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648节

范鹤言也看到了那条横幅,连忙在落地之前让出位置,转身对梅兰芳说:“梅老板,您走前边来吧。”

“也好。”梅兰芳笑了笑,并不在意。

于是乎,场面就显得有点怪异了。

周赫煊和梅兰芳同时踩到地面,宋子文和范鹤言紧随其后,好像是他们的跟班一样。

没办法啊,只有周赫煊、梅兰芳在美国名气响亮,美国佬也只认他们两个。至于宋子文,呵呵,十九路军的蔡廷锴都比他更受欢迎——十九路军的英勇抗日事迹,在美国有大范围报道,蔡廷锴访美时,旧金山市长也是亲自到码头迎接的。

宋子文真正在美国扬名,是1940年之后,以外交家的身份被美国人所熟知。

旧金山市长罗士,率先领着政府官员走过来,热情地握手道:“周先生,梅博士,我代表旧金山市政府,热烈欢迎两位的到来!”

梅兰芳笑道:“谢谢,本人非常荣幸能再度访问美国。”

周赫煊则说:“罗士先生客气了,我从小在美国长大,美国也是我的故乡,我只是回家而已。”

“哈哈,那么,欢迎回家!”罗士大笑。

周赫煊这才开始介绍:“罗士先生,这位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宋子文先生,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博士。”

罗士还真不清楚宋子文是何方神圣,但哥伦比亚经济博士的头衔亮出来,足以引起他的重视,立即握手道:“欢迎宋博士来访!”

“谢谢!”宋子文瞟了周赫煊一眼,他对周赫煊的介绍还是很满意的——没说他是老蒋的舅子。

周赫煊又介绍了范鹤言,刻意避开其中央银行的职务,只说范鹤言是报社主编和古董专家。

罗士则介绍了身后的一众官员,以及美国艺术、文化界的代表,双方交流一番后,司徒美堂也带着华侨代表上前迎接。

“老先生,好久不见!”周赫煊抱拳道。

“好说好说。”司徒美堂捋着胡子大笑,接着又对梅兰芳说,“梅老板,我对你可是日夜盼望,终于又能一饱耳福了。”

梅兰芳道:“承蒙老先生抬爱。”

司徒美堂对宋子文和范鹤言就没那么客气了,只不咸不淡地说:“你好。”

周赫煊好笑道:“老先生,宋博士是国党里边的反日派,他主张积极抗战的。”

“真的?”司徒美堂的态度立即大转弯,连忙再次握手,“宋博士,老朽怠慢了,你不要介意。”

宋子文只能苦笑:“无妨。”

自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美国洪门就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发起海外华侨募捐支持祖国抗战。司徒美堂甚至亲自带着募捐所得钱物,坐船到上海慰问十九路军,并公开严厉谴责常凯申的不抵抗政策。

至于宋子文,他并没有公开宣扬抗战思想,只是反对无谓的内战,主张全力发展国家经济,积蓄国力来应对将来的中日战争。即便如此,宋子文已经算是非常难得的“反日派”了——他的经济政策得罪了太多官员,被政敌“污蔑为”激进反日。

宋子文只知道周赫煊在美国很有名气,但直到此刻,他才有了直观的感受。

从码头至酒店,访问团所到之处,不管是华人还是美国人,都对周赫煊热情款待、礼敬有加。旧金山的市长罗士,干脆成了周赫煊的跟班导游,说话时带着无限的敬意。

宋子文完全想不明白,周赫煊就一个历史学者兼作家,为什么能让美国人如此崇拜?学者和官员还好理解,或许是崇拜周赫煊的学识才华,但为何普通的美国百姓也那么欢迎周赫煊?

很简单,因为《泰坦尼克号》已经风靡全美,各种改编戏剧演了无数场,仅凭这本小说就能让周赫煊受到美国佬优待了。

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中华戏院

旧金山唐人街有两家著名戏院,一个叫大中华戏院,另一个叫大舞台戏院,早在清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张了。大中华戏院有着革命党的背景,大舞台戏院的后台则是保皇党,两家戏院水火不容,就连各自的艺人也禁止互相走动。

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支持革命党的大中华戏院生意更加兴隆。从孙中山在美国号召推翻满清,到胡适在美国为抗战而奔走,大中华戏院都是极佳的演讲舞台,贯穿了整个中华民国的历史。

周赫煊这次访美造势的首站,便选在大中华戏院。

“当当当当……”

舞台上的锣鼓响个不停,周赫煊、宋子文、范鹤言、司徒美堂、罗士等人坐在前排,身边都是本地的华侨和文艺界代表。

此刻正在表演的是一出粤剧,叫做《爱国儿女》,听说是1927年为了倡导三民主义,大中华戏院重金聘请高手创作的。台上的演员有很多,但周赫煊只认识其中一个小伙——关德兴,未来香港大荧幕上的初代黄飞鸿。

罗士这个美国佬听得摇头晃脑,似乎对中国戏曲很感兴趣。其实周赫煊很想问他:“市长大人,你能分清楚京剧和粤剧的差别吗?”

宋子文则是瞌睡连连,强打着精神把戏听完。他在上海出生,很小就去了美国。别说粤语,他连国语都说不利索,平时写文章皆用英文,然后让秘书翻译成中文。

“好!”

戏院里喝彩声四起。

周赫煊旁边不远处,一个女人喊得很大声,举起双臂使劲鼓掌。她叫刘科伦,芝加哥那边的舞蹈明星,曾在淞沪之战时发起义演,将所筹款项全部捐给十九路军。

坐在刘科伦旁边的女人叫黄澄华,革命家黄兴的女儿,这些年一直侨居美国。她曾经变卖自己的首饰,把钱汇给十九路军并附上誓言:“倘外侮日亟,余将为国服务,虽死不辞!”

今天这场演出邀请了很多爱国华侨,比如美洲侨领之一的谭光中。“一二八事变”后他也发起过募捐,并致函南京政府:“倭寇吞满,据榆侵热,蚕食我国,不尽不止。望即尊重民诀,集中人才,全国动员,决死抵抗,毋畏敌苟安,负亡国重罪。倘奋起抗战,全国民众,当实力相援。”

十九路军不仅在中国奋起抗战,在国外的宣传也玩得很溜,还聘请过华侨担任宣传秘书,专门负责与西方交涉。至少在美国,此时就有很多民众知道,中国有一支部队曾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

粤剧《爱国儿女》表演结束后,又是一出叫做《还我河山》的粤剧,同样是大中华戏院新编的进步剧。

紧接着,孟小冬、费雯丽登台演出,表演新编京剧《花蕊夫人》。

费雯丽这回脸上画了油彩,看不出是个西方人,表演得只能算中规中矩。但孟小冬却一鸣惊人,都没来得及开口,只凭身段、步伐和手势,就把一群海外戏迷给镇住,举手投足间表现出不输给梅兰芳的大家风范。

孟小冬手捋长髯,偏头唱道:“洛阳牡丹甲天下,我叫成都变洛阳。美人啊……”

“好!”

司徒美堂猛拍巴掌,惊叹连连:“这嗓子,绝了,不知是哪位大家!”

范鹤言小声提醒道:“基公,台上那位老生,正是周先生的夫人孟小冬孟老板。”

首节 上一节 648/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