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818节

审判长丘成桐已经跑到了楼上阳台,看着下方的疯狂场面,惊恐道:“我就说不要搞公审,不要搞公审,这哈安逸了,咋个收拾嘛!”

周赫煊笑道:“这样最好,真正按照程序来,有你们法院头疼的。”

“那倒也是。”丘成桐点头说。

刘从云骗的人太多,赃款难以统计和偿还,只要刘从云一天不死,就有无数受害者跑来法院要账。这些都是糊涂烂账,受骗者根本拿不出证据来,到底该退还给谁,退还多少,永远都别想理清。

现在爽了,刘从云死于众怒,查抄的那些赃款直接充公,可以用来办教育,或者用来买粮赈灾。

“轰隆隆!”

一声雷鸣,闪电破空,照亮了擦囊股�

雨滴很快洒落下来,轻飘飘的,稀稀疏疏,连头发都不能打湿。此时冬天都已经来临了,却是入夏以来第一场雨,千呼万唤的第一场雨。

“落雨了?”

“落雨了!”

小得不能再小的雨点,竟让疯狂的人们安静下来,大家不可置信的仰望天空,随即爆发出欣喜若狂的欢呼声。

周赫煊也有些惊讶,随即抢过铁皮喇叭,高声喊道:“罪魁祸首已经除掉了,四川的旱灾很快就能过去,大家要有信心,我们齐心协力一起度过难关!”

“周神仙!是周神仙在作法下雨!”

“周先生万岁!”

“早该杀刘从云了,这龟儿子惹了老天爷才不下雨!”

“……”

李根固和法院的一帮子官员,此刻齐刷刷看着周赫煊,眼神当中尽是敬畏之色。

丘成桐是日本留学归来的司法人员,本来是不信鬼神的,现在也喃喃自语道:“刘从云一死就落雨,莫不真是他搞得四川天怒人怨,老天爷才降下怒火?”

到了晚上八点钟,数万群众渐渐散去。

褚授良带着袍哥兄弟来到公审台,他本来还想补刀泄愤,结果看到眼前的几具尸骨,瞬间就没了兴趣,呸的吐口水说:“妈卖批,死得好惨!”

死得真的惨,只剩下骨架和内脏了,甚至有些内脏都被挖走。

似乎是受到天降甘霖的影响,大家都认为惩杀妖道是顺应天意,以至于刘从云及其弟子的血肉成了抢手货。甚至还有人造谣,说吃了妖道的肉可以得到苍天保佑,百病不生——今晚重庆城里,不知有多少家庭晚餐见肉。

“日鬼哦,老子的祖宅房契咋办?”褚授良这才想起正事。

“怕是要不回来了。”旁边的兄弟说。

确实要不回来,因为房契已经不知道销赃给谁,除非对方跑来收租,否则褚授良都不知道该找谁索要。

豪绅们的关系千丝万缕、盘根错节,市长李宏锟都不敢深究细查,只能惩治刘从云这个罪魁祸首,被骗的广大百姓还是自认倒霉吧。

当然,有些人是可以动的,比如第一个跳出来“献财”的罗泽洲。

这家伙跟着刘从云一起行骗,肯定赚了不少,而且光杆军阀一个,正好借机杀了除去后患。

罗泽洲当初做军阀的时候,一个川东北穷困小县,被他征税到六十年以后,居然盘剥出上百万家产。随着他的地盘扩大至七个县,积累的财富起码有五百万以上。而且这家伙鼠目寸光,弄到钱也不发展军队和民政,甚至还克扣军饷,竟闹得手下军官集体发动兵变。

杀了罗泽洲抄没家产,一部分充公,一部分赈灾,再拿一部分来分,各方面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

褚授良属于轻财重义那种江湖人,也不去想什么房契了,收起扁钻笑道:“哥子伙,老子今天高兴,一起去馆子喝几杯。我请客!”

“走起,走起!”袍哥兄弟纷纷响应。

三五杯下肚,有人问道:“大哥,你以后有啥子打算?”

“砰!”

褚授良猛拍桌子:“袍哥会越来越没得意思,被他几爷子搞得乌烟瘴气。老子不干了,周神仙是条汉子,明天老子就去投靠他!”

第七百九十九章 夔门

前来投奔周赫煊的,并非只有褚授良一人,此时长江上就飘来了三位,分别是:燕子王二、岭南飞虎袁巫九、鬼算子郑仁通。

自古以来,出川要道极为难走,有“险莫若剑阁,雄莫若夔门”之说。

从巫山至白帝,长江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百米,形同门户,名曰“夔门”。此处江水波涛汹涌,奔腾呼啸,仰望碧空,云天一线,更有暗礁无数。

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但在四川也必须遵循“蜀道难”的规矩。

特别是到了冬季枯水期,必须要有熟悉水文者领航,即便是现代化轮船也不能随意通过。那些暗礁太厉害了,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后,暗礁才被解放军炸毁无数,轮船可以畅通无阻了。

浩浩荡荡的运粮船,终于抵达夔门险关,全是些排水量在50吨以下的小船。今年长江上游干旱太厉害,水位低到了红线,大船根本不可能通过夔门段。

面对汹涌直泄的激流,那些小马力螺旋桨,无法给满载货船带来足够动力,那就必须借助纤夫的帮忙了。

两岸陡峭的山崖间,一个个纤夫正拖着绳索艰难前行。他们不论春夏秋冬,都是不穿衣服的,只在腰间缠一块白布遮挡羞处,身体与地面呈35度角,每一步都踩出千钧之力,大冬天的不停滴着汗水。

一艘排水量50吨的小船,至少需要二三十名纤夫,才能安稳通过瞿塘峡。周赫煊那50万吨救灾粮想运入四川,光是请纤夫拉船的钱,就要靡费无数,而且耗时极为漫长。因为纤夫的数量不够,必须拉完一艘船,再折返回去继续拉。

这次卢作孚动用了3000多名纤夫,几乎把鄂渝两地的纤夫请来一大半。

每队纤夫都有一个拉头纤的,侧着身子很少用力,主要负责观察水路。他可以通过江面的水纹,判断出水流水速和暗礁情况,一旦判断失误,就有可能把船员和纤夫全都带入死地。

头纤身边,又必须跟随一个号子。

头纤一边观察水路,一边跟号子交流,号子再通过号声指挥全体纤夫。

当经过一处险滩时,头纤立即对号子说:“准备起,要开干了!”

首节 上一节 818/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