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第286节
毕竟在他印象中,熊拓的确是第一个起兵伐魏的,集结十六万大军的速度的确有些快,快得不合常理。
眼瞅见就连黄砷亦用惊骇而愕然的目光望向自己,暘城君熊拓气地火冒三丈,拍案而起,怒声骂道:“放屁!……是老子做的,老子绝不强辩,可你姬润莫要将莫须有的罪行按在老子头上!”
“那你十六万大军怎么解释?”
“什么十六万?我最初仅投入了六万兵而已,这支军队原来是为攻打汾陉塞的!每年春夏,老子不都派兵攻打你魏国的汾陉塞么?年年如此,有这么稀奇的?……后来父王对你魏国宣战后,我这才联络平舆君熊琥与泌阳君熊启,叫熊启代替我打汾陉塞,而我则汇合熊琥攻打你魏国。”熊拓气急败坏地解释道。
瞧着熊拓那火冒三丈的样子,屋内众人面面相觑,将信将疑。
可能是瞧见屋内众人仍旧用怀疑的目光看着自己,熊拓气愤地说道:“熊琥不是在你姬润手中么?你把他叫过来,一问便知!”
赵弘润闻言转头望了一眼百里跋,后者会意,走出屋外对屋外值守的魏兵吩咐了两句。
而在此期间,赵弘润则将信将疑地看着熊拓,说实话心中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曾几何时,他们魏国很笃定楚使遇袭这件事十有八九是暘城君熊拓所为,目的就是为了促使楚国对魏国宣战。
可如今看熊拓这般激动气愤的样子,却似乎并非是他们原先所想的他们。
『如果不是熊拓……难道真的是我魏人所为?』
望着气呼呼的熊拓,赵弘润的面色有些不大好看。
因为若此事当真不是熊拓所为,那就意味着,他们大魏国内,潜伏着一股反朝廷的势力。
内贼,要远比外敌难对付地多。(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八十章:再敲一笔
『Ps:补上昨日的第二更。』
————以下正文————
没过多久,便有几名浚水营的魏兵搀扶着腿伤还未完全痊愈的平舆君熊琥来到了赵弘润的书房内。
同行的,还是平暘军的屈塍与晏墨两位将军。
显然,屈塍与晏墨这是不遗余力地向赵弘润表明心迹,让赵弘润更加信任于他们已经舍弃了过去,为此,他们不惜与暘城君熊拓这位曾经的旧主对目而视。
“很好……很好……”
不可否认,当暘城君熊拓瞧见对他微微笑着的屈塍时,神色有些扭曲,因为他起初就曾怀疑屈塍早已投靠了魏国,只是当时未被他抓到把柄罢了,而如今这一幕,证实他当初的怀疑是正确的。
“熊某当初真应该杀了你……”
熊拓阴沉着脸恨恨说道,其眼神针对屈塍的怨毒之色,甚至还要在针对赵弘润的程度之上。
想想也是,毕竟他憎恨赵弘润的理由,无非就是赵弘润击败了他罢了,因此确切地说,是熊拓技不如人,但是屈塍,那却是背叛了他与熊琥的将领。
而望着熊拓阴沉的目光,屈塍面色自若,微笑着说道:“或许,没有这个机会了。”
“哼!”熊拓冷哼一声,遂又将目光望向晏墨,有些难以接受地喃喃道:“晏墨,连你也……”
看得出来,晏墨对熊拓仍心存愧疚,闻言低了低头,也不回话。
见此,熊拓颇有些心灰意冷。
屈塍还好说,毕竟准确说起来,屈塍是平舆君熊琥的部将,而晏墨却是他一手从千人将提拔为三千人将的将领,因此,晏墨的背叛给熊拓的打击。要远比屈塍背叛大得多。
而此时,熊拓瞧见了被两名浚水营魏兵搀扶起来的平舆君熊琥,他的堂兄。
“阿琥,你的腿怎么了?”
平舆君熊琥闻言苦笑了一下。不由地望了一眼赵弘润。
见此,熊拓心中恍然,顿时满脸怒意地转头看向赵弘润,咬牙切齿地说道:“姬润小儿,你竟敢……”
见此情形。熊琥心知要遭,连忙喊止了堂弟熊拓,满脸苦笑却发自肺腑地对他说道:“公子,熊琥能侥幸活命,已然是姬润殿下格外开恩了。”
“……”熊拓闻言默然不语。
其实他也明白,按照他熊拓、熊琥堂兄弟二人以往对魏国的所作所为,哪怕赵弘润怀恨之余将他们全杀了也不为过。
说到底,他只是见自幼便支持拥护他的堂兄受到了不符合贵族的俘虏待遇,心中恼怒罢了。
“哼!”冲着赵弘润冷冷哼了一声,熊拓对熊琥说道:“阿琥。这些魏人竟然怀疑是本公子派人设法害死了上次那队使臣,你跟他们说。”
“上次那队使臣?”平舆君熊琥闻言诧异地转头望向赵弘润,其眼神仿佛是在说:那不是你们魏人做的么?
不过他最终还是没敢那样直接了当的回答,而是避重就轻地说道:“姬润殿下,拓公子与熊某,绝没有加害那队使臣,此事我等可以对鬼神起誓。”
说起来,楚人虽然也像大魏那样敬重天地,但却更敬畏鬼神,更遑论楚国还盛行『巫鬼神术』。因此,若是一名楚人能够做到对鬼神起誓,那么他的话,几乎是值得信任的。
“若真如此。你们怎能在那么短的时日内,组建起十六万大军?……据本王所知,楚国沿承『耕战』战略,若无战事,那些士卒应该在务农才对。”
平舆君熊琥闻言,亦不隐瞒。徐徐道出的实情,但是他所说的真相,却与暘城君熊拓一致无二:“初起兵时,仅拓公子六万兵卒,他原本是打算攻打汾陉塞的。……不过待等大王传来消息之后,我这才组建军队,与拓公子汇合……”
“如何?”熊拓冷笑连连地看着赵弘润。
赵弘润闻言,默不作声地与百里跋对视了一眼,二人均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之色。
理由很简单:倘若此人当真并非暘城君熊拓所言,那就只有可能真的他们魏人做的了。
一口气杀掉两百余人,不曾放过一个活口,很显然,对方是早有预谋的,不可能是错杀。
『看来这件事,回到大梁后得通知刑部再好好追查一番……』
赵弘润心中暗暗说道,毕竟眼下,可不是追究这件事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