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第1400节
八子赵弘润,性格够乖僻、恶劣、刁钻吧?可他赵元偲一旦认真起来,照样可以让那个小子在那所谓的『父子战争』中占不到便宜。
可是今日在紫宸殿上,却是完完全全脱离了他赵元偲的掌控,这让这位魏天子感到莫大的威胁。
『赵元佐……赵元佐……』
魏天子满脸阴沉地在垂拱殿内殿来回踱步。
半响后,他深深吸了口气,才逐渐使愤怒的心情平复下来。
他开始冷静地思索整件事。
他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
因为据他对南梁王赵元佐的了解,这位三王兄虽然文武兼备、但应该不具备这等手段权谋才是。
是赵元佐在那十七年的流放日子里精研权谋之术?还是说……
『……他背后有人指点?』
魏天子坐回龙椅上,右手漫不经心地敲击地扶手,若有所思。
忽然,他眼角瞥见有一名小太监走入进来,在大太监童宪耳畔低声说了几句。
“什么事?”魏天子问道。
大太监童宪遣退了那名小太监,随即欠身对魏天子说道:“方才筵席散去之后,怡王爷与南梁王在紫宸殿好似发生了冲突……”说着,他便将那名小太监所讲述的当时在紫宸殿外的变故告诉了魏天子。
“哦?”魏天子微微一愣,在沉思了片刻后,沉声说道:“童宪,你速速派人将老六请至垂拱殿来。”
童宪愣了愣,点点头安排去了。
大概过了小半个时辰,待等童宪安排了小太监将地上收拾了一番后,怡王赵元俼便来到了垂拱殿:“陛下,您召唤臣弟?”
魏天子点了点头,吩咐童宪给赵元俼设座,随即正色问道:“元俼,你替朕做一件事。”
赵元俼脸上露出几许疑惑,随即,他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笑着说道:“陛下是想让臣弟到北疆走一遭吧?陛下放心,臣弟正有此意!”
听闻此言,魏天子脸上表情一缓,点点头笑着说道:“老六的心思哥哥明白,不过,你去北疆就不必了,行迹太明显。”
“那皇兄的意思呢?”赵元俼疑惑地问道。
只见魏天子眯了眯眼睛,低声说道:“今日,陇西魏氏向我赵氏宗府递交了宗谱,然朕观那天水魏氏的魏罃,绝不会甘心魏氏被我赵氏的宗府所摆布。他们的下一步,势必会想方设法在宗府里安插族人,为魏氏争取言权……这件事,朕不好亲自出面,你替朕去宗府掌控局面,不可叫魏氏占去过多的位置。除此之外,朕会配合你分掌宗卫羽林军……”
“这?”赵元俼闻言惊愕地抬起头来,不解地问道:“宗府不是有二哥在……”
魏天子闻言淡淡说道:“朕让你去,你就去。”
赵元俼张了张嘴,最终拱了拱手。
“……是。”(未完待续。)
正文 第849章:宗府变动『加更18/33』
『PS:到月底啦,诸位书友不要再藏着月票了,有票的赶紧投呐,过期要作废啦~』
————以下正文————
次日,肃王府收到了来自宗府的邀请书函,然而邀请的却并非是赵弘润,而是三叔公赵来峪。
随后,当赵弘润在府上用早饭的时候,便看到三叔公赵来峪拿着那封书函来到了偏厅,似笑非笑地看着正在用饭的赵弘润。
“弘润,有兴趣去搅和一番么?”
赵弘润瞥了一眼三叔公手中的那份书函,没好气地撇了撇嘴说道:“你当我傻啊?被当枪使一回还不够,还要凑上去?”
三叔公闻言嘿嘿一笑,在桌旁坐下,压低声音问道:“弘润啊,你猜宗府今日邀请老夫,所为何事?……给你一个提示,依老夫看来,此番宗府非但邀请了老夫,还邀请了你小叔公、堂叔公以及太叔公。”
“……”赵弘润闻言翻了翻白眼,继续用调羹舀着米粥喝。
事实上,根本不需要三叔公提示,赵弘润也猜得到今日宗府派人前来邀请身边这位三叔公究竟为了什么。
最近宗府能有什么大事?
数来数去不过就是安顿陇西魏氏这件事罢了。
当然,这里所说的安顿,指的可不是找一块地让陇西魏氏十二支的族人在魏国的领土上安居落户,那是礼部负责的事;这里所说的安顿,指的是在赵氏宗府中给予魏氏一些位置,一些话语权,免得仿佛是赵氏吞并了魏氏似的。
这是陇西魏氏解散『族老会议』,并且愿意顺从赵氏宗府安排的条件。
说起来,陇西魏氏的『族老会议』,其存在事实上与魏国赵氏的宗府很像,十二支魏氏,十二个座位,但凡遇到什么足以影响到整个陇西魏氏的大事,便由那十二位魏氏分支家族的族长表决裁定,可以说,『族老会议』就等同于陇西魏氏的宗府,只不过它不存在一个具体的执行府衙。
但眼下,陇西魏氏并入魏国,『族老会议』这个等同于宗府的存在就不能再延续下去了,否则,两个宗府,谁听谁的?
因此,当初赵弘润在与陇西魏氏初次谈判的时候,就曾提出要求,要陇西魏氏解散『族老会议』。
当时,魏氏君父魏釐与天水魏氏的魏罃,还有临洮君魏忌,半数以上都同意了这件事。
不过,他们也提出了一个补偿条件:希望赵氏允许魏氏加入到宗府当中,获得一些话语权。
这个条件很合理,因此无论是赵弘润,还是宗府宗正赵元俨都没有拒绝,毕竟他们也清楚魏氏并不会白白的退让,相互妥协才是政治的根本。
至于后续的商谈,赵弘润原本并不打算参与,毕竟他很讨厌政治向的那种束手束脚的交涉。
政治,是一种很神奇的存在,有时候哪怕你并没有足够的实力、但只要懂得合理运用手中的那些筹码,也能起到不俗的效果;反过来说,纵使你掌握着巨大的权利,可一旦你松懈,也有可能在政治交锋中落败。
昨日在紫宸殿的那一幕,便是最佳的例子:执掌着魏国至高无上权柄的魏天子,就因为始料未及,被陇西魏氏、南梁王赵元佐以及庆王弘信摆了一道,不得不忍着怒气吃了一个暗亏。
而似这种勾心斗角,赵弘润并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