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魏宫廷

大魏宫廷 第45节

望着这位美若天仙般的女子,赵弘润顿时将脑袋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像什么俊俏的小太监呀,水灵灵的公主们呀,全部都抛到了脑后。

感觉整个人重获新生般,彻底给挽救回来了。

而在赵弘润贪婪地将这份美丽牢记脑海,免得审美观再被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污染时,那位苏姑娘却木愣愣地瞅着他,竟露出一副目瞪口呆之色。

『他……好年轻……不对不对,这位姜公子,根本不能用年轻来形容了吧?他分明就是一个小孩啊……』

由于赵弘润正处在嗓子变声的阶段,因此嗓音略有些沙哑,这位苏姑娘一开始还以为对方至少三十几岁,没想到撩起帘子一瞧,竟然是个看起来只有十四五的稚童。

“你……就是姜公子?”

“在下姜润。”赵弘润笑眯眯地回答道。

取姜这个姓,他是经过一番考虑的。

首先『赵』姓是不能取的,毕竟谁不晓得赵姓乃大魏皇族的姓氏?其次,赵弘润起初也想过将氏称『姬』改为姓氏,毕竟姬乃大魏皇族的古氏称,天底下姓姬的也不是没有。但问题是这是在陈都大梁,万一有人将姬姓联想到了大魏皇族的姬氏,那么赵弘润就有可能会暴露身份,这对他来说有许多不利。

于是乎,他最终选择了姜,因为姜与姬一样,是一个很古老的姓氏,无论是将它当做姓,还是当做氏,这天底下都有不少,不至于会轻易暴露身份。

于是,他将他名字中代表着大魏正统嫡系排辈的『弘』字剔除,单取了一个润字,就叫姜润。

苏姑娘张了张嘴,带着几分错愕问道:“姜公子……贵庚?”

“免贵,十四。”

『十四……』

苏姑娘的心情不由地有些复杂,想想也是,自以为得意的琴曲被一个年仅十四岁的稚童照搬弹奏不算,后半段还修改得更加出色,这简直让她无地自容。

“姜公子几岁学的琴?”

“七八岁吧。”赵弘润回答道。

他所说的七八岁,指的就是他七八时被迫到宫学上课的事,要知道宫学可不单单教授皇子们文采,琴棋书画,礼俗、举止,小到举手投足的姿势,宫学里都有专门的讲师或礼官教授,要不然怎么说皇子们是大魏天底下最苦的小孩,几乎没有童年可言。

“学了六年……”苏姑娘在心中算了算日子,总算是稍稍能够接受了,毕竟她学琴也不见得超过六年。

可没想到的是,赵弘润没心没肺地补充道:“没有学六年哦,我就学了半个月。”

『诶?骗人的吧?』

苏姑娘吃惊地嘟起嘴来。

仿佛是看穿了她的心思,赵弘润笑着说道:“我对琴棋书画没兴趣,所以就没有学下去,反正能应付过去就得了。……事实上,我很讨厌弹琴的,规矩太多。”

“……讨厌弹琴?那你为何要弹奏给奴家听,是因为奴家弹奏地太糟糕了么?”苏姑娘不禁有些沮丧,谁能想到她学了那么多年,竟然比不上人家只学半个月的。

“哦,那倒不是。这跟你没关系,只是我想看看你。”

“咦?”

“楼下有个龟奴告诉我,你是一方水榭中生得最漂亮的一位,所以我想看看……唔,比起你弹的琴曲,还是你的相貌更胜一筹。”赵弘润一面盯着苏姑娘,一面评头论足地点着头。

“……”被赵弘润用毫不掩饰的火热眼神直勾勾地盯着,哪怕明知对方只是一个十四岁的稚童,苏姑娘难免也有些面红耳赤。

因为对方的眼神实在是太灼热了,仿佛十几年没瞧见过女人似的。

这只能说,她猜对了。

虽然皇宫里那些嫔妃们也各个都是国色天香的女人,但那可是大魏天子的女人,赵弘润总不能盯着她们瞧吧?可撇除了后妃,再撇除根本就不敢在他面前露面的宫女们,于是赵弘润的选择就只剩下那帮俊俏的小太监与他同父异母的公主姐妹。

这选哪一方都不是什么合适的选择吧?

足足被盯着看了好一会,苏姑娘实在有些受不了,忍不住问道:“你……姜公子,你为何一直盯着我瞧?”

她原想让对方稍微收敛点,可没想到,赵弘润却十分直白地做出了回答。

“因为你好看啊。”

“……”

苏姑娘一双美眸无意识地睁大,都顾不上面色羞红了。

『这、这算是被调戏了么?被一个十四岁的稚童?』

正文 第二十八章:苏姑娘(二)

第二十八章

“你个坏小子不准再盯着我家小姐!”

见赵弘润肆无忌惮地盯着苏姑娘,本来就对他有点讨厌的绿儿顿时气呼呼地站了出来。

“小姐你也见过了,小姐弹的曲子你也听了,你赶紧走吧!”

她推了推赵弘润,想将他赶走。

毕竟她的打算是希望帮自家小姐找一个有钱有势的富家公子作为依靠,而在她眼中,赵弘润岁数太小,看打扮也不像是什么有钱人家的公子,既然如此,继续留他在这做什么?

“喂喂喂,你干嘛啊?”赵弘润有些不乐意了,心说我这还没瞧够呢,咱这双眼睛瞎了十四年,好歹今日让我捞回本吧?

“还能干嘛?叫你走啊。”

“我偏不。”撇了一眼小绿儿,赵弘润没好气地说道:“本公子好歹也花了五十两银子,这还没瞧几眼呢就赶我走,你们一方水榭,这也太容易挣银子了。”

“不就是五十两嘛,有一回有个富家公子花了五百两,小姐都没见他,你还不知足?快出去,出去出去出去。”

“才五十两?你个小丫头,口气倒不小。”

首节 上一节 45/30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之文豪崛起

下一篇:抗战之火线精英

推荐阅读