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627节

鲁迅提醒道:“我们这代人的目标,不止要抵御外侮,更要改造这个国。周明诚这首歌,诚然使人热血沸腾,但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

鲁迅一向认为,改造国家和国民,远比抵抗侵略者更重要。只要中国走上正轨,根本不惧任何敌人,就像日本和德国那样,地不大、人不多,但超高的国民素质却能带来国家民族的强盛。

鲁迅的悲哀在于,他完全看不到希望,特别是这两年,他已经心力交瘁得快崩溃了。

一方面来自于外部,国党的高压政治越来越恐怖。鲁迅这段时间要出版《二心集》,不得不删掉大量的文章,因为稍微跟政治沾边的都无法通过审查。用他的原话来说:“……在日报上,我已经没有发表的地方,黑暗之极,无理可说。我自有生以来,第一次遇见。”

另一方面来自于左联内部,冒险主义带来矛盾重重,就连郁达夫都被左联逼走。鲁迅一边承受着压力,一边又要安抚成员,若没有他的努力,左联这个组织早就散架了。他后来见到冯雪峰的第一句话是:“这两年我被他们(冒险主义者)摆布得可以。”——长征期间,鲁迅几乎是以一人之力独撑左联。

鲁迅在新中国的地位,那真不是白来的。

鲁迅甚至对冯雪峰说过这样的话:“你们来到时(指建立新中国),我要逃亡,因首先要杀的恐怕是我。”他对未来的看法很明确,但依旧选择坚持斗争,因为他知道中国不变不行,而只有共党能成功的改变中国。

欧阳予倩听了这两首歌,激动地问道:“为什么不请周赫煊加入我们(左联)?他这样的爱国者应该吸纳进来!”

鲁迅笑道:“他不会答应的,他的想法我能理解,因为几年前我也那样想。”

田汉突然说:“周明诚在美国和南京那边都有影响力,不如请他营救丁玲女士!”

丁玲是去年5月份被特务逮捕的,如今已过去一年多时间,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营救,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丝毫进展。

“他这人明哲保身,恐怕不会答应。”鲁迅说。

欧阳予倩道:“不试试怎么知道?”

鲁迅吸着烟,认真的想了想:“美国记者斯诺,这段时间正好在上海,不如请他去联络一下周明诚。”

“这是个好主意。”田汉点头道。

第六百一十二章 禁歌

南京,外交部。

行政院长汪兆铭先生,正在做一场主题为《破落户与暴发户》的演讲。他一手按着主席桌,一手举起伸出食指,风度翩翩地说道:

“最近数月以来,国内思想界发生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便是中国何以衰落到这样的地步……这个问题,自然是因痛心国难而起,因为痛心国难,进而求解救国难的方法……

一部分人说,还是中国民族丧失了自信力,忘记了自己有四千多年的文化,妄自菲薄,根本提不起勇气……另一部分人说,这是中国民族缺乏反省,因为中国四千年的文化比起欧洲来,实在低下,中国民族应该痛彻反省……《独立评论》最近几期,胡适之先生对于此点,说得最为痛切。”

汪兆铭扫视着外交部众官员,看到大家都在侧耳倾听,他继续说道:“中国古代的文化,比起欧洲古代的文化,是各有特色呢?还是低下呢?这个问题,让给研究古代文化史的人去比较,我们不欲讨论。但中国是有自己的文化,是无可疑的。我不欲与欧洲有文化的国家相提并论,只与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国家,如日本,相提并论……”

经过反复的比较,汪兆铭得出一个结论,即:中国是破落户,日本是暴发户!

然后,汪兆铭又引申下去,认为中国这个破落户,还生活在祖宗的荣光里,没有奋发图强的斗志。所以每到危急存亡的时候,仍然抱着听天命的观念,懒惰不堪,不以为耻。所以,一个破落户的子弟,远不如一个白手起家的人那么奋发有为——中国人不如日本人有斗志。

又用无数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以后,汪兆铭说出最后一段话:“白手固可以起家,破落户何尝不可以中兴?只要除掉了骄傲的心理,比较得清楚,努力的去做,做成一个现代的国家,这是现在救亡图存的唯一方法,而发扬祖宗文明,也就于此解决了!”

“啪啪啪啪!”

全场掌声雷动,外交部的官员们集体起立,足足拍了五分钟的巴掌。

这段发言很正能量,是在告诫国民,要抛弃天朝上国的观念,接受先进的思想和事物,努力去奋发图强。至于这段发言歪屁股的内容,比如无限推崇日本和德国,则被大家给无视了,或者说被大家认可了。

汪兆铭带着微笑下台,外交部长张群立即迎上来,笑呵呵地说:“汪院长,部里已经准备好宴席,还请务必赏光。”

“不必了,如今国难当头,我们这些当官的应该以身作则、厉行节俭。”汪兆铭大义凛然地说。

张群连忙拍马屁:“还是汪院长境界高!”

张群是常凯申的人,汪兆铭不想得罪,但也不想走得太近。他语重心长的叮嘱几句,让张群做好民国的外交工作,然后就带着人打道回府。

小轿车载着汪兆铭从外交部出来,街边的露天广播正在播报新闻。突然间,只听播音员说道:“下面这一首歌,是著名学者周赫煊先生亲自创作并演唱的《万里长城永不倒》……”

汪兆铭刚开始并不在意,但当听到“历来强盗要侵入,最终必送命”、“岂让国土再遭践踏,个个负起使命”等歌词时,他立即勃然变色,生气道:“徐恩曾在搞什么?中央广播电台居然播放这种歌曲,会引起外交纠纷的!快给我掉头,去电台!”

路上的行人,纷纷驻足聆听,好些人听完歌以后,已经激动得热泪盈眶。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这歌词写得好啊!”

“周先生不愧是大诗人,写歌都写得如此豪迈。”

“可惜长城抗战还是输了,唉!”

“叹什么气?长城抗战虽然输了,但咱们中国有四万万同胞,日本鬼子敢打过来,一人一口唾沫也淹死他!”

“说得好,只要小日本敢来,包教他有来无回。”

“这首歌真好听,哪里有唱片卖的?”

“你没听夜莺(播音员刘俊英,美名夜莺)说啊,那是百代公司的唱片,百货公司里有卖的。”

“嘿,我要去买一张,这首歌听着有劲儿。”

“……”

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部和中央广播电台,地址都在后世的南京鼓楼区。只几分钟时间,汪兆铭就坐车来到了广播电台,他怒气冲冲地走进去,兜头就问:“你们徐主任呢?让他出来见我!”

徐主任就是徐恩曾,中央广播电台主任,也可以称呼为台长。

台里的一位科长听到汪兆铭来了,忙不迭的跑来招呼,硬着头皮说:“汪院长,徐主任不在,你有什么吩咐吗?”

“不在台里?嗯,混账!”汪兆铭生气道。

那位科长赔笑道:“徐主任确实不在,您有事就吩咐我。”

汪兆铭还真不敢拿徐恩曾怎么样,因为徐恩曾是CC系的,是陈果夫、陈立夫的心腹。徐恩曾不仅是中央广播电台的台长,还是国党中组部总务科科长兼调查科科长,他曾经诱使顾顺章叛变,差点把位于上海的中共中央连根拔起。

怎么说呢?

首节 上一节 627/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