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697节

十多分钟后,诺贝尔文学奖主席霍尔斯陶穆亲自唱票:“尤金·奥尼尔1票,尤金·奥尼尔2票,尤金·奥尼尔3票……”

该死!

霍尔斯陶穆的脸色极为阴沉,心里早已怒火中烧——除了尤金·奥尼尔,还是尤金·奥尼尔,那该死的美国佬凭什么获奖!

决选第一轮投票的结果是:尤金·奥尼尔11票,周赫煊4票,剩下三位提名者各1票。

总共有18张选票,得票超过半数者即可胜出,尤金·奥尼尔已经超过获奖标准,这场表决前所未有的顺利。

约翰·贝里曼笑道:“主席先生,请宣布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人吧。”

“我觉得还可以再投一次。”霍尔斯陶穆语气冰冷地说。

“并不需要。”约翰·贝里曼耸耸肩,“第一轮投票的结果显而易见,奥尼尔得奖了,有11位院士把票投给他,这是压倒性的胜利。”

“我说再投一次!”霍尔斯陶穆猛拍桌子。

福格尔·克维斯特皱眉道:“主席先生,这不符合规则,今年的评选结果已经很明显了,你没有权利要求重新投票。”

霍尔斯陶穆冷笑着说:“别忘了,我不仅是诺贝尔文学奖主席,还是瑞典文学院的常务秘书。如果各位不答应重新投票,那么我有权利代表瑞典文学院,取消今年的评奖!”

众人面面相觑,都是一脸愤怒又无奈的表情。

霍尔斯陶穆的做法确实符合规定,根据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章程,瑞典文学院可以决定每五年停颁一次,文学院常务秘书有这样一票否决的权力。

约翰·贝里曼极为不满道:“为什么尤金·奥尼尔不能获奖?我需要一个解释!”

地理学家、考古学家兼旅行作家斯文·赫定说:“奥尼尔先生,确实是一位杰出的戏剧家,但他偏爱描绘错综复杂的感情,偏爱处理错综复杂的情节,但他的艺术技巧又不能胜任这种复杂性。所以我认为,奥尼尔先生的作品娱乐性很高,但艺术性显然不够拿奖。他的作品涵盖面相当窄,观众看一部或许新奇,看上好几部就索然无味了。奥尼尔先生,他的作品毫无格调可言!”

霍尔斯陶穆就更加直白:“尤金·奥尼尔的戏剧,只是一些市井消遣玩物,他不配拿诺贝尔文学奖。”

约翰·贝里曼生气道:“奥尼尔先生是美国民族戏剧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反映了美国社会,反映了美国的民族精神。他用物质繁荣与精神荒原的对比,催醒美国人进行反思,他是个伟大的文学家!”

霍尔斯陶穆讽刺道:“或许吧。对你们美国人来说,尤金·奥尼尔的作品已经难得有思想性了,确实是美国的大师。但这里是欧洲,尤金·奥尼尔根本没资格谈文学、谈艺术!”

“你这是歧视美国!”约翰·贝里曼狂怒。

霍尔斯陶穆笑道:“这不是歧视,这是事实。”

在二战以前,美国一向被欧洲视为文学艺术的荒漠,被人看不起实在太正常了。

“咳咳!”

斯文·赫定咳嗽两声,说道:“争吵是无意义的,我来说说周赫煊先生吧。相比起奥尼尔先生的作品内容单一、范围狭窄、技巧平庸,周先生的作品内容繁多、范围广阔、技巧惊人。特别是《神女》和《狗官》,那种现实魔幻主义的表达手法令人惊叹,在文学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不管这些。”约翰·贝里曼怒气冲冲,“我只知道,第一轮投票已经有结果了,尤金·奥尼尔得到超过半数的选票,他是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两边扯了半天都没结果,福格尔站起来说:“那么,大家下周四再见。”

诺贝尔文学奖的决选投票每周进行一次,投票时间恒定为星期四,发起第二轮投票还得等上一个星期。

“散会!”霍尔斯陶穆面无表情地宣布说。

霍尔斯陶穆并非有多看重周赫煊,他只是讨厌尤金·奥尼尔,不想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那个愚蠢的美国佬。他看不起美国文学,甚至看不起约翰·贝里曼等美国文学家,他宁愿把诺贝尔奖颁给一个中国人,也不愿颁给肤浅的美国佬!

从1901年到21世纪,除开战争因素导致诺贝尔文学奖停颁以外,1935年是唯一被瑞典文学院主动取消的。历史上,这一届的诺贝尔文学奖没有得主,原因很简单,只是霍尔斯陶穆讨厌获奖者而已。

人家不仅是诺贝尔文学奖主席,还是瑞典文学院的常务秘书,有那种看谁不顺眼就一票否决的权力。

当周赫煊和张乐怡抵达伦敦时,瑞典文学院已经结束了第二轮投票表决,结果是:尤金·奥尼尔10票,周赫煊8票。

尤金·奥尼尔再次成为最终获奖人,但霍尔斯陶穆还是不满意结果,强烈要求进行第三次投票表决。约翰·贝里曼当然不同意,他已经气得摔桌子了,可惜霍尔斯陶穆是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他有停颁这届诺贝尔文学奖的权力。

要么把奖颁给其他人,要么就取消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威胁足够大,在座的投票者没人愿意彻底撕破脸。

于是,又有了第三次投票。

第六百八十四章 万人迎接

中国驻英公使馆,此时已经升级为大使馆。

当初灰溜溜跑来英国寻求援助的郭泰祺,不仅荣升驻英大使,还兼着国联中国代表职务。不但如此,他在英国广交朋友,在社交场合大出风头,人缘好得很,甚至被伦敦大学主动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当然,郭泰祺也变得更加骚包。此刻他穿着一身华丽礼服,头发输得油光可鉴,皮鞋擦得锃亮照人,正拄着文明杖在镜子前整理仪容。

“大使,李四光先生来了。”秘书走进来说。

郭泰祺对着镜子左右摆姿势,拨正领结道:“请他到会客室等我。”

又捣鼓了五六分钟,郭泰祺终于对自己的形象感到满意了,才拄着文明杖前往会客室,哈哈大笑道:“仲拱兄,你来得可早啊!”

李四光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见到郭泰祺的骚包打扮,顿时开玩笑说:“复初兄,你这是要当新郎官儿呢,收拾得够周正啊。”

两人以前是小学同学,多年老交情了,说起话来自然无所顾忌。郭泰祺乐道:“我当新郎官的时候,就没打扮得这么漂亮。今天咱们是要去迎接伟人,必须注意形象。”

所谓的“伟人”,自然是周赫煊,预计今天中午就能抵达伦敦。

至于李四光嘛,他去年就被邀请到英国,先后在牛津、伯明翰等八所大学做学术讲座,主讲内容是“中国地质”。在英国讲学期间,他分析了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发育的特点,并由此推测中国东部地区很可能找到石油。

李四光手里拿着一份《泰晤士报》,指着上面的新闻说:“复初,你有没有觉得很邪乎,最近英国的报纸整天报道周赫煊,都快把他捧成孔子、老子一般的圣人了。”

“有什么邪乎的?”郭泰祺高兴地说,“这是好事情啊,难得有中国人被提名诺贝尔奖,而且还是同时提名文学奖和医学奖。就算放眼全世界,也找不出如此荣耀者,西方媒体自然要使劲报道。再说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周先生在英国有多受欢迎。”

“这倒也是。”李四光点点头。

这半年多以来,李四光在英国八所大学讲座,遇到好多英国学生询问周赫煊的情况。在得知李四光和周赫煊认识时,那些学生对他更加尊重,甚至还有托他向周赫煊要签名的。

别的不说,只一部正在连载的《银河英雄传说》,就足够让英国学生们疯狂了。

首节 上一节 697/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