫地方之责。”
马占山的口号喊得响亮,并且跟日寇血战三天两夜,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全国人民因此受到鼓舞,自发组织慰问团、后援会,给黑龙江的抗日义勇军捐款捐物,更有许多青年学生投笔从戎,组建“援马抗日团”参加抗战。
张学良见马占山影响力极大,不仅默认了马占山自领的职务,还派人秘密支持马占山的抗日活动。
只可惜,土肥原贤二到达黑龙江后,很快便利用军事威胁和政治利诱等手段,把马占山弄得进退两难。
马占山手下并没有奉军精锐,都是些地方守备团、屯垦兵和警察部队。面对土肥原贤二的威逼利诱,以及义勇军内部军心不稳,马占山很快就投降了,并亲自出任伪满洲国的军政部长。
历史上的盖棺评价,把马占山此举定义为诈降,咱们就不去推翻这个结论了。
但不可否认,马占山的诈降举动带来极坏的影响,因为他属于积极抗日的招牌。这块招牌一倒,瞬间就使得许多义勇军部队跟着投降,也极大的打击了全国民众的抗日热情。
即便以后马占山继续扯旗抗日,也无法弥补诈降带来的恶劣影响。
再说锦州那边,1932年元旦,关东军从三面向锦州发动总攻,坚守两个月的张学良终于扛不住了。
已经下野的常凯申,多次密电张学良严守。顾维钧等老友,一天连发数封电报,求情张学良不要放弃锦州。可惜大势已去……
张学良已经无力再打回沈阳,继续抵抗也只是徒增伤亡而已,他力排众议地放弃锦州,把部队全部撤回山海关内,此举标志着东北全部沦陷。
东北沦陷!
这个消息仿佛一道惊雷,在神州大地轰然炸响,全各国地的游行和请愿活动层出不穷,有血性的汉子干脆自发跑到东北去抗日。
至于南京国民政府,呵呵,自常凯申宣布下野后,已经改组为“合议制”。由林森担任政府主席,孙科担任行政院长,张继担任立法院长,伍朝枢担任司法院长,戴传贤担任考试院长,于右任担任监察院长。
这些人“合议”主持国家大事,然而除了争吵以外,根本议不出什么真正的决策。
更何况,常凯申也不是吃素的。他虽然已经宣布下野,却提前在军队和要害部门布置了亲信,中央军只有常凯申自己才能调动。
常凯申这次以退为进的手段很高明,以前他被扣上“不抵抗”的屎盆子,根本就百口莫辩,成为各派势力攻击的焦点。现在他一下野,那些派系势力就立刻混战起来。
陈济棠倡议“西南五省大团结”;何成濬发起“九省联防”;张学良跟阎锡山、冯玉祥讲和,暗中筹划“北方六省大联合”,国党出现四分五裂的局面。
在内忧外患的强大压力下,孙科被迫辞去行政院长职务,亲蒋派趁机提出“迎回常凯申”的议案,并立即得到通过。
南京国民政府连忙给常凯申发去邀请,希望总司令能够赶快回来领导国家。
常凯申扭扭捏捏就是不表态,嘿,你们要我走就走,你们要我回就回?等着吧,老子还没休息够呢——他希望得到更大的权利。
……
冯庸大学,北平临时校址。
冯庸大学抗日义勇军,就在今天誓师出征!
操场上,由两百多名大学师生组成的义勇军,正整整齐齐的站着等待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