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535节

女学生默然,最后弱弱地说:“只要人人都国出力,总有一天中国可以见到‘赛百味’吧。”

周赫煊听着这对年轻人的对话,忍不住苦笑着摇摇头。如果他不是穿越者,恐怕目睹了民国的现状,也看不到一丝中国繁荣富强的希望。

放映厅里的灯光熄灭,一道光束照在大荧幕上,好莱坞大片《红尘》开始放映了。

美国《红尘》一共有两部,眼下这部是1932年的初代版。故事发生在中南半岛的橡胶园,男主角是橡胶园工人,女主角是他性格放荡的女友。有妇之夫的女配角爱上了男主角,然后扯来扯去,变成了乱七八糟的四角恋爱关系。

不得不说,年轻时的克拉克·盖博真是帅,不仅面貌英俊,而且一身流线型的肌肉足以让女人尖叫——不愧是未来的好莱坞电影皇帝。

电影的整体剧情和节奏还算不错,放到几十年后也能看,就是情欲味道太浓了,中国观众看了难免会感到尴尬。

特别是女主角的饰演者珍·哈露,即便不脱衣服不露点,也能把男人看得暗暗流口水。这个角色本来是嘉宝出演的,但嘉宝演不出那种性感和侵略性,最后只能换成肉弹美人哈露出镜。

周赫煊听到旁边的女学生低声说:“真是太下流了,怎么可以大庭广众的放这种电影!”

男的也有些尴尬,不过强行解释道:“你不要太封建传统,早就提倡解放思想了,这种事情在美国不算什么。”

“真丢人!”女学生嘴上这样说,眼睛却盯着银幕上的克拉克·盖博,那流着汗的健康肌肉,在阳光下是那么容易让女人心跳加速。

周赫煊倒是完全没有任何反应,对于受过岛国动作片洗礼的穿越者来说,这种程度的情欲电影只能算小儿科,后世随便找出一部爱情片来都比它出格。

等到电影结束,观众迅速地涌出放映厅,似乎多停留片刻都显得十恶不赦。

周赫煊笑着问费雯丽:“你觉得这部电影如何?”

费雯丽说:“还算不错,就是太过低俗了,在英国放映肯定不受欢迎。”

周赫煊笑道:“这是今年美国最卖座的电影。”

费雯丽评价道:“男主角的表现很亮眼,英俊帅气,而且演技不俗。”

周赫煊差点哈哈大笑起来,历史上的经典影片《乱世佳人》,就是克拉克·盖博和费雯丽一起出演男女主角,拍摄期间还传出各种绯闻。然而两人互相看不顺眼,盖博常常讥讽费雯丽是个脑子有问题的女人,费雯丽为了恶心盖博,故意在拍吻戏前狂吃大蒜。

白瑞德和郝思嘉在银幕上的拥吻多浪漫,多经典啊,可是观众看到的都是假象。拍摄时的克拉克·盖博,一定在强忍着刺鼻的大蒜味道,极不情愿地亲吻一个让他无比讨厌的女人,还不得不装出一副享受的表情。

第五百二十章 中国电影二三事

周赫煊带着帽子走出放映厅,帽檐压得很低,这样不用担心被人认出来,毕竟他的照片经常出现在报刊杂志上。

这种打扮并不奇特,来看电影的男人,至少有三成戴着帽子。

戴帽子似乎是这个时代的潮流,无论欧美还是亚洲,男人女人出门都喜欢戴帽。几年前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制服条例》,甚至有专门的带帽规定,比如学生、公务人员在正式场合必须戴帽,夏天戴白色帽子,冬天戴黑色帽子,颜色错误是要被嘲笑的。

周赫煊现在戴的就是一顶男士礼帽,圆乎乎的类似于飞碟形状,帽檐上方还箍着一圈丝带。这种帽子在民国影视剧里很常见,比如谍战剧的地下党接头,主角往往是穿着长衫、戴着礼帽,摘帽时从帽子里掏出一张字条悄悄传递。

周赫煊顺着人潮出去,看完《红尘》的观众脸色兴奋,却憋着不肯提电影内容。而那些看完《神女》的观众,则一个个义愤填膺,不少人边走边讨论剧情。

“那个流氓太可恨了,简直就是人渣!”

“可不是?要我说啊,就该早点报警把他抓走。”

“报警有个屁用,最多关进去几天,等放出来以后女主角更惨。”

“阮玲玉演得太好了,看到她在电影里被欺负,我忍不住就想哭。”

“还是周先生编的故事好。”

“你们看过《神女》的原著小说吗?”

“没怎么看懂,跟电影完全是两个故事。”

“原著小说里也有这个情节,不过写得更隐晦凌乱,而且原著女主角比电影更惨。”

“……”

从这些观众的反应来看,电影版《神女》无疑是成功的,极大地调动了诸多观众的情绪。当然,美国大片《红尘》也很成功,一个个看得红光满面,就跟80年代的人在录像厅里看小电影一样刺激。

就在周赫煊带着费雯丽北上天津时,两部电影的口碑都发酵了,只不过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很多卫道士站出来猛批《红尘》,认为这部电影宣扬的是淫秽思想,并呼吁政府禁止放映这样低俗的影片。当局表示很为难,一边碍于舆论的压力,一边又碍于美国电影商的压力,最后只能选择一个折中的做法:《红尘》只能在特定的大戏院放映。

而《神女》则获得人们的一致认可,特别是里面反应的社会问题,引起广泛的社会大讨论。妓女的儿子有没有受教育的权利?父母的职业不正当,子女长大之后就一定是坏人吗?

左联的机关刊物,把《神女》定性为一部反封建的进步影片。田汉甚至亲自写影评说:“电影跟书籍、报刊一样,也是传播思想的有力武器,是改造社会的良好工具。电影不应该只是情情爱爱的伤春悲秋,更应该反映底层人民的生活,反映尖锐的社会问题,《神女》为我们的电影工作者提供了优秀的参考。”

此时的中国电影人,以张石川和郑正秋为代表。两人虽然合作创建了明星电影公司,但他们的电影理念却各不相同。

张石川走的是商业路线,提倡电影“处处为兴趣是尚”,观众习惯看什么就拍什么,他的代表作是《火烧红莲寺》。而郑正秋却认为电影应该改良社会、教化民众,代表作有《劳工之爱情》。

但不管如何,两人还是以商业片为主,毕竟电影公司需要生存,现实文艺片远没有商业片卖座。

历史上,直到《神女》大获成功,又有教育意义又能大肆卖钱,终于掀起了拍摄社会问题片的风潮。其中也有左联在推动,左翼作家们创作精彩的剧本,联华影业公司负责具体的拍摄发行。

现在周赫煊将《神女》提前两年问世,同样获得无数观众认可,立即给罗明佑带来极大的信心,他主动跑去找田汉等人买社会问题片的剧本。

妨碍《神女》大赚特赚的,恐怕就只有放映问题了。

首都大戏院这种超级牛逼的所在,安装了最先进的有声电影放映设备,所以人们可以尽情的观看《神女》和《红尘》(《红尘》也是有声片)。但其他的影院就有些糟糕,只有罗明佑旗下的部分影院,以及明星公司旗下的少量影院,能够让电影发出声音来。

有声影院里的《神女》场次座无虚席,甚至有时候上午放映都爆满,但无声影院的老板们却只能干着急。最后只能采用补救的办法,重新制作无声电影拷贝,在关键情节处增加对话字幕。

对此周赫煊只能苦笑,他好不容易投资拍了一部有声片,采用的还是最先进的有声电影技术。但大部分影院放映时,观众还是听不到声音,就好像后世拍出一部3d大片,结果寻遍全国都找不出几个3d放映厅。

《神女》热映之后,阮玲玉简直红得发紫,一举反超胡蝶跻身影坛一姐,成为联华影业公司绝对的台柱子。

与普通观众追捧明星不同,业内人士更关注《神女》的拍摄技术。因为这部电影采用了顶尖的有声技术,音质好得吓人,不像之前的国产有声片那样各种杂音,各种音画不同步。

张石川和郑正秋连忙打听情况,结果在知道有声胶片的价格后纷纷摇头——成本太高了,他们玩不起。

首节 上一节 535/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