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975节

跟一帮大佬做朋友很心累的,沃伦只能虚心求教,跟孙子一样听得连连点头认错。

雨果·戴森突然放下啤酒杯,问托尔金:“你的《新霍比特人》呢?我可是专门从伯克郡坐火车过来听你讲故事的。”

托尔金满饮啤酒说:“最近心情不好,家里水管爆了,《新霍比特人》已经停笔。”

“停笔?”雨果·戴森顿时怒了,“你去年说春天能写完最终章,夏天又说冬天能写完,到了秋天又说停笔了!你家的水管修好没?我帮你修,但必须把《新霍比特人》的最新章节写出来!”

托尔金遗憾道:“很抱歉,我最近卡壳了,完全没有灵感。”

雨果·戴森黑着脸说:“朋友,我想杀了你!”

托尔金摊手道:“那你就永远别想看到《新霍比特人》的结局。”

查尔斯·威廉姆斯连忙出来转移话题,问刘易斯:“你的《漫游金星》呢?”

刘易斯此时还没开始创作魔幻作品《纳尼亚传奇》,而是在写科幻作品《太空三部曲》的第二部。他可不像托尔金那个拖延症患者,当即拿起自己带来的稿件,一边喝酒一边朗读自己的新稿。

这是“淡墨社”的传统,成员们的新作在发表之前,都要在酒馆里朗读并让朋友评价,包括《魔戒》也是如此。

“啪啪啪啪!”

众人鼓掌,表示对《漫游金星》的新章节非常满意,并各种赞扬和吹捧。

刘易斯适当的表示了谦虚,笑着说:“当今的科幻小说家,我最佩服的就是周先生,他那部《银河英雄传说》简直就是伟大的现实寓言作品。”

恐怕原作者田中芳树,也想不到魔幻大师刘易斯会如此推崇《银河英雄传说》。

这部小说虽然被后世很多读者诟病为YY小白爽文,但放在二战前写出来,那就显得非常有意思了。里面各种影射希特勒,还讨论了法西斯、民主和战争,并在探讨“人类永远无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等反战问题,另外还涉及到更深层次的宗教哲学话题。

大家围绕着科幻文学吹了好半天牛逼,话题渐渐转移到奇幻文学上。先是讨论同样诞生于牛津的《爱丽丝梦游仙境》,接着又探讨如何在魔幻世界表现基督教义。

托尔金和刘易斯、威廉姆斯产生了争议,前者认为不该在魔幻作品中直接出现基督教和上帝,只需要阐述核心教义思想即可。而后两者则认为上帝无处不在,不应该架空一个没有上帝存在的魔幻世界。

接着三人又开始打赌,并约定各自写出不同的魔幻小说。

托尔金说完回头问周赫煊:“周先生,你的《神女》非常精彩,有很多宗教神话传说。有没有想过,以后直接创造一个魔幻世界,写一部伟大的魔幻作品?”

周赫煊乐道:“可以啊。我现在就能动笔,等战争胜利后拿出来发表。嗯,名字就叫《冰与火之歌》。”

第九百六十章 周赫煊的写作风格

周赫煊版本的《银河英雄传说》,其实在30万字以后就改得一塌糊涂了。所以他写得非常慢,而且很有可能全书超过500万字还没法完本,反正周赫煊自己感觉是越写越坑。

田中芳树的原版本属于“太空歌剧式长篇架空历史小说”,抛除一堆冗杂的定语,它就是一本“歌剧式小说”,也可以叫“英雄骑士小说”。所以,《银河英雄传说》里面的主角地位崇高,甚至可以扭转历史的方向,就像诸葛亮之于《三国演义》。

最开始的时候,周赫煊只是照抄原文,可抄着抄着就觉得没意思了。

自从穿越以来,周赫煊经历了军阀混战、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日寇入侵、全民抗战,也结识了常凯申、汪兆铭、张作霖、张学良、冯玉祥、阎锡山、刘湘等一系列军阀政客。他深感个人在历史洪流当中的渺小,信奉的是“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改变世界”。

所以在周赫煊笔下,整部《银河英雄传说》的基调就变了,有些从骑士小说演变成历史小说的味道。

当然,宇宙世界的整体框架和历史事件没变,依旧按照原作者田中芳树的设计而进行。但细节却丰满了许多,加入各种政治、宗教、文化、科技背景,许多重要配角也被周赫煊展开来着重描写。

周赫煊的这种写法,有些类似于托尔金创作《魔戒》,尽量避免假大空,营造一个真实的世界。包括某个星球的美食烹饪习惯,平民在特殊政体下的生活常态,战争双方如何互攀科技,彼此政客怎么互拖后腿等等。

如此一来,周赫煊渐渐感觉把控不住。他已经连载了80多万字,“诸神的黄昏之战”都还没开始,鬼知道得写到何年何月。

估计在二战结束之前,周赫煊版本的《银河英雄传说》不可能完结。

田中芳树最令人诟病的战争描写,也被周赫煊补齐了短板,有时候一次战役过程就要写好几万字。莱因哈特和杨威利的智谋和统率力,在这些描写当中得到更为明显的体现,而不是干巴巴的一笔带过。

在周赫煊的这个版本里,军事胜利只是历史的一部分,只是政治的衍生,并且受到经济、科技和文化的极大影响。甚至连最后杨威利的死,周赫煊都准备用至少5万字来布局,“地球教”刺客只是被人利用的工具,真正的幕后黑手是双方的那些利益政客。

说得玄乎一点,周版《银河英雄传说》,可以找到很多民国和二战的影子,而不是脱胎于《三国演义》。

周赫煊准备抄的《冰与火之歌》,也打算对原著进行大改动,至少政治阴谋不能显得过于幼稚可笑。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这主要来源于他们的自身经历。除了《射雕》三部曲和《泰坦尼克号》以外,周赫煊的其他小说都没有纯粹抄袭(《小王子》是照抄的,但没有发表,只给孩子们讲故事)。特别是原创完《神女》、《狗官》、《狗官外传》和《黑土》以后,他的写作风格已经完全成熟了,这严重影响到《银河英雄传说》的风格转变。

周赫煊的文风可以用六个字来形容:厚重的历史感。

就算是荒诞如《神女》和《狗官》,仔细阅读感受,依然能体会到一股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乱世的作家,是很难写出这种味道的。周赫煊也并非刻意而为,动笔时不由自主的就加入进去,因为这些都是他的人生感悟。

……

在前往剑桥郡的火车上,周赫煊正在口述内容:“……一个巨大的暗黝身形,半掩在血渍斑驳的雪堆里,绵软而毫无声息。蓬松的灰色绒毛已经结冰,腐朽的气味紧附其间。布兰隐约瞥见它无神的眼窝里爬满蛆虫,咧嘴内满是黄牙……”

《冰与火之歌》就没那么麻烦了,只要把各方的阴谋修改得更高端点即可,其余内容周赫煊完全可以照抄。这玩意儿本就属于娱乐之作,既然某位拖延症患者死活不肯完本,那周赫煊干脆就自己编一个结局。

马珏一路随行,反正也是闲着,干脆就成了小说记录员。

马珏终于体会到什么叫“文思如泉涌”,她写字的速度,居然跟不上周赫煊“创作”小说的速度。就好像周赫煊脑子里已经有完整的故事,甚至连遣词造句都想好了,只需像讲故事一样说出来即可。

“呜呜呜~~~”

在汽笛声中,火车渐渐停下来,这是从牛津到剑桥的中间站——布莱切利镇。

马珏收起钢笔和稿纸,甩了甩发酸的手腕,苦笑道:“先生,帮你记录小说可真是个体力活。”

“那下次我找其他人吧。”周赫煊笑着说。

“别。”马珏笑道,“其实挺有意思的,你讲的这个故事非常精彩。只是……”

周赫煊问:“只是什么?”

马珏提醒道:“只是千万别在国内发表,因为它跟抗战无关,肯定会遭到其他文学家的抨击。”

首节 上一节 975/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