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魏宫廷

大魏宫廷 第1769节

对此,赵弘润总算是明白,为何朝廷历来对武举选拔不甚上心,实在是选拔的过程在大部分朝中官员看来太过于混乱不堪,不能自视。

没办法,毕竟这是前几轮的筛选,等到几轮之后,菜鸡们都被淘汰,情况就要好得多了。

比如在后几轮中,赵弘润就看到几名剑技不错的游侠。

当然了,尽管承认对方剑技不错,但这些游侠在擂台上奔来跳去的打斗方式,仍让赵弘润感觉很是别扭。

这是因为赵弘润常年呆在军营,早已习惯了军营内比武的关系。

相比较这些游侠们看起来很是花哨的所谓剑术,军中士卒的比试可以说是非常直接粗暴的,要么是摔跤,要么是兵器的比试——即两名士卒各自手持一柄木剑与一块木盾的比试。

在赵弘润看来,军中的比试才让人血脉喷张,尤其是当两名士卒用粗暴而直接的方式用手中的盾牌硬撞,同时趁间隙挥舞木剑,军中的士卒,能在半丈方圆内打出相当精彩的比斗,而不像此刻五丈擂台上——真正上了战场,前后四周都是人,哪有什么空间来让你辗转腾挪?

赵弘润毫不怀疑,他麾下肃王军随便派个手持木剑与木盾的士卒上来,就能把那些所谓身手敏捷、剑术精湛的游侠打地满地找牙。

而若是派个厮杀在战场最前线的士官,比如五百人将、千人将过来,相信这次武举就几乎没有办的意义了。

“要不然你上去试试?”

赵弘润与身边的鄢陵军副将晏墨开着玩笑。

说实话,晏墨的长处在于统帅兵马与指挥战事,而他的个人武艺,在鄢陵军中并不算强,而在整个肃王军中就更不起眼,别说商水军的大将军伍忌,就连项离、冉滕、张鸣等几名悍勇的千人将,晏墨都不见得打得过。

但是似眼前这种菜鸡互啄的比试嘛,晏墨纵使不是以武艺见长的将军,相信也能打地那些游侠满头是包,甚至于,单单用气势可能就能震慑住那些人。

晏墨笑着摆了摆手,说了几句谦虚的话,但是赵弘润从他的眼神中看得出来,晏墨也一样不太看得起这种低级的武斗。

赵弘润忽然觉得,这或许就是各军队对于武举也同样不上心的原因,因为那些军方的大佬们普遍认为,通过武举筛选出来的优胜者,过于华而不实——毕竟野路子的技艺,在战场上是行不通的,非但会害死自己还会害死战友;而若是让这些优胜者抛弃原来的野路子,那跟直接征募一个平民从头训练有什么区别?

当然了,这指的是那些野路子的游侠,不可否认,武举中还是有些出色的人才的。

比如说,赵弘润在武举会场上遇到的一个熟面孔——吕挚,此人的比试就合乎军队的武斗习惯。

『他怎么到大梁来了?』

瞧着吕挚手持一块木盾,用非常粗暴而直接的技艺,三下两下就将在其面前奔奔跳跳的游侠给打趴下了,赵弘润心下不禁有些惊讶,隐约有种仿佛看到了麾下肃王军士卒的错觉。

不得不说,赵弘润有些自负了,毕竟说到底,肃王军的操练也是采取了历年来魏国步兵训练与宗卫训练的章程,所以说,不是肃王军的士卒强,而是魏国由此训练出来的步兵,本来就有相当强悍的实力。

成皋军、汾陉军、浚水军、砀山军,这四支赵弘润接触过的军队,其营内步兵营的士卒,皆拥有着不下于肃王军士卒的实力,只不过,这些步兵的装备没有肃王军的优良而已。

魏国步兵,从来都是天下闻名的。

而话说回来,从吕挚的武斗也可以反映一个事实:别看游侠们平日好似武艺精湛,但是碰到经过了系统训练的魏国步兵,那还真是三两下就被打趴下的事。

看着那些落败的游侠们那沮丧的样子,赵弘润暗暗好笑:你们的对手是专业训练过的,输给他们有什么好沮丧的?

总得来说,赵弘润对这次的武举并不是很满意,感觉噱头多过于实用,要不礼部希望通过武举来压制国民的好战情绪,他对武举也不是很看得上眼。

不可否认,南燕大将军卫穆就是通过武举选拔出来的,可问题是,似卫穆这样的人能有几个?人家卫穆是卫国王侯的二公子,从小就在家将家兵的耳目濡染下接触到了战场杀敌的本领,本来就是武艺精湛、善于统兵的人,那些没有经受过系统训练的游侠能比么?

赵弘润毫不怀疑,除了吕挚等经受过正统训练的人之外,其余纵使是能在这次武举中入围的游侠们,倘若将其丢到战场,肯定活不到一场战争的结束,甚至于还会有些士卒被他们害死。

好在赵弘润对此早有安排,他准备将武举优胜的人丢到兵学去,给他们一个毫无实权的荣誉军职,倘若这些人更改掉野路子的武艺,到时候不妨再推荐到各个军队,否则,就让这些人在兵学混着吧。

不过话说回来,在会场擂台四周看热闹的大梁百姓,一个个倒是看得津津有味,哪怕是武举结束后,亦在茶余饭后争论优胜者,让得知此事的赵弘润感到啼笑皆非。

当然了,真正有眼力的人,是不怎么会去关注武举的,毕竟在很多人眼中,武举不过是文举的添头,只是一个噱头而已。

因此,武举从开幕到结束,都没有在朝廷中引起什么热议,相比之下,朝廷各部更热衷于便瓜分今年考举考子的行动。

而其中最让人眼热的,无非就是『双榜状元的介子鸱』。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介子鸱居然在礼部公布成绩的当日,便前赴肃王府,投效了肃王赵弘润,随后更是与肃王赵弘润一同观摩了武举。

几日后,礼部再次在本署的围墙外张贴了一份双榜榜单,这次的榜单,就没有一个人同时高中双榜的现象发生了。

正如众人所意料的那样,双榜榜首介子鸱放弃了甲榜的成绩,选择了乙卷,而在他之后的范应、唐沮、何昕贤,可以说,但凡是在乙榜上名列前茅的考子,皆纷纷放弃了甲榜的名单,以至于引起了一个错觉:甲榜不如乙榜。

为此,甲榜考子与乙榜考子还发生了一场口水战,毕竟谁也不想承认自己上榜的榜单,含金量不如另外一份榜单。

但很遗憾的,甲榜考子最终落败了,被乙榜考子喷得无言以对:连双榜状元介子鸱都放弃了甲榜,你们这些甲榜考子有什么好说的?

于是乎,介子鸱不幸躺枪,被很多甲榜考子嫉恨,颇为无辜。

后续,介子鸱受肃王赵弘润所邀,在冶造总署挂职『顾问』,贴上了『肃王嫡臣』的标签,唐沮、何昕贤,则正式入职于礼部,而乙榜第二名的范应,则不知为何入职于兵部,似乎是接受了庆王赵弘信的邀请。

对此,赵弘润虽然有些遗憾,但也不至于太过于遗憾,毕竟此次能得到介子鸱的效力,这对于他而言已经是天上掉馅饼的事。

而其余的考子,就像先前礼部公布的那样,甲榜考子走吏部荐官,被吏部用来填补国内空缺,除此以外则派到上党郡。

让赵弘润感到惊讶的是,几日后,长皇子赵弘礼突然启奏垂拱殿,弹劾『吏部左侍郎郗绛』收受贿赂、徇私舞弊,随后,垂拱殿传回来由雍王弘誉批准的这份奏章:着御史监严查!

『赵弘礼要重夺吏部权力了……』

赵弘润暗暗说道。

正文 第1113章:开幕

吏部,原先由原东宫太子赵弘礼监督,可以视为是最初东宫党的大本营。

那时的东宫党,势力是极其庞大的,哪怕当时的吏部已经由于肃王赵弘润的关系,被魏天子重砍了一刀,不得不将许多职权分给礼部与御史监。

那时的东宫党,拿捏着全国五品以下官员的升迁、考评,除了冶造局与工部背后有肃王赵弘润这等敢当面甩原东宫太子赵弘礼耳光的硬茬外,其余朝廷各部、以及地方官员,在吏部被魏天子重砍了一刀的情况下,仍要对东宫党礼让三分。

哪怕是如今的庆王弘信,当时也不敢得罪东宫党。

但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短短几年内,朝中格局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原东宫太子赵弘礼因为『北一军营啸』之事倒台,东宫党濒临瓦解,随后,雍王弘誉在诸皇子中脱颖而出,得到监国的殊荣,而再后,曾经不显山不露水的庆王弘信,在跟随南梁王赵元佐去了一趟陇西后,强势崛起,取代原东宫太子赵弘礼以及得到监国殊荣的雍王弘誉,成为争夺储君位置的最有力人选。

首节 上一节 1769/30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之文豪崛起

下一篇:抗战之火线精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