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第1423节
看似诚恳地说着这番话的赵弘润,那是绝对不会告诉秦少军秦国弩兵最大的不足之处的——射程!
“长戈兵呢?”秦少君在沉默了片刻后,又问道。
说实话,对于秦国长戈兵这种正规军中的炮灰,赵弘润那是连点评的兴趣都没有,随口说道:“给他们配个小盾吧,好歹能增加在战场上的存活几率。”
显然秦少君也明白长戈兵这种他们秦国用来冲锋陷阵的兵种,点点头认可他了赵弘润的话,随即将话题转移到了黥面军身上。
而听秦少君提到黥面军,方才还侃侃而谈的赵弘润,忽然卡壳了。
倒不是说他没有看出黥面军的弱点,相反,强大的黥面军在他赵弘润眼里漏洞百出。
可问题就在于,他方才还在考虑一套以攻击黥面军的弱点为突破点的战术。
比如说,黥面军那些人方才一边与羯族骑兵厮杀,一边停下冲锋的脚步,弯下腰来割下已死去的羯族骑兵的头颅。
针对这一点,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魏军,绝对可以让秦军吃一场败仗。
因此,怎么好告诉秦少君?
想了想,赵弘润用仿佛看不起黥面军的口吻,含糊地说道:“一群未经训练、单凭着一腔热血的农兵,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了不得了……至于弱点,除了一股凶悍的劲头外一无是处,这算不算弱点?”
听着赵弘润那避重就轻的回答,秦少君意味不明地点了点头,随即淡淡说道:“看在姬润殿下知无不言、指出我大秦军队的种种不足的份上,余姑且不再计较姬润殿下方才的无礼。”
“少君宽宏。”
赵弘润拱了拱手,心情很好。
毕竟他方才那一番评价,可是将秦军往坑里带,要是秦少君或者秦军的将领果真听信了他的话,呵呵,那日后可有乐子瞧了。
而此时,远处战场上的战事已经告终,于是,赵弘润便与秦少君告别。
双方和和气气地离开了这座岗楼,一方朝西、一方往东。
而在最终分开的时候,赵弘润与秦少君忍不住回头瞧了一眼对方,心中不由地浮现一丝猜想。
他日再相逢时,会不会是在战场上呢?
以互为敌我的立场。
一想到此事,仿佛是心有灵犀般,赵弘润与秦少君原本还不错的心情,骤然冷降了下来。(未完待续。)
正文 第866章:患得患失『加更21/33』
这次能在三川郡的西部遇到曾经的朋友、魏国的肃王姬润,对于秦少君来说,可谓是让他的心情感到极度的复杂。
在魏国大梁的那次相遇,尽管看起来也很凑巧,恰好碰到了从狼岗军营返回大梁的赵弘润,但归根到底,那仍然算是秦少君刻意为之。
要知道,作为秦国的少君,他是没有丝毫理由得亲自前往魏国的王都大梁,与魏方交涉。
而事实上,那次出访的秦国主使是左庶长卫鞅的家臣、秦宫廷的中卿甘叙,而秦少君明面上的身份,只是甘叙的随从。
是的,那次秦少君亲自前往魏国王都大梁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看一眼赵弘润这位曾经聊了一宿的朋友,然后在秦魏开战前,与他断绝关系。
因此,哪怕那一日没有在大梁的西城门碰到赵弘润一行人,秦少君还是会主动拜访肃王府,完成此行的目的。
在他看来,这才算是『有始有终』。
针对他俩曾经的友谊来说。
在回返秦军主营的途中,秦少君的心情始终无法平静下来。
他不清楚对方此刻的心情,但是此时他的心情,说实话很糟糕。
他万万没有想到,居然会在那座废弃已久的岗楼,再一次见到那个已经诀别的朋友。
『明明已经作出决定,再相见时便是敌人的……』
驾驭着战马奔驰在草地上,秦少君不由自主地攥紧了马缰,一种患得患失的感情,让他的情绪变得尤为糟糕。
『少君……』
秦少君的护卫长彭重担忧地关注着这位殿下的面色。
他很清楚,魏国那个叫做姬润的小子,或许是自家少君殿下唯一知心的朋友,因为曾经两者不存在利益交集,甚至于相隔千里,因此可以忘怀地阐述心事,不必去考虑种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利益纠葛。
正因为如此,秦少君重视这份纯粹的友情,因此才会亲自前往魏国的王都大梁,郑重地与那位友人决裂,使这份友情有始有终。
『早知如此,今日就应该多带一些人手……不,直接带一营的士卒过去。』
彭重暗暗有些后悔。
若是他能够提早预测到今日的事,他并不介意带个千把人,直接将那位魏国的肃王殿下掳走。
这样做虽然对不起那位肃王殿下,但彭重相信却可以解决如今若面临的问题。
是的,魏国的军队,其主帅十有八九就是那位肃王姬润殿下,而他们秦军的主帅呢,也正是面前这位少君殿下。
这是何等操蛋的宿命!
明明是相互心存好感的友人,却碍于各自立场,不得不在沙场上成为敌人。
不知过了多久,一行人回到了秦军的主营。
而此时,秦少君已恢复的平日里的姿态,露出一副不喜不怒的淡然神色。
是他释怀了么?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