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魏宫廷

大魏宫廷 第2276节

而同时,赵弘润抱着「既然干了索性就大干一场」的心态,亲笔写了一份「化胡令」的檄文,叫魏卒们尽快送到前线各路魏军将领手中,由后者将这份檄文,告知河套地区所有的异民族。

这份檄文的中心思想很简单,说白就是四个字:化胡为魏!

详细点说嘛,只要是愿意接受学习魏国文化习俗的异民族,赵弘润都允许他们继续生活在河套地区这块土地,无论这些异民族是以臣服附庸的态度,亦或是干脆并入魏国,从此成为一名魏人。

这份「化胡令」,在短短几日内,就在河套地区掀起了轩然大波,诸草原民族以及诸魏军将领,皆对此抱持各种态度。

比如河西守司马安,他对这份「化胡令」非常反对——其实他主要反对的是赐予那些异民族魏人的身份。

开什么玩笑?那些异胡,可是长久以来侵犯中原,迫害魏韩等中原国家子民的恶徒,魏军饶他们不死,仅仅只是贬为奴隶,这在司马安看来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了,然而,那位太子殿下居然决定赐予他们魏人的身份。

说实在的,若非司马安如今对赵弘润推崇万分,并且早已得知这位殿下是一位杀伐果断的雄主,否则,相信这会儿他恐怕就要破口大骂了。

而其余魏将,亦对这道檄文抱以微词。

唯独南梁王赵元佐,在看到这份檄文后,默然不语。

随即在沉思了半响后,他这才喃喃说道:“赵润的心,远比我想象的更大。”

“心胸?”庞焕一脸困惑地解读着南梁王赵元佐的话,在他看来,这份「化胡令」可算不上什么心胸,倘若硬要算,也只是「养虎为患」、「姑息养奸」般的愚蠢的心胸。

南梁王赵元佐看了一眼庞焕,他没有去解释,他说的是「心」,而非「心胸」。

『弱小的势力,会为了强大而接纳外人,而我大魏,已然隐隐是中原的霸主,可那位太子,却仍在接纳弱小势力,呵呵……「中原霸主」,难道难不足以满足你的心么?我大魏的东宫太子……』

缓缓走出军营的帅帐,南梁王赵元佐目视着「肤施」的方向,心下暗暗想道。

而事实上,这只是南梁王赵元佐的过度解读罢了,毕竟赵弘润在写下那份「化胡令」的时候,目的很纯粹,只是为了拉拢一部分草原上的民族,无论是让这些民族向三川郡的部落那样依附臣服于魏国,亦或是并入魏国,都能有效地削弱林胡,从而变相地减少魏军士卒与林胡真正开战时的伤亡损失。

至于南梁王赵元佐心中过度解读的那些事,赵弘润此刻还真去细想。

事实证明,赵弘润这份「化胡令」,对河套地区的局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还记得一个多月之前,当四十万魏军如狼似虎地扑到上郡,且以雷霆之势覆灭了赤翟后,上郡的诸民族大为惊恐,纷纷迁移部落驻地,向林中搬迁,准备投奔强大的林胡,希望强大的林胡,能够阻止魏军踏足河套的脚步。

可如今,原以为是“凶恶势力”的魏国,居然向他们发出了善意的讯号,这就难免让这些异民族有所犹豫——如果是没有选择,他们当然会投奔林胡与魏国交战寻求生机;可既然有了选择,那么,为何还要与强大的魏国为敌呢?

只要学习魏国的语言文字,像魏人那样穿衣,不就可以像三川的羱羯羝三族一样,继续在河套地区生存了么?

一时间,原本已坚定主意投奔林胡的各异族,小部落的首领们纷纷开始观望起来,毕竟,投奔魏国固然会失去现在的地位与权力,但这些小部落的首领,权力本来就没有多大,身份也不见得有多珍贵,因此,这在他们看来是可以接受的选择。

只有像匈奴、林胡这种强大实力的王,他们才坚决不会接受魏国的「化胡令」。

可能是感觉到了危机,林胡一边迅速调集兵力,一边纷纷派出人马对那些观望的部落种族施压,强迫他们选择阵营——究竟是选择魏国,还是选择他们林胡。

渐渐地,河套地区的局面,逐渐呈现两极格局,而这也使得河套地区的气氛变得愈发紧张,谁都知道,林胡与魏国,即将爆发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决战。

这场战争,将会决定谁才是河套地区这一带,唯一的王!

就在魏国与林胡皆紧锣密鼓积极准备这场旷世之战时,在宋郡,那位销声匿迹了好一阵子的北亳军首领宋云,乔装打扮终于来到了齐国的王都临淄。

『……』

站在临淄城内一座悬挂着「左相赵府」匾额的府邸门前,宋云长长吐了口气。

不错,第一个要拜访的,便是齐国的左相赵昭,或者说,魏公子昭。

正文 第25章:宋云与赵昭【二合一】

“左相大人慢走。”

在齐宫廷的卫士们恭敬的送别声中,齐国左相赵昭走向了宫外一辆车厢纹有「赵」字记号的马车。

而在马车旁,站着一位身披甲胄的卫士,此人在瞧见赵昭后,主动迎上前来,口称“公子”。

单看这名卫士用「公子」这个称呼来称呼赵昭,就可以得知,这名卫士必定是魏人,毕竟在齐国,齐人是不会用公子来称呼赵昭的。

“等了多久了,曹量?”赵昭笑着与这名卫士打着招呼,对其丝毫也不陌生。

这也难怪,毕竟这名叫做曹量的卫士,本来就是随同赵昭入齐国的十名宗卫之一,而如今,这十名宗卫皆已在「临淄军」与「飞熊军」中担任要职,简单地说,这些宗卫们如今更像是赵昭的家臣,而并非再是纯粹的护卫。

再加上跟随赵昭来到齐国临淄已有七八个年头,诸宗卫们陆陆续续也都有了家室,出国前就已成婚的,在赵昭成为齐王吕僖的女婿后,便专程将家中的妻子从魏国带到了临淄,而出国前未曾结婚的宗卫们,则在赵昭的夫人嫆姬的帮衬下,迎娶了临淄城内的贵族千金。

因此,诸宗卫陆陆续续也都搬出了赵昭的府邸,在这附近置办了自己的家宅,有时候忙碌之时,赵昭与这些宗卫们也难得碰到几回面。

只不过,宗卫们对自家殿下的安危仍旧非常上心,因此,十名宗卫私底下商议,纵使军中的事物再繁忙,也必须保证有一名宗卫始终在赵昭身边。

这不,赵昭之前就是由如今在齐宫廷内担任校尉的宗卫长费崴亲自护送出来,待后者看到宫廷外站着曹量时,费崴这才与赵昭告别,回宫廷内继续巡逻的差事。

“并没有多久。”

曹量闻言微微一笑,撩起车帘请自家殿下上马车。

不过赵昭却摆了摆手,在驾车的位置上坐了下来,笑着说道:“车内闷,我就坐这儿吧,你陪某说说话。”

曹量愣了愣,随即见赵昭脸上带笑,遂好奇问道:“公子,莫不是今日发生了什么好事?”

听闻此言,赵昭脸上的笑容更浓了。

半响后,他点点头,脸上带着几分欣喜说道:“临淄刚刚收到了来自大梁的国书……”

听到那久违的「大梁」二字,曹量亦是精神一震,好奇地问道:“不知是关于什么的?”

“你猜?”赵昭笑着问道。

见此,曹量会心一笑。

他知道,这份来自大梁的国书,肯定是一个好消息,否则,眼前这位自担任齐国左相一来便愈发稳重的殿下,绝不会露出这幅捉狭之色。

首节 上一节 2276/30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之文豪崛起

下一篇:抗战之火线精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