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54节

北平女子师大,毕业班。

一位女学生挥舞着报纸冲进教室:“同学们,大新闻!”

“什么大新闻啊?”其他女生围过来问道。

那个女学生摊开报纸念道:“少帅筹款兴办教育,刀妃文绣断发明志!本报讯,昨日奉军少帅张学良召开宴会,宣布成立中华希望教育基金会,少帅本人亲自担任会长一职,副会长有冯庸、周赫煊和文绣……为节省开支兴办教育,本次舞会的所有饮料都是白开水……刀妃文绣在发言时,当场断发明志,立誓将终身服务于中国教育事业……中华希望教育基金会将致力于在全国开办免费小学,并为师生提供免费午餐。冯庸副会长表示,基金会的行政开支不得高于每年吸纳捐款的15%,对贪污、挪用捐款者严惩不贷……该基金会预计今年内,在直隶地区兴办30所希望小学,如今行政人员和教师紧缺,急待社会有识之士加入,共襄盛举,振兴国家!”

没等那个女学生念完,其他女生就已经围在她身边看报纸。只见头版头条上配有两张新闻图片,一张是张学良在演讲,另一张是文绣用剪刀割发。

特别是文绣那张照片,让女学生们热血激昂,当即就讨论开来:

“刀妃真乃奇女子,不仅登报起诉离婚,现在还断发明志为国家出力!”

“是啊,新时代女性正该如此。”

“家里催着我回去结婚,现在我要学文绣,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中国教育事业!”

“还有半个月就毕业了,我们都去希望教育基金会应聘教员吧。”

“怎么只办小学啊?”

“小学怎么了?基础教育也很重要的。”

“可我们读的是师范大学,去教小学的话有点浪费。”

“我管它大学小学,只要是为国家出力就好。”

“同去,算我一个!”

“……”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京津地区各大学校中,特别是女学生,被文绣断发的举动所感染,一个个都吵着要加入其中。

鲁迅先生如今还没离开北平,他准备教完毕业班再南下,前往厦门大学任教。当天上课时被学生们一番鼓动,鲁迅晚上回家就写了一篇杂文,题目为《试论中国教育之希望》:

“中国的现代教育,大抵要从晚清时候说起。庚子年间,洋人的枪炮声将西太后耳朵震聋,惶恐不安中颁布了癸卯学制,各类新式学堂遍地开花。这大约是在学德意志和日本的教育强国吧,可惜遮遮掩掩、畏畏缩缩,只学了些皮毛……

及至民国,我们终于也有了教育部,部长先生就是蔡元培君。我被蔡君邀请到教育部任职,历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教育部佥事,本想大展拳脚,却不免碌碌无为。大总统忙着做皇帝,革命党要护国护法,竟无一人关心教育。我等教育部职员连薪水也不能领足,又何谈教育兴国?直至今天,我都没弄明白,我这教育部佥事有何效用,每日点卯罢了……

靠政府办教育,那是决计不行的。就连北大都等米下锅,已然半年没发工资了,学员教授借钱度日,难以维持生计。

中国之教育还有个特点,无论南北皆以办大学为荣,小学堂多无人问津。只因办小学堂见效太慢,难获政绩,官员自然不肯下力气。倒是乡间富绅,每每有慈善之举,出资维持着地方私立小学,以邀声名……

今有中华希望教育基金会成立,以振兴基础教育为宗旨,出发点我看是极好的。我早年写过一篇《文化偏至论》,谈到立人和兴国的问题。立人要从孩童着手,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逆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新的孩子们,应该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有朝气,他们超越了过去,中国就赶上了未来……”

许广平也是女师大毕业班的学生,她拿着鲁迅这篇稿件,读罢之后,忍不住问道:“先生,你真的看好那个希望教育基金会吗?”

鲁迅抽着烟,摇头道:“难说,张学良是奉军少帅,他搞的团体,难免带着其他意图。我倒希望他们是真心为国。”

“中国基础教育真的很糟糕?”许广平问。

鲁迅皱眉说:“我在教育部当了几年佥事,对此非常清楚。就拿直隶最富裕的县举例,私立、公立小学堂共有28所,看似数量很多,但情况十分糟糕。最大的一所小学堂,教员12人,学生97人;规模最小的,教员1人,学生才13人。全县小学教员加起来大约80多个,学生人数还不满1000,全县一年的教育投入不足3000块。八成以上的孩童,都是没机会进学的。”

这个数据太离谱了,平均下来,每所小学一年的教育资金才107元,就这还是直隶地区最富裕的县。

许广平默然,良久才感慨道:“看来大力兴办基础教育,已经势在必行了。”

第五十三章 志摩

天津,南开大学。

一身西装的徐志摩,正在对学校师生宣讲着他的诗歌理念:“人有真好人,真坏人,假人和不中用的人。诗,也有真诗,坏诗和形似诗。真好人是人格和谐了自然流露的品性,真好诗是情绪和谐了自然流露的产物……诗的实质,即灵感、性灵和经验。不论是从爱人的眉峰间,或是从弯着腰种菜的乡村女孩的歌声里,灵感一到,戏法就出,结果是诗,是美,美得连诗人自己都惊讶……”

徐志摩在台上讲,学生们在台下记录,不时有人举手提出疑惑,徐志摩都轻松地逐一解答。

好吧,徐志摩其实是来赚钱的。

他即将和陆小曼结婚,但父亲徐申如坚决反对。后来勉强同意了,却提出要求,那就是徐志摩的结婚费用必须自行解决。

为了凑钱办婚礼,这段时间徐志摩四处接活儿,一个月下来要演讲七八场。

“啪啪啪啪!”全场鼓掌。

徐志摩朝台下弯腰敬礼,正待退去,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发问:“徐先生,你的诗歌可以救国吗?”

这明显就是来抬杠捣乱的,徐志摩脸色有些不好看,他回答说:“诗歌虽不能救国,诗人却可以爱国。”

又有学生问:“你对刀妃断发办教育怎么看?”

徐志摩说:“对于刀妃,我深感佩服。”

“南方革命军正在北伐,你认为他们能成功吗?”学生继续问道。

徐志摩说:“今天只谈诗歌,不谈政治军事。”

感觉不能再待下去了,徐志摩再次鞠躬,不给学生们提问的时间,直接退下台去。立即就有不少粉丝,捧着徐志摩的诗刊找他签名,其狂热程度不弱于后世追星。

夏日天气炎热,徐志摩擦着汗离开学校,叫辆黄包车送喜帖去了。他在天津也有几个朋友,这趟过来正好亲自上门邀请。

黄包车经过警察厅时,徐志摩见一群人围在路边,那里传出敲敲打打的声音。

“嘛呢?”

“在钉捐款箱。”

“是刀妃!”

“刀妃也来了,大家快来看啊!”

首节 上一节 54/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