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635节

学术造假、虚假赈灾、侵吞善款、下流好色……周赫煊的私德被全方位攻击。

一时间,周赫煊、阮玲玉、张达民的三角绯闻传得沸沸扬扬,周赫煊的自私虚伪也尽人皆知。

周赫煊对此毫无防备,被整得有些懵逼了,三人成虎、积毁销骨,任凭《大公报》、《申报》如何解释也说不清楚。

同时,周赫煊也回过神来,知道背后阴他的人不是唐季珊,因为唐老板根本没有如此能量。

好在周赫煊朋友众多,包括徐志摩、胡适、沈从文、王国维、朱自清、陈寅恪、林徽因等人在内,陆陆续续有20多位文化名人,主动站出来帮周赫煊说话,以人格保证周赫煊并非谣传中那样的人。

无数不明真相的围观者卷进来,在报纸上展开大讨论,搞得普通读者莫衷一是,不知到底该相信谁才好。

……

向哲浚整理好文件准备下班,刚走出自己的办公室,就听几个属下在悄悄议论——

“想不到周赫煊是那样的人,简直虚伪透顶!”

“我倒觉得没什么,才子嘛,哪有不风流的,更何况人家是真有本事。”

“呵呵,有本事就不会学术造假了。”

“你有没有脑子?周赫煊和汤因比是好朋友,两人还曾同游天津、上海。《申报》不是都辟谣了吗?那篇论文是汤因比先生和周先生联合署名的,《东方学报》纯属无端抹黑。”

“《申报》说什么你就信?”

“不信《申报》,难道该信花边小报?”

“……”

向哲浚听不下去了,猛地咳嗽两声:“咳咳!”

那几个属下立即问候:“检察长好!检察长下班了?”

向哲浚点点头,带着批评的语气说:“记住,你们都是检察官,一切要讲证据,莫学那些乡野村妇乱嚼舌头!”

一个下属好奇问道:“检察长,你对周赫煊的新闻怎么看?”

向哲浚想了想说:“我在北大教书的时候,曾经见过周明诚几次,他不像是那种卑鄙小人。再说了,不管他有没有虚报捐粮数额,人家好歹捐过,救活了许多受灾百姓。他创立的留学基金,每年资助的留学款已经增加到20万大洋,这也是有目共睹的。周先生是一个对国家、百姓有贡献的人,大家在议论的时候,最好还是留些口德。”

“检察长教育得是!”

“还是检察长明察秋毫啊!”

下属们纷纷拍马屁。

向哲浚掩藏着心中的厌恶,提着公文包很快下楼。他虽然是上海地方法院的首席检察官,但自己没有私家轿车,每天上下班都是乘电车。

在电车上找了个位置坐下,向哲浚又听到有人议论周赫煊。这些路人的档次明显要低得多,关注点全都集中在周赫煊的私生活上。

“喂,你听说了吗?周赫煊跟阮玲玉有一腿呢。”

“谁还不知道?早就传遍了。原来阮玲玉是有夫之妇,被周赫煊勾搭上了,两人一起侵吞了张达民的家产。”

“尽胡说,周先生一年要捐十几万大洋,他能看得上张达民那几个臭钱?”

“你还别不信,报纸上都说了!”

“报纸上还说张达民是个败家子呢,吃软饭的,骗了阮玲玉好几万拿去吸鸦片。”

“你们都没说到重点,今天我看《民国日报》,说是前清的皇后婉容,现在也成了周赫煊的姨太太。当时溥仪把周赫煊当朋友,周赫煊却把婉容拐跑了!”

“这事干得漂亮!”

“勾引别人老婆还漂亮?你什么人啊!”

“像溥仪这种大汉奸,就该妻离子散。别说勾引他老婆,就算杀他全家我都要鼓掌叫好。”

“说得对!我虽然不耻周赫煊的人品,但他勾引婉容这件事,实在是太解气了!”

“诶,你说前清皇后睡起来是什么滋味?肯定跟普通女人不一样。”

“龌龊下流!”

“嘿,你骂我干嘛?”

“……”

向哲浚无奈的摇头苦笑,为周赫煊感到深深的悲哀。一个利国利民的大学者,不应该受到如此对待。

回到家中,儿子正在乖乖看书,未婚妻周芳系着围裙出来,微笑迎接道:“一哥回来啦,快去洗手,马上要吃饭了。”

向哲浚也是民国吊丝逆袭的典范,他出生在湖南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成为留美博士,现在还做了上海法院的检察长。他虽然丧偶,且有一子,但未婚妻却是白富美,未来岳父更是国党元老、民政委员周振麟。

吃饭的时候,周芳看出向哲浚有心事,关切地问:“一哥,遇到棘手的案子了?”

向哲浚终究没有忍住,倾吐道:“芳妹,你看这几天的报纸了吗?关于周明诚的。”

“当然看了,现在所有报纸都有他的新闻。”周芳说道。

“他是被人故意抹黑的,而且我知道是谁在搞事。”向哲浚说。

周芳虽然受过高等教育,还担任着小学教务主任之职,但她也是女人,女人天生八卦,连忙兴致勃勃地追问:“是谁在背后诋毁啊?”

“我的顶头上司杨肇熉。”向哲浚说,“我亲耳听到杨肇熉跟周佛海通电话,两人商量着如何搞臭周明诚,他们甚至还提到了汪兆铭。”

周芳倒吸一口凉气:“嘶,原来是汪兆铭,难怪《中央日报》也发表了相关社评。”

向哲浚询问着未婚妻的意见:“芳妹,你说我该不该去找周明诚,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他?”

首节 上一节 635/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